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新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 成都 610072)
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的義利之爭起于先秦,源于孔子。隨著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和意識形態(tài),成為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道德倫理和價值思想,在義與利關系上,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總的價值取向是:重義輕利的義利觀。
雖然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立場的人們對義利觀有著不同的認識和價值取向,但是傳統(tǒng)義利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塑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性格,并在人們的心里形成一種道德自律和民族自覺,具有著獨特的價值特征。
儒家認為,社會是人群組合而成的集合體,每個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生存、發(fā)展,群體高于個體,個體利益應服從集體利益。因此,儒家文化十分注意處理和調整群體內(nèi)部的人際關系,群體內(nèi)部有不同的等級區(qū)別,每個人只有恪守分位、安分守己、各司其責、各得其所,才能維系群體的穩(wěn)定和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儒家這種群體意識和等級觀念,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中國社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維持一種“大一統(tǒng)”的格局,是與儒家的這種觀點分不開的。
中國古代的群己關系主要是指社會群體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關系。主要包括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關系。在整體利益與個體利益的關系上,它與公私范疇是重合的。儒家以群體價值為重,同時有肯定個體價值的“群居和一”論,理學家們則突出強調群體價值。他們主張以個體價值置于群體價值之下,并服從于群體價值。朱熹指出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就是“私意之弊”,終將蒙受“私欲之累”①,“圣人則全是無我”②。張載在處理群己關系上,指出應該立己亦立人,知人亦知物,愛己亦愛人、愛物,而不應該只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與天為一”、“民胞物與”的理想境界。注重群體認同從一開始就是儒家的思維定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家族為核心的整體是目標,是最高的存在,整體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家族中的一個角色,為了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價值,自我必須對整體絕對服從,倘若個人的欲望與社會的禮儀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發(fā)生矛盾,或者當社會的禮儀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受到威脅時,個人應該無條件地順從后者,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去維護它。在個人與整體之間,強調的是從屬關系、依附關系與主宰關系,整體是個人存在的前提,個人只作為整體的工具而存在,為整體的“需要”而犧牲,而并無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價值?!睹献印氛f“善與人同,舍己從人”,強調的是群體價值?!洞髮W》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的出發(fā)點和目的都在“平天下”,而不是為了完善和發(fā)展人的個性和獨立人格。
群體主義價值觀強調個人對國家的責任感,要求“小我”服從“大我”的利益和需求。這種思想自明清以后特別是近代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梁啟超把個體的物質存在稱為小我,把群體的集合體稱為大我。只有大我具有生命力,小我的生死是無關緊要的③。胡適也說,“小我”是會消失的,“大我”是永遠不滅的?,F(xiàn)在的“小我”,對于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于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的責任?!拔翼殨r時想著,我應該如何努力利用現(xiàn)在的‘小我’,方才不辜負了那‘大我’的無窮過去,方才可以不遺害那‘大我’的無窮未來?”④他在這里強調的是個人對社會的負責,“小我”對“大我”的負責。
總之,他們認為“群”才是歷史進化的主體。“欲求進化之跡,必于人群。使人人析而獨立,則進化終不可期,而歷史終不可起?!雹荨叭朔侨翰荒苁箖?nèi)界發(fā)達,人非群不能與外界競爭?!雹迣嶋H上,即使在他們對個人主義宣揚最賣力的時候,也一直沒有忽視群體價值的重要性,有時候,雖然口頭上認同西方的近代資本主義價值道德觀念,但是眼睛卻一直盯在國家、社會的群體價值上。梁啟超的思想深處是明顯的群體意識的,他在《余之生死觀》中說,人的個體物質存在沒有任何內(nèi)在價值,因為它是次要的,很快便會湮沒無聞;真正可以依賴的是群體的集合體,在這個集合體中包含了每個成員的精神價值,成為一個永久的存在物。因此,要求個人負起對群體的責任,“凡欲就大業(yè)者,莫急于合群,此諸君所認同矣”⑦。
