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惠
新年鐘聲敲響的夜晚,我曾置身于剛剛落成的金山廣場。水陸法會照壁、文化柱、轉(zhuǎn)經(jīng)輪、撞鐘架、因緣石……周遭點點閃爍的地燈透出蓮花圖案地面,如星子灑落人間般夢幻迷離,美輪美奐,仿佛徜徉在圣境。
2009年元旦新年鐘聲敲響的夜晚,我曾置身于剛剛落成的金山廣場。水陸法會照壁、文化柱、轉(zhuǎn)經(jīng)輪、撞鐘架、因緣石……周遭點點閃爍的地燈透出蓮花圖案地面,如星子灑落人間般夢幻迷離,美輪美奐,仿佛徜徉在圣境。當晚,在驚嘆這占盡天時地利的古城新景的同時,卻又有無法細讀的遺憾。于是,早春時節(jié),特地在一個天高云淡楊柳風拂面的午后,邀約了鎮(zhèn)江市金山湖整治工程建設管理處幾位同志,再次撩開金山廣場神秘的面紗。
金山廣場坐落于金山寺西,四面環(huán)水,東置三福橋與金山寺相連,西有水天橋與一泉路相接,是集佛事與休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廣場,最多可容納兩萬多人在此舉辦大型活動。廣場以金山寺大雄寶殿中線為軸線,總用地面積約4.8萬平方米,其中主廣場面積達1.5萬平方米。
金山寺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和傳說,其中,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更是流傳已久。
進入金山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雕塑,只見雕塑整體高度2.5米左右,石頭底座0.6米。雕塑按真人比例1:1.5澆鑄而成,其中佛印坐像高1.8米,蘇東坡頭上戴著帽子,因此比佛印坐像略高,是1.9米。宋代文人平時喜戴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寬博的衣衫,此雕塑依時塑型,人物栩栩如生。
據(jù)同行的建設專家們介紹,此雕塑講述了蘇東坡與佛印當年對禪的故事。相傳蘇東坡赴任杭州順道鎮(zhèn)江拜訪老朋友金山住持佛印,佛印說:“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便傳坐;道不得,即輸玉帶?!碧K東坡自恃才高,便欣然答應。佛印問道:“既然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居士向哪里坐?”“四大”是佛教中構(gòu)成物質(zhì)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五蘊”是構(gòu)成人身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此話意為既然一無所有,空空如也了,哪還有什么座位?一時間,東坡不得其解,只好解帶相贈,佛印也以衲裙相報。如此機鋒,傳為佛門一段佳話。900多年來,東坡玉帶一直保存在金山寺的觀音閣內(nèi),作為金山寺四大鎮(zhèn)山之寶之一供人欣賞。
蘇東坡與金山寺淵源深厚,除了向佛印和尚贈送玉帶的趣聞外,他還參加過金山寺的佛事活動,宋元祐八年蘇東坡曾為亡妻宋氏專設水陸道場,并撰《水陸法像贊》16篇,這也算是金山寺水陸法會歷史上重要的一筆。
走過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雕塑,迎面是一座寬12米、長30米的三跨拱橋,名叫“水天橋”。
水天橋連接著休閑廣場與佛事廣場。站在橋上,整個廣場的壯觀景色盡收眼底,四周碧波蕩漾。放眼望去,北邊是寬闊的金山湖面,東邊是千年古剎——金山禪寺。眼前海天佛闕,真切映襯了張長慶的那副對聯(lián):“華雨憶繽紛問幾時玉蕊重開頻來避世,海天當指顧任終古石帆高掛懶去乘風?!濒贼院h(huán)抱著金山廣場、映襯著金碧輝煌的寺院,平添了一分“水漫金山”的意境。如此勝景,堪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景,故稱“水天橋”,也暗含了鎮(zhèn)江水利建設者的奉獻。
水天橋南側(cè)的這座山,很小,名鶻山,又名鶻石,另有說法是文學、風水大師郭璞的衣冠葬于此處,因此此石亦稱“郭璞墓”。
據(jù)清《丹徒縣志》記載:鶻石又名善財石。佛教《華嚴經(jīng)》上說:“南方有國名勝樂,峰名妙高,比丘德云居此,善財童子參之?!币蚪鹕缴弦灿忻罡叻?,所以把鶻山叫做善財石,代表了善財童子來金山妙高峰參拜德云比丘。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連這小小的石山也散發(fā)著佛家的靈氣。
