李 祎 安子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到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義,提高環(huán)保意識。
2、培養(yǎng)操作能力,初步嘗試用多種廢舊物品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制作,感受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
過程與方法:
通過親身體驗、實踐操作等方法,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與交流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激發(fā)樂于嘗試和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愿望。
2、感受動腦筋、勤思考帶來的愉快與成功。
教學準備
教師:
1、用廢舊物品制作板書。
2、ppt課件。
3、收集生活中的各種廢舊物品和用廢舊物品制成的小制作。
4、七個裝工具的小筐,一些制作工具。
學生:
1、收集生活中的各種廢舊物品。
2、水彩筆、剪刀、小刀、雙面膠、膠棒等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觀察感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一進來就被每組桌子上的盒子給吸引住了,是不是特別想知道里面有什么?那就快打開看看吧!
[點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觀察盒子里的廢報紙等,初步感受廢舊物品的概念。
二、活動體驗,認知意義
1、提問:盒子里面都有什么呀?在你們家里也有像這樣的東西嗎?
2、小結: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物品還真不少呢!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廢舊物品。
板貼:廢舊物品(用瓶蓋、廢塑料吸管、廢報紙、廢棄一次性筷子制作而成)
3、提問:在你家里,一般會怎樣處理這些廢舊物品呢?
4、追問:有的廢舊物品可能被扔掉了,有些能用的可以送給需要的人,還有很多被送到了回收站,那么被送到回收站的物品都到哪兒去了呢?
(1)播放教學課件:廢紙、廢塑料瓶、廢舊金屬等物品回收后的用途。
(2)算算賬:樹木是生產(chǎn)紙張的原材料。要生產(chǎn)一噸紙,就要砍掉17棵大樹進行加工制作,這樣才能生產(chǎn)出我們用的作業(yè)本一萬多個。
(3)小結:有效利用廢舊物品,能減少浪費和污染,節(jié)約能源,好處真是不少呢!
5、提問:在生活中,還有一些沒有送到回收站的廢舊物品也常被人們加以利用,你見到過哪些呢?
6、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廢舊物品再利用。
板書:再利用
[點評]這一設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挖掘?qū)W生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初步感受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義。
三、作品欣賞,感受樂趣
1、談話: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些很特別的東西,你們想看看是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倒數(shù),3、2、1,揭曉!(出示廢舊物品制作的作品)
2、學生體驗:
(1)教師呈現(xiàn)一件學生喜愛的作品,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作用。
(2)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件作品,帶回小組中研究、討論: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制作者為什么能夠做出這樣的作品?這些廢舊物品再利用,都有哪些好處呢?
(3)學生交流。
3、提問:這些作品這么精美,這么吸引我們,在超市或別的地方能買到嗎?
4、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制作者動腦思考、動手制作出來的,它們不僅美觀實用、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還能夠減少廢舊物品的產(chǎn)生,即節(jié)約了資源又保護了環(huán)境,真是好處多多呀!
5、提問:老師請你們找找看,我也利用了廢舊物品,找找在教室里的什么地方?
[點評]學生通過看、摸、猜、想、思,體驗廢舊物品制作的好處和樂趣,開拓了思維,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教師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了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自己所制作的板書,為教學活動的后續(xù)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動手操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1、談話:看了這么多用廢舊物品做成的東西,同學們想不想親手嘗試?那就讓我們把身邊的廢舊物品好好利用起來吧。
2、思考:我們在制作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并出示課件,顯示具體要求:使用工具要小心;互相合作聲要輕;零碎物品不亂扔)
3、實踐操作:請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廢舊物品大變身吧!看看誰的作品最與眾不同,最有創(chuàng)意。
(播放輕松的音樂,學生制作,教師走到學生中間隨機進行指導)
[點評]在寬松的氛圍里,學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同伴們合作,通過親身體驗,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感受動腦筋、勤思考以及變廢為寶的成功與愉快。
五、作品展示,情感升華
1、過渡、引導:時間到了,請同學們把手中的工具都放到工具筐中。剛才,我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制作,把廢舊物品進行了大變身,它們到底變成什么樣了呢?快讓我們來展示一下吧!
(學生展示并介紹自己制作的各種作品)
2、教師相機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學生互評。
3、提問:你們準備怎樣讓自己的作品發(fā)揮作用呢?如果其他人也能像同學們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4、小結:同學們只是用了廢舊物品中的一小部分,就做出了這么多有創(chuàng)意又漂亮的作品,如果更多的人能夠這樣做,能減少多少廢棄物啊!
5、提問:看看同學們的課桌,我們完成作品后剩下的這些東西怎么辦呀?
6、小結:這里的很多廢舊物品可以繼續(xù)使用,讓它們?yōu)楸Wo環(huán)境、美化家園做出貢獻,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制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垃圾,也要分類處理好,這也是為環(huán)保做貢獻啊!
[點評]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作品,一方面從中體會變廢為寶帶來的無限樂趣,同時也深刻感受到動腦筋、勤思考能夠使自己有好的創(chuàng)意,感受動腦勤思的愉快。通過學生展示作品,教師也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了廢舊物品再利用對環(huán)境保護的作用,加深了認識。
六、全課總結,課后延伸
1、談話:生活中還有很多人也在利用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播放課件,欣賞用廢舊材料做成的工藝品。
3、總結: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為改變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做貢獻,繼續(xù)變廢為寶、減少垃圾,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作者單位:北京市西城區(qū)育翔小學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
責任編輯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