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 力
補(bǔ)開欄的話:
江湖一詞出自《莊子·大宗師篇》:“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說泉水干了,兩條魚受困在陸地上,動(dòng)彈不得,互相用唾沫滋潤(rùn)對(duì)方,它們于是懷念起從前在江河湖水里自在遨游,彼此并不相識(shí)的日子。
這個(gè)“江湖”意思實(shí)在,是闊大之所在。
李商隱有詩:“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安城樓》)
這個(gè)“江湖”意義虛擬,說的是精神。
江湖精神是什么,一向多有說法,近年更議論頗多,由《水滸》而論江湖,已成熱鬧話題。
江湖精神,似多與漂泊有關(guān),而江湖之闊大,可包羅萬象,我以為,或不應(yīng)囿于某一特定的社會(huì)階層?江湖,就是人世間。這么說,或許未嘗不可。
走在山川湖海之間,始終在我視野里的是人世間最廣大的一群——中國的百姓?!对娊?jīng)》早有“群黎百姓”之說(《詩·小雅·天?!?,沿用至今,日“黎民百姓”。
我的江湖,便是四方各處,百姓之所在,我的江湖,也因?yàn)樗麄儯陀兴麄兊纳剿憧捎H近和回味。
2008年的旅行,從西北到東南,行程逾兩萬里西北從山西大同到內(nèi)蒙豐鎮(zhèn)、涼城、岱海、呼和浩特,經(jīng)巴彥淖爾、磴口到阿拉善左旗、寧夏銀川、中衛(wèi)、甘肅蘭州,再到張掖、玉門、嘉峪關(guān),直到敦煌;東南由成都到富順,向南經(jīng)瀘州、江安到蜀南竹海,再北上經(jīng)宜賓到自貢,向西北到樂山大佛、雅安、上里古鎮(zhèn),回到成都,并三下?lián)P州。其間走過燕山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脈、祁連山脈;跨過黃河、長(zhǎng)江和京杭大運(yùn)河;目睹岷江跟大渡河在樂山大佛腳下匯流……
目的之一:漫游;目的之二:尋先祖遺蹤。
騎鶴,是古人的理想;循古人足跡,看今人生活,是我的愿望:遂成“騎鶴江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