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毅1984年大學畢業(yè),留校任教,讀在職研究生;1993年調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工作,現(xiàn)為所長與副研究所員。著有《走進這一方風景》、《穿過林子便是?!?、《金庸傳奇》、《在南方的閱讀》等九部專著。曾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廣東省第五屆魯迅文藝獎,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青年獎,廣東省第六屆魯迅文藝獎,全國第八屆優(yōu)秀暢銷書獎等十幾項。
時間的風,藉著文字的魅力,讓我們的思緒在三十年的歷史辰光中洄游,時空的疊加常常讓人感到滑稽和不可思議,但歷史就是這么繞著圈往前走的,不知什么時候,我們便踩在了昨天的腳印上,正如今天再來看張弦寫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春頭一年的短篇小說《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陌生感是有的,但假如宇宙有支點,我們跳離時間的長河,遠遠地觀望,一定還可以看到在滾滾塵囂中,存在過的人性荒蕪以及愛情迷魅的歷史云煙和在其中氤氳的各種酸澀的故事。
尤以愛情故事讓人悵然,何況還是《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在情感多元化的今天,人們對愛情各自都有著自解的方式,無需局外人給出參考的答案,乃至已經(jīng)擺脫了非此即彼二元對應的單向思維,而把人類的情感世界看作是一個復雜的演變的整體,來加以藝術地詮釋和呈現(xiàn),即便是當時同樣的時段,張潔也已用她的《愛是不能忘記的》呈現(xiàn)她的思考,說明世界上存在著,至少在當時的中國存在著兩性之間一輩子連手都沒有碰過一下的精神戀愛,如果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那么反過來講,沒有婚姻的愛情該怎么看?美不美?……而張弦當年關注的問題,還在于在廣大的農(nóng)村,經(jīng)過那些年不間斷的運動,舊有的秩序、倫理、生產(chǎn)組織方式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維系社會的舊道德被摧毀,而新的道德并未像新制度的推行者想象的那樣建立起來,被人禍與天災所摧殘,所謂的“男女授受不親”的“古風”依然大山一般沉重地壓在青年男女的頭上,讓人性扭曲,使心靈枯竭,被愛情遺忘。
更為嚴重的是,當制度的錯誤得到糾正,當上天不再降下頻仍的災難,大地開始勃發(fā)生機,而人心依然在災難的余悸中顫動,對此,張弦毫不諱言,一開篇即開宗明義:
盡管已經(jīng)跨入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在天堂公社的青年們心目中,愛情,還是個陌生的、神秘的、羞于出口的字眼。所以,在公社禮堂召開的“反對買賣婚姻”大會上,當報告人——新來的團委書記大聲地說出這個名詞的時候,聽眾都不約而同地一愣。接著,小伙子們調皮地相互擠眼,“呵呵呵”放聲大笑起來;姑娘們則急忙垂下頭,緋紅了臉,吃吃地笑著,并偷偷地交換個羞澀的眼光。
接著出場的女主人公沈荒妹,對“愛情”這個她所不理解的詞兒,更是避之如蛇蝎,因為這個詞兒讓她感到羞辱,感到哀傷,還感到一種難言的惶恐。這源于她的姐姐存妮和小豹子之間的一段“情事”,因不容于世俗,不容于禮教,從而葬送了青春的生命,給她的少女心靈刻下了難以磨滅的悲慘記憶。
那正是三十年前中國農(nóng)村的現(xiàn)狀:荒妹的形象,存妮的現(xiàn)象,乃至她的父母的形象,都是命運事先就在他們臉龐與腰身打下了烙印的鄉(xiāng)村同胞的形象;生命剛剛展開,就顯得異常艱難的形象;曾經(jīng)抗爭過命運,最后都不得不逆來順受的形象,張弦并不高聲大嗓地去疾呼,他只是為了不要輕易遺忘而默默書寫,以作文學的見證,也是為了對未來抱有不滅的希望。