傳統(tǒng)的價值觀中“重群輕己”的利益考量是以國家、民族、群體的利益為至上的,個體是從屬于整體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保持長久團結統(tǒng)一,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文化的民族,之所以重視同富貴、共患難、共命運,主張“同舟共濟”,應該說都同這種“重群輕己”思想密切相關。
“以民為基”的價值觀所體現(xiàn)的是民本思想,是以民為本的。“民本”、“民貴”、“民為國本”本來是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西周是就有“敬民保德”觀念,認為民眾是立國的根本,根本穩(wěn)固了,國家才會安寧??鬃釉唬骸按笪访裰?,此謂知本?!雹嘁饧凑f,人民有偉大的力量,執(zhí)政者應該懂得敬畏人民的意志,把人民視為安邦立國的根本。這一思想后來被后代學者概括為“民唯邦本,本固邦寧”⑨的民本思想。同時,孔子更是反對殘害人民的“苛政”,痛斥“苛政猛與虎也”⑩的社會現(xiàn)實,主張“庶民”、“富民”。后來孟子更明確地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民眾是立國之本,應該“保民而王”。荀子則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北M管提出這些觀念的目的,是要從根本上維護統(tǒng)治者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統(tǒng)治階級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強大,為了維持其統(tǒng)治的需要也不得不正視人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人民的壓迫。
西漢思想家賈誼認為:“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武,吏以民為貴賤。此之為民無不為本也?!睆氖抡危瑳]有不以民眾為根本的。國家、君主、官吏都要以民眾為根本。在這方面漢代思想家荀悅、王符提出了有重要價值的思想。王符說君權并不是讓君主用來以權謀私、壓迫人民的,而是為民眾謀福利的?!肮侍熳又⒕撬酱巳艘砸勖?,蓋以誅暴除害利黎元也?!彼y(tǒng)治者認識“國以民為基,貴以賤為本”、“國之所以為國者,以有民也”的道理,努力做到“圣王養(yǎng)民,愛之如子,憂之如家,危者安之,亡者存之,救其災患,除其禍亂”。他提出“養(yǎng)民”、“愛民”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富民”——“為國者以富民為本”。統(tǒng)治者“必先知民之所苦”,懂得“民之所以為民者,以有谷也”的道理,解決好民眾的生活,使其有飯吃,有衣穿,幼有所養(yǎng),老有所終。二是“教民”——“明王之養(yǎng)民也,憂之勞之,教之誨之,慎微防萌,以斷其邪”。只有在富民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化,才會使民“明禮義”,“以道義為本”,美化社會風氣。總之,君主制定政策的原則是“觀民設教”、“德加于民政”。荀悅則強調重民的重大意義。他提出“愛民如子”、“愛民如身”,都未達到“仁之至”,只有做到“重民而輕身”,才是真正的“愛民”,才能達到“仁之至”。因此他指出:“人主承天命以養(yǎng)民者也,民存則社稷存,民亡則社稷亡。故重民者,所以重社稷而承天明也?!笨梢?,他們都把“重民”作為重要的價值觀念,予以提倡、弘揚。
“以民為基”的民本思想是隨著時代的延續(xù)而不斷發(fā)展。張載主張“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王夫之認為“無民而君不立”。黃宗羲譴責“君主以一人一姓之利奪天下之利”,呼吁建立“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和諧社會。近代以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張“興民權”、“設議院”,也是以“博愛濟眾,愛人利物”為宗旨的。孫中山更認為他的民權主義“是以人民為主人,是四萬萬人民做主”,又說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民國時期更有學者提出:“是故善治國者,知政府與人民之有相依賴也,故勿欺人民,勿負人民,勿秘人民、勿抑人民,勿強人民,勿妒人民。人民有所過,則教正之,人民無所過,則順從之;人民所未知者,則引導之,人民所已知者,則擴張之,若是者,謂之養(yǎng)民也。”中國共產(chǎn)黨更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作為黨的宗旨和根本出發(fā)點。所有這些說明“以民為基”的民本思想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依然得到繼承和發(fā)展。
價值觀是指關于價值觀念的完整系統(tǒng),是一定歷史時期的人們對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的總和,是人們區(qū)分是非的標準,并以指導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tǒng)。它滲透于個性中,支配著人的行為、態(tài)度、觀點、信念、理想的內(nèi)心尺度,為人的行為標準規(guī)定了總的選擇趨向。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社會價值取向是不一樣的。中國以小農(nóng)社會生產(chǎn)方式為主以及血緣基礎的宗法家族社會組織決定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家族本位”的價值取向。人們時時以家族的整體利益為本位,個體只有把自己融入整體,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家庭上,家庭利益至上,個人利益必須無條件服從家庭利益。在社會上,個人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利益。