走下“水天橋”,展現(xiàn)在我們前方的是一面長33.2米、高6.2米照壁,它直觀地點出了整個廣場的主題——佛教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全名是“啓建十方法界四圣六凡冥陽兩利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簡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齋、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設齋供奉以超度水陸眾鬼的法會。照壁的兩面分別用文字和圖畫介紹了這一佛教盛會。畫面選用古樸、自然的紫砂陶瓷精雕而成,當中的“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十個大字及其邊款,出自金山寺主持心澄法師之手,遒勁而圓潤。
我們轉(zhuǎn)到照壁背面繼續(xù)欣賞。照壁這一面是以圖畫描繪了“水陸法會”的盛大場景:照壁中間置三世佛,從左至右分別是東方藥師佛、中央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右側(cè)畫面主要表現(xiàn)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等菩薩形象;左側(cè)畫面表現(xiàn)了佛教十大弟子及“十八羅漢”中的部分羅漢和濟公、達摩等;再往下,為佛門的護法天神,如四大天王、天龍八部、二十諸天、十殿閻王等。除此之外,畫面上部和下部還表現(xiàn)了眾多朝禮膜拜的達官顯貴、販夫走卒以及傳說中的八仙過海、阿修羅、山岳江海諸神、幽魂滯魄、生畜六道等天、地冥陽諸界之眾生,共116個人物形象和40個動物形象。如此眾多人、物形象共處同一時空之中,氣勢恢宏,蔚為壯觀,亦真亦幻地再現(xiàn)了水陸法會的浩大場面。照壁兩側(cè)的畫面則分別描繪了《梁武帝與寶志公》《佛印與蘇東坡》參悟禪宗、研究水陸會的故事。
在照壁墻的左右兩側(cè),分別聳立有三根石柱,據(jù)說它們暗含了佛教心、身、相三清凈的含義。中間的圓柱,稱“阿育王柱”或“阿育王敕令柱”,柱高12米,直徑1.2米,重達40余噸,柱頭有四只威武的石獅高踞其上,柱體正反面運用了陰陽刻的手法分別刻有漢文和梵文“阿育王柱”燙金字樣。兩側(cè)4根為文化圓柱,柱高9米,直徑0.9米,柱身雕刻有反映佛祖釋迦牟尼出生、修行、布道及涅槃過程的精美圖案,整根石柱造型莊嚴古樸,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觀賞價值。
工程建設專家特別提到,圓柱是由天然環(huán)保、無放射性紫紅巖石整塊雕刻而成,柱身無色差、無粘結(jié)。石柱的取材、雕刻、運輸都頗費人力,為了開采出高質(zhì)量的石料,在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通過人工一層層的采掘,在耗盡近千方石料后,才使六根石柱得見天日。更為難得的是,石柱是在運抵廣場安裝完成后,直接在石柱上勾畫圖案、雕刻而成,令人驚嘆!
元旦撞鐘時,我曾邊走邊手摸轉(zhuǎn)經(jīng)輪轉(zhuǎn)了一圈,祈求來年好運,當時擁擠的人流讓我無法細看經(jīng)輪上的典故。今天站在這個高達18米的紅色佛教法器面前,我抓住難得的機會,向同行的專家們一一請教。
轉(zhuǎn)經(jīng)輪,屬佛教法器,通過右旋轉(zhuǎn)動即等同念誦之功。轉(zhuǎn)經(jīng)輪作為一種特殊形制的法器,自產(chǎn)生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杜我夙灐分姓f,轉(zhuǎn)動轉(zhuǎn)經(jīng)輪的功德可以使日月、山川、大地、河流的眾生得到解脫。
金山廣場的轉(zhuǎn)經(jīng)輪結(jié)合藏傳佛教和佛教轉(zhuǎn)經(jīng)輪設計的精華元素,并通過藝術(shù)化手法表現(xiàn)出來,總高18米的紅色鋼構(gòu)架上部帶有電機控制旋轉(zhuǎn)的12根垂鏈,下端有手推動旋轉(zhuǎn)的24個黃銅經(jīng)筒,臺地裝有12條光纖燈帶。推動轉(zhuǎn)經(jīng)輪一次,就相當于念誦經(jīng)文一遍,游人推動轉(zhuǎn)經(jīng)輪的同時,不僅能感受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也能為自己和家人祈福禱告!
