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富
欲揚先抑是指從反面著手,反向入筆,極力渲染刻畫所寫對象的反面形象,然后筆鋒突轉(zhuǎn),轉(zhuǎn)入正面刻畫,如此在敘述的曲折變化中,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shù)效果。作文時,如能巧妙運用欲揚先抑的技法,就能在層層鋪墊中,使文章的主題昂揚向上、積極明快。
【技法點撥】
一只幼小的蜜蜂,因為影響了“我”野餐的心情,兩次被“我”踩入了沙土中,然而它卻兩次從沙土中鉆了出來,經(jīng)過頑強的努力最終“飛過了幾個沙堆,筆直地向一棵樹飛去”。文章贊揚了蜜蜂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永不言敗的信念,欲揚先抑的手法使這一主題得到了有力的彰顯。
下面我們就以上文為例,來學習一下欲揚先抑法的具體運用技巧。
首先,應(yīng)著力表現(xiàn)人或物身上的缺點或劣勢,先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上文中,“我”一連割了幾小時的柴草,剛剛坐下來想邊吃東西邊欣賞美麗的山野景致,蜜蜂卻不知趣,一再打擾“我”閑適的心情?!拔摇毕仁勤s走它;第二次是失去耐性,“一下將它拍打在地,隨后一腳踩入沙土里”;第三次是“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我”之所以對這只蜜蜂深惡痛絕、“狠下殺手”,是因為它一直圍著“我”嗡嗡叫,讓“我”感到厭煩。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蜜蜂被作者描寫成了一個讓人生厭的反面形象,這就為后文對蜜蜂的贊美蓄好了勢。需要注意的是,“抑”的內(nèi)容一定要合情合理,真實可信,切不可強加于人。
其次,應(yīng)著力表現(xiàn)人或物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zhì),這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題。上文中,作者在“抑”之后著重描繪了蜜蜂第二次從沙土中鉆出來的情形:“艱難地從沙土里鉆了出來”——“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動著翅膀”——“梳理那沾滿沙土的胸部和腹部”——“飛快地捋著翅膀”——“繼續(xù)整理著翅膀”——“從沙地上飛了起來”——“更有力地捋翅和撲翅”——“再一次飛起來”——“又飛起來了”——“飛過了幾個沙堆,筆直地向一棵樹飛去”。在作者的描繪中,我們分明看到了一只頑強的執(zhí)著的永不言敗的可愛又可敬的蜜蜂。正是蜜蜂的這種精神品質(zhì)讓“我”對蜜蜂的情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重新出現(xiàn)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內(nèi)疚。我彎下身去察看它的傷勢”——“我垂下雙手,跪在地上”——“自己還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最后,“我”徹底被蜜蜂這種頑強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所折服。需要注意的是,在寫“揚”的內(nèi)容時,過渡要自然、巧妙,不要給人牽強、突兀之感,如此才能巧妙地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才能順理成章地揭示文章的主題。
【名家范文】
生命 生命
◆[美國]克倫·沃森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在山上一連割了幾小時的柴草,最后決定坐下來吃點東西。我坐在一根圓木上,拿出一塊三明治夾餡面包,一邊吃一邊眺望那美麗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圍著我嗡嗡轉(zhuǎn)的蜜蜂,我的閑暇心情是不會被打擾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卻能使野餐者感到厭煩的蜜蜂。不用說,我立刻將它趕走了。
蜜蜂一點兒也沒有被嚇住,它很快飛了回來,又圍著我嗡嗡直叫。喲,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將它拍打在地,隨后一腳踩入沙土里。
沒過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來。我不由得吃了一驚,這個受到我報復(fù)的小東西頑強地抖著翅膀出現(xiàn)了。我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
我再一次坐下來吃晚餐。幾分鐘以后,我發(fā)現(xiàn)腳邊的那堆沙土又動了起來。一只受了傷但還沒有死去的蜜蜂艱難地從沙土里鉆了出來。
重新出現(xiàn)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內(nèi)疚。我彎下身去察看它的傷勢。它右翅還比較完整,但左翅卻皺折得像一團紙。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動著翅膀,仿佛在估計自己的傷勢。它也開始梳理那沾滿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這只蜜蜂很快把掙扎的力量集中在皺折的左翅上。它伸出腿來,飛快地捋著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幾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飛翔能力。哦,這可憐的小東西以為自己還能飛得起來!