說實在的,用今天的豐富的愛情的含義來量度荒妹姐姐存妮和小豹子的“愛情”,似乎是不夠分量的,用另一位作家韓浩月的話說:“愛”和“愛情”尚且不是一回事,“愛”是承諾、責任,是信賴、依靠,在不安定時讓我們安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無處不在的滲透,包括做飯炒菜,洗衣打掃……而“愛情”則是喜悅、惆悵,風花、雪月,蜜語、鮮花,爭吵、眼淚,讓平凡的生活被激情充滿,讓普通的人物就如活在電視劇里……“愛”是一日三餐中的饅頭、米飯,而“愛情”是讓人喪失方向的毒藥、迷香;“愛”是秋風蒞臨到果園,吹落滿枝無用的枯葉,只剩下可供儲藏的果實;而“愛情”是春滿枝頭盛開的鮮花,哪一個更有實用價值無需比較?!皭矍椤比绻玫搅己玫某砷L,會升華為“愛”,只是,“愛”卻很難回到起點,讓那些絢爛像經(jīng)典戲劇一樣,每晚不停地上演。比照起來,荒妹姐姐存妮和小豹子的情愫,往哪邊靠都不是很貼切,他們倆更多的是青春期的萌動,是人性本能中物質性的那一方面占了主導,對此,張弦也很坦率與坦然地描述:
就像出澗的野豹一樣,小豹子猛撲上去,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不顧一切地緊緊摟住了她。姑娘大吃一驚,舉起胳膊來阻擋??墒?,當那灼熱的、顫抖著的嘴唇一下子貼在自己濕潤的唇上時,她感到一陣神秘的眩暈,眼睛一閉,伸出的胳膊癱軟了。一切反抗的企圖都在這一瞬間煙消云散。一種原始的本能,烈火般地燃燒著這一對物質貧乏、精神荒蕪,而體魄卻十分強健的青年男女的血液。傳統(tǒng)的禮教、理性的尊嚴、違法的危險以及少女的羞恥心,一切的一切,此刻全都燒成了灰燼……
張弦在這里所體察的是歷史和人性的復雜內(nèi)涵,此當其時,他仿佛是站在兩個世界中間,也站在兩種時間的接縫,用樸素的語言,直觀的感覺,去收拾那些落滿塵埃的鄉(xiāng)村畫面,把它們組織起來,告訴我們,這就是歷史,當然也是現(xiàn)實。作為姐姐的存妮是那個普通而貧困的鄉(xiāng)村家庭中本來是最幸運的頭生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掙脫了買賣婚姻的父母情投意合孕育了她,恰好又遇上了1955年的豐收之年出生,年輕的父親當時意氣風發(fā),剛好又開天辟地頭一遭兒進銀行存錢,取其順當之意,就把她取名存妮,兆示著日子將越過越好,充滿信心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誰知這個花一般的姑娘,真的在如花般的年華就被狂風暴雨吹落萎地了,青春荒原中的一場本能的烈焰,把兩代人的心都變成了灰燼,父母親固然變成了枯干的樹樁,妹妹荒妹也成了一個憂郁的少女,滿心都留下了無法擺脫的恥辱和恐懼,因為那最初來臨的女性自尊,在她幼弱的心上還沒有成形,因而也就格外地敏感,格外地容易挫傷。她過早地接過姐姐的桑木扁擔,纖弱的身體不勝重負地挑起家庭的擔子,稚嫩的心靈也不勝重負地承受著精神的重壓。她害怕和憎恨所有青年男子,見了他們絕不交談,遠而避之。她甚至鄙視那些對小伙子并不害怕和憎恨的女伴們,成了一個難以接近的孤僻的姑娘。
張弦在描述這一切時,并不只是偏于情感表達而疏于理智概括,他兩者兼而有之,以獨到的語言突入事件和心理深處,作品中的色彩、聲音、氣味并未充分放大,卻具有滲透性,在對荒妹的情緒天地作情感的緬懷與體貼的同時,也對現(xiàn)實作理性的追問和剝離,有用思想來感覺,讓感覺穿上思想的外衣的闡述與敘述的努力,這就讓他在直接介入當下生活并迅速作出反應的興趣不減的時候,也未忘記對精神分析學的某些借鑒,所以,今天我們重讀《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在傳統(tǒng)的技法之外,還有絲絲縷縷的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新,從而向讀者展示了作者的筆墨的相對強大的適應能力,兩代女性三個人(母親菱花、大女兒存妮、二女兒荒妹)的情感際遇的連系與轉換,雖然順暢度不夠,但其中的錐心刺骨的牽扯,卻讓人難忘,所以小說在一九八0年的第一期《上海文學》刊登后,反響熱烈。它可歸入“傷痕文學”,但和“傷痕文學”不一樣的是,它見證和回望中國當代歷史和中國當代現(xiàn)實的經(jīng)度更廣,不僅僅是“文革”十年,它還追溯到了建國之初,憧憬到了八十年代之后農(nóng)民會越來越美好的日子。雖然因為是短篇,那種特別淋漓盡致的東西容納不多,沖擊力可不小,特別是一些隱喻性的象征詞:諸如荒妹所處的“天堂九隊”、“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還有各人因應時代境遇所起的名字:“沈山旺”、“存妮”、“荒妹”、“小豹子”、“榮樹”等等,都代表著作者在見證和回望那個時代時的內(nèi)心檔案。
