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益雄 譚震平
摘要:通過試驗得出,在雙城地區(qū)鉀素是影響大豆產量的主要因素,大豆施用氮、磷、鉀的比較適宜比例為2.5:3:6與2.5:3:9。
關鍵詞:大豆施肥比例
大豆是主要作物之一,如何施肥,才能提高大豆產量是土肥工作者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該試驗通過不同的N、P、K比例和用量,確定大豆最佳施肥方案。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的土壤類型及理化性狀
試驗地點:位于雙城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試驗地,坐落在雙城市雙城鎮(zhèn)富鄉(xiāng)村南三節(jié)。
土壤類型為碳酸鹽草甸黑鈣土,其土壤理化性狀見下表。
1.2肥料種類:磷酸二銨(撒可富)N18%、P2O546%,尿素(大慶牌)N46%,硫酸鉀(紅牛牌)K2O 50%。
1.3大豆品種:當地主栽高油大豆品種為黑農37。
1.4試驗設計及方法
小區(qū)處理:本試驗采用小區(qū)試驗,小區(qū)行長10米,5行區(qū),小區(qū)面積35平方米,設7個處理,3次重復,共21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各處理施肥量。(見表1)。
2結果分析
從產量性狀分析,處理5,處理6、處理7的株高、株莢數、株粒數、百粒重表現較好,分別為68cm、65cm.65cm,36.4個、35.5個、35.8個,80.6個、77.3個、77.6個.17.7g、17.4g、17.1g。(見表2)。
從產量分析得出,產量由高到低的排序為處理5、處理6、處理7、處理2,處理4、處理3,處理1。與處理1比較畝增產分別為78.0kg、57.3kg、74.6kg、46.0kg、35.3kg、18.0kg,增產率分別為56.2%、41.3%、53.8%、33.2%,25.5%、13.0%。(見表3)。
從大豆施肥差異顯著性分析,處理2、處理5.處理6、處理7之間差異不顯著,但處理5、處理6、處理7與處理4、處理3、處理1相比差異顯著達5%顯著水平。(見表3)
3結論
經過試驗得出,大豆是需要氮、磷、鉀肥量較高的作物,在雙城地區(qū)鉀素是影響大豆產量的主要因素,大豆施用氮、磷、鉀的比較適宜用量和比例為2.5:3:6與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