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國醫(y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 100700)お
摘 要:《楊氏家藏方》是宋代著名方書之一,該書在載方分類的形式上有著顯著特點,其中功效分類法的出現并運用是該書亮點之一,這表明至少在宋代中醫(yī)已出現功效分類從理論到實際運用的趨勢。歷史上對補益理論及補益方藥的重視則是補益劑能較早出現的重要原因。關鍵詞:楊氏家藏方;方劑分類;功效分類;補益方
中圖分類號:R2-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3-0001-02
《楊氏家藏方》楊倓(子靖)輯,是宋代著名方書之一。楊氏為宋代官吏,酷好醫(yī)學,將家藏醫(yī)方及傳世效方等予以整理,匯編成書。全書載諸風、傷寒、中暑、風濕等49類病證,收方千余首,治療范圍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病證。方后詳列主治、藥物組成與制法。惜原書已佚,現存者乃清人楊守敬于1890年駐日期間,從日本搜集而來,并著錄于《日本訪書志》中,國內藏書皆宗于此。
通覽全書,該書結合了按病分類法、病因分類法、按科分類法、劑型分類法等多種分類方法。諸多分類方法的結合使用,使其所載1109首方劑得到明確有效歸類。該書將多種分類方式相結合,便于讀者檢索查找,其根本目的就是使方劑得到更高效的使用,這也是宋代眾多方書的共同特點。除此之外,該書對其中一類方劑的分類方法,明顯區(qū)別于同時期及宋以前歷代方書。即該書較早地實現了以功效(治法)來歸類方劑,具體內容見于其所載“補益方三十六道”。
1 “補益方三十六道”釋義
該書在其卷第九載“補益方三十六道”,記載有賜方鹿茸圓、保真圓、十補圓、羊肉湯、附子鹿角霜圓、二至圓、保命延齡圓、沉香鹿茸圓、育真圓等36道方劑。其中絕大部分方劑均由大量補益類藥物組成,方藥涉及補陰藥、補陽藥、補氣藥、補血藥等。所治多是下元虛憊、精血虧耗、陰竭陽微、五勞七傷等虛損性病證。對其藥物組成和主治病證等進行分析,發(fā)現將這36道方劑合為“補益方”的根據,與其方劑自身的功效特點是有根本聯系的。
現代方劑教材對補益劑的定義;凡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治療各種虛證的方劑,統稱補益劑。以此定義來衡量,《楊氏家藏方》對“補益方”的歸類是合乎這一標準的。換言之,“補益方三十六道”已體現出對方劑以功效屬性進行分類的特點。
2 “補益方三十六道”之意義
目前方劑學研究認為,功效(治法)分類法,是在早期功用分類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成熟的。其理論始于“十劑”之說。而十劑之說則起于唐?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首先提出的“藥有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十種”。其后,宋?趙佶在《圣濟經》中每一“種”之后加一“劑”字:“故郁而不散為壅,必宣劑以散之,如痞滿不通之類是也。留而不行為滯,必通劑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類是也,不足為弱,必補劑以扶之,如氣弱形羸之類是也。”至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中提到:“制方之體,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十劑是也?!敝链耸加小笆畡?。其后又有明清十二劑、二十四劑、八陣類方等分類法的出現和運用,直至汪昂《醫(yī)方集解》的問世,完善了以功效分類為主的綜合分類法,形成了現代方劑學分類的雛型。故一般認為宋代還沒有具體功效分類方劑的運用。
《楊氏家藏方》初刊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顯然早于成無己“十劑”理論提出的年代。其所載“補益方三十六道”的功效內在聯系性表明,其歸類標準是依據其方劑的功效屬性,雖然在運用的范圍和規(guī)模上,還不能與后世一些通篇以功效作為分類標準的方書相比,但足以證明在宋代,已經實現了對部分方劑功效分類的具體運用,而非晚至明清才出現。實際運用功效法分類方劑的時間被大大提前。
須指出,以“補益方”之名出現于方書著作中者,最早并非見于《楊氏家藏方》,在《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太平圣惠方》等方書中均出現過“補益方”,只是并未按補益功效特點進行歸類,或歸類方劑不具補益之功效,甚至包含有部分藥性峻烈、攻伐過盛的破血、破積、壯陽類方劑,雖有其名而無其實,較“補益方三十六道”對補益類方劑的歸類,顯得不夠嚴謹。
3 補益劑較早出現之原因
運用醫(yī)史學觀點進行分析,諸如解表劑、瀉下劑、和解劑、固澀劑等方劑以及其它各種功效分類在明清以后的方書中才逐漸出現,且出現的形式較集中,例如《醫(yī)方集解》。成書于南宋的《楊氏家藏方》中“補益方三十六道”則表明:補益分類明顯先于其它各種功效分類而首先得到運用。這是值得思考和進一步探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補益理論很早開始盛行、補益方藥普遍備受推崇。