精彩的一筆尤在作品的后面,在母親和荒妹的沖突之間。
峰回路轉般的,在讀者以為存妮的悲劇已是終點時,荒妹的不幸又接踵而至,而這次,是由母親的無形之手準備推出:為了拯救貧困的家庭,母親要把正值青春期的荒妹“買賣婚姻”出去。
當女兒荒妹激動地喊“你把女兒當東西賣……”
母親頓時噎住了,她渾身無力,扶著半截土墻緩緩地坐倒在地上,“把女兒當東西賣!”這句話是那樣刺傷了她的心,又是那樣熟悉!是誰在女兒一樣的年紀,含著女兒一樣的激憤喊過?是誰——唉唉!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呀!……
她自己的反抗成功了,那是反封建的烈火已經(jīng)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連同地主的地契債據(jù)一起燒毀了的年代。宣傳婚姻的掛圖在鄉(xiāng)政府門口的墻上貼著,舞臺上的劉巧兒和同村的童養(yǎng)媳都是菱花的榜樣。憨厚、英俊的沈山旺捧著美好、幸福的前途在等待著她,菱花有的是沖破封建囚籠的勇氣。
但是,為什么二十多年后,日子又過回頭了?輪到女兒向她嚷出了相同的悲憤?
她的二十多年的艱辛和對她來說更加切身的殘酷現(xiàn)實:貧苦、卑微、無告,面對這些,母親的心中充滿了悲哀,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忍,殘忍得讓人無法面對,她有一種深刻的無力感。
張弦的反思力度和對那長達二十多年來的歷史實踐與社會現(xiàn)實,特別是其中民眾生存的批判力度也正在此,這樣的批判這樣的書寫,在那個時代尤其珍貴,不失其職地顯示文學應有的意義和尊嚴,它以一種相當特殊的構思方式對那三十年的中國歷史、現(xiàn)實以及其中廣大民眾的精神、命運與生存作出了獨特有力的個人化書寫,即使他相信荒妹的愛情會比母親和姐姐幸運,但他的冷峻思索以及源于他對中國社會的了解,他也不會盲目的樂觀,看看他的小說結尾吧,用的全是疑問句:
三畝塘的水面上,吹來一陣輕柔的暖氣,這正是大地回春的第一絲信息吧?它無聲地撫慰著塘邊的枯草,悄悄地拭干了急急走來的姑娘的淚。它終于真的來了嗎,來到這被愛情遺忘了的角落?
這是三十年前的疑問,三十年后一樣的讓人觸之如電閃雷鳴;相對于呼嘯前行的時代,愛情今天也到處是“花里胡哨”的“繁榮”,但就是種種的喧鬧與嘈雜中,愛情也常常陷入到虛無當中,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于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中,讓人更加地嘆息,令人更加地扼腕。固然愛情和婚姻都是歷史地發(fā)展著的,每個時代的愛情都有自己的時代內(nèi)涵,不僅有時代賦予的幸福指數(shù)和生命質量,也有著時代特有的難題和悖論,但像張弦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還能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引起反思與討論,也印證了一位老作家所說的:一部作品發(fā)表也許不難,發(fā)表時要引起轟動引起注意,那就不易了,而更難的是發(fā)表后引起轟動,還要流傳下去,是如何的意味深長??傊缓玫淖髌犯鞣N各樣,而好的作品只有一樣:經(jīng)得起時間的驗證,好的作品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但總會有一樣兩樣值得重讀的品質贏得時間。時間是文學的恩師,比照著去看《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可證此言不虛。
責任編輯劉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