中國人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并不屬于個人,而是屬于全體、民族、國家。故有“家天下”、“國家”的說法,儒子士人更有“以一身而肩天下”的責任意識。每當國家、民族面臨危機和災難,人們總會以“家國為先”。甘愿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澳袃阂斔烙谶呉埃择R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說的就是東漢初名將馬援,他英勇善戰(zhàn)為東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后來馬援道:“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戰(zhàn),提出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zhàn)死在邊疆荒野的戰(zhàn)場上,不用棺材斂尸,而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尸體回來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62歲那年,馬援又主動請求出征武陵。那時武陵有叛亂,光武帝派兵去征討,結果全軍覆沒,急需再有人率軍前往。光武帝考慮馬援年紀大了不放心他出征。于是馬援說:“我還能披甲騎馬,請皇上讓我?guī)Пグ?!”說罷,當場向光武帝表演了騎術。光武帝見他精神矍爍,矯健的動作不減當年,便批準了他的請求。第二年馬援因長期辛勞,患了重病,在軍中死去,從而實現(xiàn)了他“馬革裹尸”的誓言。
這種“家國為先”的天下情懷,薪火相傳、代代不息,影響和感染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秉持著這種偉大的精神,為國家、民族作出犧牲和貢獻。歷經(jīng)九死一生的文天祥,正是懷著強烈的“家國為先”的人生追求拋開一切私利,擯棄所有個人的考慮,為他人、為民族、為國家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直至寶貴的生命?!熬覉髧钡脑里w報效國家“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英雄氣概給后人留下了可貴的精神財產(chǎn)。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淪為被列強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成為刻在中華民族集體記憶深處的奇恥大辱,同時也喚醒我們追求民族復興和振興國家的夢想。從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之戰(zhàn)、《辛丑條約》簽訂,到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無數(shù)中華兒女挺身而出,不顧個人之安危、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國家、民族筑起新的長城而戰(zhàn)斗、犧牲,體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展現(xiàn)了中華兒女“家國為先”的價值取向。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里,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的歲月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
這種民族精神對于中華民族的凝聚、激勵作用越來越突出,已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之中,成為核心價值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有重要促進作用。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文明的積淀和升華。它曾經(jīng)熏陶和塑造,鼓勵和感染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承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秉持著“家國為先”,堅信民族、國家、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追求。今天這些豐富的價值資源在人們的頭腦中依然十分“鮮活”,作為一種價值尺度和道德操守對人們有著內(nèi)在的影響。這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價值作用。
公私問題指的是公正與自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問題。前者是道德問題,后者是價值問題。公私觀念是私有制出現(xiàn)后才產(chǎn)生的。先秦時期公私就成為中國古代倫理道德中的重要范疇,是關于國家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關系問題,是先秦哲學家早就提出的一對價值范疇。荀子倡導“公正無私”、“志愛公利”,韓非主張“明于公私之分”、“去私心,行公義”。東漢末年,統(tǒng)治者在“三綱五?!钡恼信葡拢詸嘀\私,假公濟私,利用君父特權,把國家變成了個人的私產(chǎn),“私此人也以役民”。針對這一現(xiàn)實,一些學者指出,“公”與“私”是兩種對立的價值觀,有著互相矛盾沖突的價值取向。為公還是為私是區(qū)分“治世”權力和“衰世”權力的價值標準。并指出“達道于天下”、“達惠于民”、“達德于身”就是立權為公;“以貴高人”、“以富奉身”、“以報肆心”就是以權謀私。還提出只有奉行“公正之心”,樹立公正觀念,才能扶危救傾,轉亂為治。王符還忠告君主為民眾作奉公:“我有公心焉,則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者之所征著也?!笨傊?,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們極力倡導公而無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操,認為“不任所愛謂之公,惟公是從謂之明”。