我垂下雙手,跪在地上,以便清晰地觀察它那注定是徒勞的努力。我湊近看了看,心中想,這蜜蜂完了。作為一名飛行員,我對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會我對它的判斷。它繼續(xù)整理著翅膀,似乎慢慢恢復(fù)了力量。它捋翅的速度加快了,那因皺折而不靈活的薄紗似的翅膀現(xiàn)在幾乎已被撫平。
蜜蜂終于感到自己已恢復(fù)了力量,可以試著飛一飛了。隨著一聲嗡嗡的聲響,它從沙地上飛了起來,但連3英寸遠也沒有飛過。這小生靈摔得那么可憐,它在地上掙扎著。然而,接下來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撲翅。
蜜蜂再一次飛起來,這一次它飛出了6英寸遠,最后撞在一個小土堆上。很顯然,這只蜜蜂已經(jīng)能夠起飛了,但還沒有恢復(fù)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名飛行員在摸索一架陌生飛機的特性,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每一次墜落后,它都努力去糾正新的失誤。
蜜蜂又飛起來了。這一次它飛過了幾個沙堆,筆直地向一棵樹飛去。它仔細地避開樹身,控制著飛行,然后慢慢飛向那明鏡似的湖面,仿佛是要去欣賞自己的英姿。
當這只蜜蜂消失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考場佳作】
留點感激在心中
◆ 重慶考生
生活是一曲多彩的旋律。有歌聲,覺得悅耳;有嗓音,覺得尖利;有笑聲,覺得歡快……而最令我感激的則是那沙啞的吆喝聲。
“補鞋嘍!補鞋嘍——”好不容易有一次睡懶覺的機會,卻被這吆喝聲吵醒。這難聽的吆喝聲總是打斷我的美夢,煩死了!我在床上抱怨著。今天,一定得想個辦法捉弄一下他。很快,我心里便有了“妙計”。
下午,我看著在不遠處補鞋的那個老頭兒,隨手從垃圾堆里撿了一雙破得不能再破的鞋。我小心翼翼地換上“新”鞋,然后裝出一副難過的樣子走過去對他說:“補鞋。”我指著自己的腳,手指有點兒抖。那老頭兒抬起頭,他的臉色是那樣的蒼白,額頭上的皺紋勾勒出一個醒目的“三”字,兩鬢白發(fā)蒼蒼。他指著我的鞋,笑了笑說:“這雙鞋你是怎么弄破的?”我支支吾吾地說:“是剛才踢球時弄破的?!薄霸趺礃?,沒摔著吧?”他問。我一時竟答不上來。他接著說:“這雙鞋得明天才能修好。你明天下午再來拿吧?!笨此钦J真的樣子,我偷笑著走開了。
第二天,為了不讓他看見我,我便繞了個大彎兒去上學。一連幾天,我都沒有去拿那雙鞋……
“補鞋嘍!補鞋嘍——”不久后的一個清早,這熟悉的吆喝聲又吵醒了我的美夢。我往窗外一看,老人仍在那兒補鞋。看他有些佝僂的身影,我忽然不知是被老人的不易打動,還是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我再也睡不下去了,急忙去取鞋。老人一見到我就說:“孩子,你的鞋我已經(jīng)補好了,這都過了好幾天了,總不見你來拿,是沒有錢吧?呵呵,沒關(guān)系,補雙鞋算啥事。給你鞋,可得好好讀書啊!”他的話使我羞愧極了,我支吾著說道:“這鞋是……”“我知道嘍,這是……”我和補鞋的老人不約而同地笑起來。
“補鞋嘍!補鞋嘍——”如今,聽到那熟悉的聲音,我心中總會涌起一種無言的感激。這美妙的聲音,讓我懂得了尊重,學會了做人。
【點評】
此文欲揚先抑,開篇便極言自己對補鞋老人吆喝聲的厭煩與抱怨,正是有了這種厭煩與抱怨,才有了故意從垃圾箱中找雙破鞋子捉弄補鞋老人的想法與經(jīng)歷。然而正是在捉弄老人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老人勤勞、和善、充滿愛心的品性,老人的鮮明形象便躍然紙上,“我”也在這一風趣而尷尬的事件中學會了做人,得到了成長。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