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波
【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古人也說:“授人與魚,不若授人與漁?!庇纱丝梢?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教師教給學生學會學習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終身受用不盡,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開拓型人才,才能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法指導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學法指導呢?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研究。
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巴班斯基說:“教師是否善于在上課時創(chuàng)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氣氛,有著重大的作用。有了這種良好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進行得特別富有成效,可以發(fā)揮他們的學習可能性的最高水平?!睂嵺`證明,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可以讓學生在寬松的愉悅的情境下,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開發(fā)他們的智慧潛能,從而更快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并在獲得新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想象、推理等創(chuàng)造性學習,從而逐步形成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以真正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著重構建新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帶著一種激動的、輕松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體驗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快樂。教師要以滿腔的熱忱對待學生,以無私的師愛幫助學生,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積極飽滿的情緒鼓舞學生,以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以嶄新的教育理念誘導學生,以切實有效的方法啟迪學生,以崇高的責任感關注學生,以期待的目光激勵學生,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體驗到老師的愛給他們帶來了知識的豐收,思想的充實,能力的提高。從而表現(xiàn)出對學習語文的極大興趣。實現(xiàn)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發(fā)展,由“我學會”向“我會學”發(fā)展,最后達到“我真行”的境界。
二、要注意教法與學法相結合
教與學是一項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法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果只顧教法,不作任何的學法指導,勢必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適應教學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的需要。
學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的指點。例如,識字教學,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識字的規(guī)律,教給學生怎樣拼讀音節(jié),怎樣識記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時,可告訴學生“不正”為“歪”來認識這個字,“拍”可直接用手勢動作演示,猜這個字怎么寫,還可以讓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知識、經(jīng)驗,自主選擇方法,過程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自學交流,有機通過“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形的呢?”“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呢?”如教學“閃”、“問”等字時,學生在交流中有的說:“‘閃字就是一個人躲在門里”;還有的說:“我在家學習遇到了不懂的問題,要開門出去問問別人”等,通過交流記憶的方法,這樣既能讓大家分享識字的樂趣,又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能力,促進口頭語言、提高記憶、掌握了識字方法。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教師可把規(guī)定學習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傳授給學生,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的學習規(guī)程進行實踐,進而形成習慣,掌握方法。
又如,閱讀教學,教師要把理解課文所采用的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模仿,從而去學習新的同類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jù)不同的知識點傳授,滲透學法,讓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學習《桂林山水》第二段時,可以采取導讀法,訓練學生“美讀”。通過讀將作者的情感傳達出來。通過反復誦讀描寫漓江水靜、清、綠的地方,讓學生讀懂了這一節(jié)寫漓江的水的三個特點:清、靜、綠。最后,讓學生討論:這短話寫漓江的水,為什么又要先寫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呢?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突出漓江的水與眾不同。這樣,既渲染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領悟出了作者寫文章的真諦,并與作者心靈產(chǎn)生共鳴。課文第三段在寫法上與第二節(jié)相似,要求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三段,掌握了桂林的山也有三個特點:奇、秀、險;作者運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寫”的方法,學生通過學法指導練習學法,最后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出:描寫自然景觀,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層、分段敘述,從而達到為不教而教。
三、注意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學法的主陣地,學法指導要貫穿、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抓好課內學法指導的同時,必須重視課外的指導,將課內指導和課外指導結合起來,把課內學到的方法靈活運用到課外中去。如識字教學,教師要抓住社會資源來識字、積累識字量,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的生活拓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字,用課堂學到的識字方法,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如讓學生收集一些廣告、標牌、商標、包裝袋等,邊走邊看,邊認邊讀,還可讓學生在班級發(fā)作業(yè)本時認識同學的姓名等,再在語文課上交流,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識字能力。
總之,語文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不斷地向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經(jīng)常指點學生進行學法遷移,使他們會學。“教是為了不教”,教法應成為學法的示范,讓學生會學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