宋明時期理學家們把公私觀與理欲、義利相結合,核心觀念是“立公去私”、“大公無私”、“至公無私”。即他們認為公正、公平是崇高的道德價值,自私、偏私是反價值;社會公共或整體的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義利之對立本質上講,是指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是道德和物質利益的關系。利本身既包括公利,也包括私利。公利指社會的整體利益,私利指單個人的利益,因此公私關系,是指社會整體利益和單個人利益的關系,個體與群體之利益。但在中國歷史上,恰恰是統(tǒng)治階級之利益被說成“公”,其義便是“公義”,把被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及個人利益被說成“私利”。實際上是君主與臣民,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的區(qū)別說成公私之別,把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利益矛盾偷換成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矛盾。就是說,統(tǒng)治階級把本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沖突的義利對立說成是公私的對立,以此來麻痹人民。對此思想家各自闡發(fā)了自己觀點:
理欲、義利之辨即公私之辨。理學家們認為“天理”是“公心”,“人欲”是“私心”;“循理”就是“公于天下”,“縱欲”即是“私于一己”。朱熹、陸九淵認為,義就是公,利就是私,義利之辨,也就是公私之辨。張載說:“義,公天下之利。”二程曰:“義與利,只是公與私也?!敝祆湔f:“仁義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惫硭叫牟蝗莶⒘ⅰ钊f里說:“利于私,必不利于公。公與私不兩勝,利與義不兩能?!敝祆湔f:“人只有一個公私,天下只有一個邪正?!彼麄儚娬{二者“不容并立”,就是為了教人在公私價值沖突中,堅決地去“克盡己私”、“復盡公里”。
“公”是崇高的價值。理學家公私之辨的宗旨就是弘揚為公的道德價值,去破除私心,抑制私欲,扼殺私利。因為在理學家看來,“公”是崇高的道德價值,循公滅私是唯一正確的價值取向?!肮钡膬r值意義在于,它不但包涵天下的天地至公、天地無私的圣人氣象,而且它還是仁義善德的基礎。理學認為,儒家倡導仁者愛人的道德,而且要達到仁德,首先必須有公心。“公”雖然還不是仁德,但它是通向仁德的道路。朱熹指出:“君子小人趨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薄熬又墓?,小人之心私而刻。”這表明:公私之辨就是善惡之辨,也是君子和小人兩種人格的標志。理學家還把“公”看作一種政治原則:“徒以自私自利,不可以治天下國家?!痹诶韺W家看來,“公”不但是崇高的道德價值,而且也是崇高的人格價值和政治價值。
客觀上“公私之辨”提升了“公”作為道德價值的重要性?!肮街妗本褪橇x利之辨,體現(xiàn)著人們的義利觀。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對當今中國社會發(fā)展尤為迫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剛剛建立,還需在進一步發(fā)展中完善。我國社會經(jīng)濟形式的變化,伴隨各種社會集團和個人的經(jīng)濟利益大調整、大變動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沖擊,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東方的和西方的文化紛至沓來,必然引起人們思想道德的困惑和價值紛爭的碰撞,作為價值觀念核心的義利觀,面臨著重組的歷史重任,中國社會要協(xié)調各種矛盾。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滲透在中國人血液中,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在協(xié)調各種矛盾中起重要的作用。美國著名經(jīng)濟倫理學家羅伯特·所羅門(Robert C.Solomon)認為:“資本主義成功并非因為它使人致富,而是因為它產(chǎn)生負責的公民和繁榮的社會。它不可能長久容忍經(jīng)濟活動只關注利潤和粗俗,忽視傳統(tǒng)責任、社會和整體美德?!笨梢?在資本主義社會,也要處理好個人致富、商業(yè)利潤和社會責任、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也要弘揚社會美德,要培養(yǎng)有“道德的經(jīng)濟人”。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精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在經(jīng)濟全球化挑戰(zhàn)的今天,應該作為我們構建新的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核心。
關于義與利的關系,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的價值取向是重義輕利,這種“重義輕利”并不是把二者對立起來,而是說在二者發(fā)生矛盾時的一種選擇??鬃釉凇墩撜Z·里仁》中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但實際上,孔子是一個義利統(tǒng)一論者,在《論語·泰伯》中他認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笨梢?,求利是恥還是辱,是有前提的,在“邦有道’的前提下,無利(貧賤)是可恥的。孔子不是不要富貴,只是不要“不義”的“富且貴”。荀子在《荀子·榮辱》也指出:“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宋明理學雖然把利視為應“滅”的“人欲”,提出“正其義不謀其利”,但同時也強調“正其義而利自在”,并認為“利在義中”、“義中有利”??傊?,傳統(tǒng)義利觀中“義”是第一的,不可丟棄的,具有絕對的至上性。