補益即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中醫(yī)學理論對“補益”的重視由來已久,《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虛者補之,損者益之”是補益理論的核心?!端貑?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則是指導如何補益的具體方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边@種治未病思想成為中醫(yī)學的根本指導思想,廣泛影響中醫(yī)各科理論。而“補益”作為補不足、祛疾病、提高生命質量的重要手段,與治未病思想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是實現“治未病”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備受重視。唐代著名醫(yī)家孫思邈曾說:“夫養(yǎng)性者,欲所以習成性……性既自善,內外百病悉不由生?!彼岢龅酿B(yǎng)性、養(yǎng)老、食養(yǎng)、食療、藥物補益等理論與“治未病”思想也都有一定的淵源,而這些理論又都是補益的重要方法。包括后世逐漸形成的中醫(yī)養(yǎng)生學與“補益”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便是魏晉時期服食之風的盛行,早期道家醫(yī)家對煉丹的熱衷,雖有其歷史局限性和眾多弊端,但究其根本,終包含有養(yǎng)生卻病的愿望,這與“治未病”以及補益理論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一致的。
正是由于受到“治未病”以及養(yǎng)生、補益等思想的影響,能直接實現補益功用的各種方藥得到重視,各種具有補益效果的方藥被記載和傳播?!渡褶r本草經》分藥物為上、中、下三品,分類的依據亦受此思想影響。其上經篇首即言明:“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yǎng)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經篇“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而下經篇所載藥物“多毒,不可久服”。是否具有補益作用已作為該書分類藥物須參考的重要因素。
宋以前集中記載補益方的方書主要見于《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太平圣惠方》。《備急千金要方》中補益方劑主要記載于“服食法”篇,并指出所載方劑的服用方法“故服餌大法……及得遂其藥性,庶事安穩(wěn),可以延齡矣”。可以看出,服食養(yǎng)性對當時補益方劑的影響。大量補益方劑因養(yǎng)性服食需求而得以歸而成類。《千金翼方》卷第十五專論補益理法,其中搜集了部分補益類方劑,其中的“補五臟篇”載有大量補益類方劑,包括補心湯、補肺湯、補肝湯、補脾湯、補腎湯等至今仍常用的有效方劑。《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專列補益方,載方56首。其中絕大多數方劑均注明有“補益臟腑、補元氣、補益筋血、補虛乏、益精志、美顏色”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書中所記載的補益方劑,根據現代方劑學知識推測,其中部分方劑或不具備補益功效,或攻伐正氣較著,如檳榔丸、牽牛子丸、大麻仁丸、朱砂丸、雄黃丸等。《楊氏家藏方》中的“補益方三十六道”,前文已介紹,則較以上諸書內容嚴謹,完全符合補益劑的特點和要求。
通過對以上幾種宋以前較著名方書中補益方的分析,不難看出,補益思想和理論是補益方劑出現和發(fā)展的先決條件,而重視補益方藥直觀體現在方書上,就是大量被認為有補益作用的方藥簡單地歸而成類,這一看似簡單的過程卻是補益劑先于其它功效類方劑形成的主要原因。
4 《楊氏家藏方》之貢獻
如前文所述,《楊氏家藏方》載方數量大,所分種類細,方源又多是歷代名驗方,的確是一部切合臨床、便于利用的優(yōu)秀方書。這與同時期其它方書很相似。眾所周知,宋金時期是中醫(yī)藥學發(fā)展最為迅猛、時代特色最為鮮明的一段時期,由于當時政府對醫(yī)學較為重視,醫(yī)學理論及臨床各科都有長足發(fā)展,雕版印刷術在當時已趨于鼎盛,這一時期各類方書大量刊行,僅官方就有《太平圣惠方》、《和劑局方》、《圣濟總錄》三大方書頒行。這一時期的方書無論是官修還是私刻,對方劑的收載水平都較前代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從這一點看來,《楊氏家藏方》并不具特色。
然而,正是其中“補益方三十六道”所運用的功效分類法的出現,使該書在方劑分類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它讓我們看到宋代方劑學在功效分類方面的突破。將其與前代方書中的“補益方”相比較,它一改前代“補益方”籠統的“補人氣血、久服無病”等簡單歸類,所選方劑中已基本剔除傷正氣、破氣血的礦物藥、服食方等非補益劑。而與后世成熟運用的“補益劑”相比,總體較為接近,只是在氣、血、陰、陽等分類方面沒有進一步細化,可以看作是補益劑的雛形。因此,《楊氏家藏方》在補益劑出現和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也是宋代方劑學史中的一個亮點。
參考文獻:
[1] 鄧中甲.方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
[2] 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
[3]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
[4] 張瑞賢.本草名著集成[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5]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
[6] 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8.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