在照壁左側(cè)正前方, 有一個醒目的紅色建筑,那便是高達18米的撞鐘臺。自2009年起,每年鎮(zhèn)江市民都會在新一年到來之際,聚集在它身邊等候撞鐘,撞出來年好運。
據(jù)說,其設計是根據(jù)古代皇室“燃燈表佛”時所用構(gòu)架演化而來的。臺架底吊裝高3.2米、直徑2.1米、重達8噸的巨型青銅鐘,所用銅材全由鎮(zhèn)江韋崗鐵礦生產(chǎn)并捐贈。大鐘造型采用唐鐘樣式,唐代是我國古代文明最強大、最輝煌的歲月,佛教也最興盛。這座巨型青銅鐘象征著鎮(zhèn)江的發(fā)展會更加興旺發(fā)達。鐘身上刻有民族英雄林則徐手書金剛經(jīng)銘文,共5000余字,讓這洪大的鐘聲里也蘊含著浩然正氣。
在撞鐘臺撞鐘三響也是很有講究的,一響祈愿福喜臨門、二響祈愿高官厚祿、三響祈愿延年益壽,以求身體健康、福祿呈祥。鐘聲能給人帶來無窮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大凡喜慶盛典,新春佳節(jié),金山廣場里傳出的悠揚鐘聲會回響在鎮(zhèn)江上空,象征著和平、吉祥、振興、奮進。
如果說,白天暢游金山廣場所見的是佛教文化典故,那么,節(jié)日夜晚游園一定會讓人對這里朵朵閃爍的地面蓮花戀戀不忘。
寶相花又稱“寶仙花”、“寶花花”,盛行于隋唐時期,是美滿、幸福的象征,也是佛教藝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廣場中央的大型寶相花地刻,到三福橋、水天橋橋體及欄桿等建筑的裝飾,金山廣場將寶相花紋飾廣泛應用于廣場裝飾之中,呈現(xiàn)出柔和、細密、典雅、秀美的裝飾效果,也和廣場濃郁的佛文化氛圍相得益彰。尤其是位于廣場正中央,邊長16米、面積達256平方米的寶相花石刻,用線剛健挺拔、造型浪漫夸張、構(gòu)圖豐滿美麗;寶相花中央刻有一對“佛足”,象征佛祖腳踏實地,也能讓游人踩著“佛足”,沐浴佛光。
燈光工程是金山廣場的最大亮點,廣場的寶相花充分體現(xiàn)了高科技的特點,廣場中間的“寶相花”上鉆有4480個小孔,有總長達16萬米光纖遍布整個石刻,夜晚猶如花開般不斷變換出絢麗的色彩;在寶相花周邊遍布有80塊蓮花燈和1020個光帶。夜晚將會形成人到燈亮、人走燈滅的奇幻場景,應合了佛教中“步步生蓮花”的寓意。
夜晚的廣場,在月光、星光、燈光的映襯下更加迷人,寶相花聯(lián)合其四周鑲嵌的80顆白蓮地磚燈共同構(gòu)成佛門九九八十一的大成之數(shù),塑造出人、佛、光交相輝映的奇妙景象。
金山廣場設計定位是佛教文化,所以沿廣場南北兩側(cè)的6座佛教文化方柱就讓人忍不住要探究它們的文化淵源。
走近細看,每根方柱的正背面都分別鐫刻有表現(xiàn)佛教廣義和水陸法會盛大場面的畫面,并在兩側(cè)銘刻相關的詩文。
文化方柱上的畫面以金山禪寺保存的古老水陸法會畫為參考,綜合各時期、各版本水陸法會畫面,刪繁就簡,經(jīng)藝術(shù)加工而成。水陸畫根據(jù)神靈身份品級不同,分別掛于上堂、下堂。它們包括了佛祖、菩薩、羅漢及山岳江海諸神、幽魂滯魄、生畜六道等天、地冥陽諸界眾生的180多個人物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了佛祖釋迦牟尼佛降妖伏魔、普度眾生、宣揚佛法的事跡及及水陸法會的起源、發(fā)展及其盛大的規(guī)模等內(nèi)容,和照壁所表現(xiàn)的水陸法會場景互補有無、相得益彰。佛云:只渡有緣人。您在欣賞之時,是否也感悟出了諸神佛的靈逸、佛國空靈的禪意古韻呢?
金山廣場的建設新老景觀結(jié)合,一些景觀雖就地取材,也別有新意。如廣場左右兩側(cè)的巨大 “因緣石”、三座并排而立的漢白玉“三福橋”。
佛教廣場因緣石是依佛法“萬人施,萬人舍,同結(jié)萬人緣”的偈語而特別設立的,佛教認為一切法都由因緣貫穿連結(jié),無論大小乘、性理事相、世出世間,一切有為法必依因緣和合而生,兩石一左一右,守護著金山廣場和江天禪寺。我們在經(jīng)過因緣石之時,即使悟不透佛法的精妙,也在思想里種植了一株菩提和向善的心,在精神的境界中永遠留有一顆淡定的禪心。
三福橋乃三座橋的總稱,三座橋分別名曰“福德橋”、“福壽橋”、“?;蹣颉?。
佛經(jīng)中有長壽、大富、端正無比、名譽遠聞和聰明大智的五福德之說。福德橋則寓意了弘法者、傳法者、說法者均有大福的佛教至理?!读鎵?jīng)》曰“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心地純善,平時又與人結(jié)緣,自然富貴隨身,長命百歲。福壽橋則寓意了勸人向善才能有無盡福壽的道理。佛經(jīng)有云:“善即福,舍即慧。人生苦短,念佛為貴?!备;蹣騽t寓意?;垭p修的大智慧。
三福橋分別用仙鶴、麒麟及鯉魚等吉祥圖樣間以寶相花纏枝紋樣裝飾,用反復連續(xù)的形式排列,層層舒展、別具匠心。
踏過三福橋,金山廣場景致算是一一盡覽了,便來到歷史悠久的江天禪寺——金山寺?;赝@鐘靈毓秀的佛教文化景觀,就連我這生長于斯的鎮(zhèn)江人也留連忘返,看到連為一體的金山寺與金山廣場映襯在藍天碧水之間,不禁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家鄉(xiāng)美麗的山水而自豪。北湖濱水區(qū)工程的其他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地建設,我和所有鎮(zhèn)江市民一樣,熱切地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