孟子觀念中的“義”即是指體現(xiàn)社會公利之道德標準和道德原則,而“利”則指個人私利。他大力提倡的是社會公利,要人們?yōu)樯鐣鲐暙I,必要時還要為社會整體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吧嵘砣×x”是孟子所倡導的最高社會價值,也是最高的道德價值。人們要追求這種社會價值和道德價值,就必須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起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乃至大公無私的價值觀念。他的“以義制利”,即用體現(xiàn)社會公利之道德標準和道德原則來制約個人利益,使私利不致于惡性膨脹而危機社會公利??梢哉f“重義輕利”的義利觀在歷史上確實培育了一批為國家、民族的利益勇敢獻身的民族英雄、愛國志士,如岳飛、文天祥、于謙等等,給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荀子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彼J為,人超越水火、草木、禽獸而最貴之處,就在于有“義”。既然仁義、道德是人最為尊貴之處,因此,以生命的名義去換取仁義是值得的,是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故而孔子說:“仁人志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所以,當面對利與義的嚴重沖突和對抗,孟子認為就應該“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岸卟豢傻眉妫嵘×x者也”,這才算是真正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君子、大丈夫就當以身殉道,而不是以道殉身或以道殉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所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此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p>
儒家還注重氣節(jié)和獻身精神。儒家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仁愛”理想和“經(jīng)世”抱負,不惜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孔子要求“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種“不惑”、“不憂”、“不懼”是君子對邪惡的外在力量的一種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選擇。孟子也大力提倡“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人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又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南宋理學家陸九淵面對朝廷的內(nèi)憂外患,號召士大夫為國事死,“殺身成仁”,儒家的這種堅守氣節(jié)和獻身精神,哺育著我國歷代志士仁人,出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使他們在民族危難關頭,能夠挺身而出,慷慨捐軀,視死如歸,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無私無畏的正氣。
可見重義的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對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塑造有重要的價值影響。我們不能因其“輕利”的方面而否定它的價值。這種崇高的美德,造就了中華民族“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偉大品格。在中華民族發(fā)展歷史上,每當歷史處于危急關頭,當義利矛盾出現(xiàn)時,正是“重義輕利”的仁人志士們從“義”出發(fā),舍其自己私利,挺身而出,表現(xiàn)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熱切情懷。到了清代,思想家顏元則把它修改為“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及其功”,他強調了義與利的統(tǒng)一。以當今社會的視角看來,顏元的見解是正確的。因為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但是如果僅僅注意解決物質生活方面的問題,忽視了對精神生活的提高,那么物質生活也將失去正確的方向。
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中,孔子對義利的認識作了最早的價值判斷。他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將其上升為“君子”與“小人”的層面,彰明了自己的價值取向。儒家價值體系里,雖然存在重義輕利的趨向,如孟子曾經(jīng)說:“何必曰利,仁義而已?!钡寮曳穸ǖ氖菍€人私利的追逐,而對國家之利益,儒家是極力維護的,儒家贊賞對公利的維護。對義利的認識,反映了儒家文化理念中以重義為榮,以利國為榮的思想,傳統(tǒng)文化中見利思義,見利思害的思想對于今天的經(jīng)濟建設和道德文明建設有著重要借鑒意義。傳統(tǒng)義利觀強調重義輕利,以義制利,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進程中,就是要用社會主義的道德來規(guī)范市場主體的行為,鼓勵正當?shù)淖非罄麧櫍鴮τ趽p害國家和他人利益的逐利行為則要堅決打擊。