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皓
(一)
年逾古稀、鶴發(fā)童顏的姜旺。是齊魯大地上赫赫有名的書法家。
自幼愛吃姜,積年成習(xí),他飲食上的最大嗜好就是頓頓不能缺姜。
在他看來,再好的青菜,下鍋炒時不放姜佐料,就沒了滋味;飯桌上缺了姜菜,就等于失去了一位貼身保健醫(yī)生。
上頓姜,下頓姜,不管是肉炒姜絲,還是涼拌姜絲,抑或是糖醋姜片,只要用膳時老伴將其中的一樣或幾樣一端上桌,他必定哼著小曲,細(xì)品慢咽地整上它半斤八兩的。酒、姜下肚,渾身發(fā)熱,紅光滿面的他,時常舞蹈般旋至案邊,濃墨飽蘸,瀟灑揮毫,宣紙上轉(zhuǎn)眼間立現(xiàn)“神來之筆”。
(二)
有“神來之筆”的姜旺,被人們尊稱為“姜老”;“姜老”自成一家的書體,被人們雅稱作“姜體”。
“姜老”的“姜體”書法很有名,也很值錢,無論是圈內(nèi)還是圈外的人都想存一張,但“姜老”除了在自家書房里反復(fù)揣摩時潑墨較多外,公眾場合里輕易不示人。
越是這樣,追捧求字者越多,并且出的價錢也越來越大。
江南富豪錢通。自恃腰纏萬貫,揚言“只要我出馬,不信他不寫”。
為達(dá)到目的,錢通出資百萬,贊助了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全國級書法研討會,并親自派人不遠(yuǎn)千里登門拜訪,請“姜老”賞光。
“姜老”不是恃才傲物之人,更何況還是弘揚中華書法文化之舉,他欣然接下了請柬。
天天鮑皇魚翅,天天五糧茅臺,天天游山玩水,并且天天有人到“姜老”下榻的五星級賓館里“吹風(fēng)”
但前前后后六天的會期里?!敖希河彩菦]留下一個字!
(三)
“苦——哇——”急匆匆地回到濟(jì)南的居所,一進(jìn)家門“姜老”就拖著長腔給老伴來了句京劇道白。
知夫莫如婦。不用問,老伴就知道“姜老”又被南方一道又一道的甜菜給坑苦了。
很快便有一盤豬精肉炒鮮姜絲上桌。
“你看看,你看看,就跟三個月沒了娘伺候的孩子似的?!薄敖稀崩峭袒⒀实某韵?,讓老伴多少覺得有些好笑,“給,你的酒,慢慢吃,等會還有好消息告訴你!”
聽說有好消息,“姜老”很快就將半瓶酒喝光了。
挪座到沙發(fā)上后,“姜老”順手接過老伴遞來的一個豪華“請柬”。
“萊蕪市舉辦姜博會?還邀我參加?太好啦,真是太好啦!這種場合我絕對不能錯過廣‘姜老”有些喜出望外。
(四)
沒有鮑皇魚翅,也沒有五糧茅臺,更沒安排游山玩水,會期只有短短的兩天。
但兩天里“姜老”的確是樂壞了。
萊蕪會展中心正廳門前兩側(cè),自左至右,用新鮮萊蕪生姜襯底,由甲骨文到隸書依次排列的用萊蕪花椒做成的六個大大的“姜”字牌匾,像是專門為迎接“姜老”而設(shè),令他心花怒放。
進(jìn)得正廳,只見迎面巨大的“江(姜)山如此多嬌(椒)”影壁,基本上全是用萊蕪生姜“構(gòu)筑”而成。
還有,那各個展區(qū)里各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展出的形形色色的萊蕪生姜,簡直令“姜老”目不暇接。
“這不就是一個‘姜世界嘛廣‘姜老”情不自禁地感嘆道。
簡單的儀式過后,“姜老”又被邀請到各鄉(xiāng)鎮(zhèn)的生姜產(chǎn)地去看一看。
高莊、楊莊、寨里、大王莊,自南而西再往北,一路上轉(zhuǎn)下來,“姜老”始終被一種濃濃的姜香熏染著,五臟六腑里都是姜滋味,仿佛又被再次“洗禮”過了一般。
(五)
最后落腳大王莊鎮(zhèn),樸實而又豐盛的晚宴更是讓“姜老”開心,肉炒姜絲、涼拌姜絲、糖醋姜片……一桌可口的姜鄉(xiāng)宴讓“姜老”胃口大開。
“‘頭道菜,這名字起得好啊!”看到服務(wù)員端來一種錫紙包裝的姜制品,“姜老”更是興奮,“可不,姜菜在我們家的飯桌上確實是頭道菜!”
“姜老,知道您好吃姜,今天我們還專門為您備了用我們?nèi)R蕪釀造的‘四季風(fēng)姜酒呢,保您老人家喝個夠!”
觥籌交錯間,你敬一杯,我敬一杯,“姜老”很快就喝了個不亦樂乎!雖然已經(jīng)酒足飯飽,但他還是對宴席上的各種姜菜戀戀不舍。
“姜老,喜歡吃姜,您就抽空常來!希望您老給我們多提寶貴意見!”本欲借此機(jī)會提出題字之事,但話到末了,鎮(zhèn)黨委書記還是改了說辭。
不但吃姜菜,而且還喝姜酒,回到下榻的賓館,“姜老”越想越覺得這是有生以來最合自己口味的一桌宴席。
“你們怎么把姜種得這么好,讓它們長得這么壯啊?”
“姜鄉(xiāng)人熟悉姜的習(xí)性唄!我們曾搞過幾屆姜王選拔賽,最牛的一戶姜農(nóng)出產(chǎn)的單棵姜重量達(dá)到32斤重呢!”
想想白天自己與大王莊鎮(zhèn)黨委書記的這段對話,“姜老”覺得,似乎還有一種別人暗示過的“使命”自己沒有完成。
于是,他喊賓館的服務(wù)人員端來筆墨紙硯,借著酒勁,飛神走筆,留下了“大王生姜,生姜大王。姜旺題于戊子年金秋”的墨寶。
(六)
意外的喜訊使得鎮(zhèn)黨委書記大喜過望,雙手捧著“姜老”的題字,想想名字為“旺”、寫“姜體”字的“姜老”能專門為大王莊的生姜題字,用詞又這樣出神入化,便禁不住感嘆:“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翌日,經(jīng)過精心裝裱的“姜老”的題字便端端正正地掛在了大王莊鎮(zhèn)的接待兼會議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