用正確的義利觀教育和引導人們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讓企業(yè)的行為流有道德的血液,對國家的建設有重要意義。借鑒傳統(tǒng)義利觀中的合理的義利觀資源,有利于人們養(yǎng)成正確義利觀,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之,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里,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包括了重群輕己、以民為基、家國為先、惟公是從、重義輕利等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這種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的歲月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
因此,今天我們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能割斷文化的臍帶、歷史的淵源、傳統(tǒng)的價值,離不開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傳統(tǒng)價值倫理。中國傳統(tǒng)價值的精華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理論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tǒng)價值的升華和創(chuàng)新。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建設和諧文化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并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這既為我國社會的價值觀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鞏固全民族擁有的共同價值。
文化是維系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紐帶,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和精神家園,體現(xiàn)了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傳統(tǒng),沒有了根基,就如同人失去了靈魂。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如果不能在我們手中一代代地繼續(xù)傳承,那就是愧對先人罪對后人。賀麟先生在《儒家思想的新開展》中強調儒家思想落實在生活修養(yǎng)方面就“在于使每個中國人都有典型的中國氣味,都能代表一點純粹的這個文化,也就是希望每個人都有一點儒者氣象”。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呼吁“任何一國的國民,對其本國以往的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和敬意”。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價值取向、共同的薪火相傳使億萬中華兒女擁有共同的精神家園和民族自豪感。
以正統(tǒng)儒家義利觀為主流的傳統(tǒng)義利觀所提倡的道義優(yōu)先、家國為先的精神,曾經(jīng)廣泛地滲透于普通民眾的心理情感、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之中。這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基本價值和文化傳統(tǒng),已經(jīng)植入民族成員的內(nèi)心,內(nèi)化為根深蒂固的行動準則與價值追求,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體現(xiàn)了我們共同的價值基礎。
質言之,中國傳統(tǒng)義利觀所含有的價值內(nèi)涵,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利于弘揚和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有利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建設。
注釋:
①朱熹:《四書集注·中庸章句》,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5頁。
②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五,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01頁。
③梁啟超:《余之生死觀》,見《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373頁。
④胡適:《不朽》,見《胡適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31頁。
⑤梁啟超:《新史學·史學之界說》,見《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373頁。
⑥梁啟超:《論政府與人民之權限》,見《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881頁。
⑦梁啟超:《敬告留學生諸君》,見《梁啟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63頁。
⑧《大學·四章》,齊魯書社,1987年,第27頁。
⑨《尚書·夏書·五子歌》,遠方出版社,2002年,第24頁。
⑩《禮記·檀弓》,遠方出版社,2002年,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