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凡和老方接觸過的人對他都只有一個字的評價——精。
記憶中的老方一直是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他是我們村唯一的外來戶。那時候的人都窮,來個錢不容易,無形中就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精明的習(xí)慣。但老方的節(jié)儉就顯得與眾不同,處處能嗅到吝嗇的味道。據(jù)說煙癮極大的他出門從不帶火,而是盡量找別人借。時間一長,大家見了他就躲,后來老方也覺察到了這一點(diǎn),從此出門時就隨身揣幾根火柴,如果借不到火的話他就摸出來晃一晃:“不用你的火柴,光用你的盒子劃一下還不行嗎?”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倒顯得是眾人過于小氣了。不過這都是野史,而親眼目睹他的精明則緣于我倆的一次進(jìn)城辦事。
那次下了火車一看地圖,要去的地方離這里還有好幾站路。我想坐車去,誰知老方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這點(diǎn)路算什么,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都走過來了。咱們走著去!”他一副不容置疑的樣子,我只好跟著他步行。
那天很熱,走了幾站后我倆就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雖說再有一站就到了,但這是眾多站地中距離最長的一個。這時只見老方眉頭一皺:“咱們坐車去,不過只有一個站了,掏錢有點(diǎn)不劃算,你一切聽我安排?!彼荒樕衩氐卣f。
說著話來了輛車,我剛想上,老方拉了我一把,只好等別人上完了我倆殿后。那輛車是人工售票,等售票員擠到我們跟前時車已走出了好遠(yuǎn)。只見老方摸出錢包來報了一個地名,那地方我在站牌上看到過,不過和這輛車的現(xiàn)行方向相反。果然那售票員聽了后皺了皺眉頭:“坐反了,該到對面那個站去坐的!”老方馬上就哭喪著臉朝司機(jī)喊:“停一下,停一下,我要下車!”那司機(jī)一臉的不屑:“開玩笑,這是公共汽車,到站才停的,你以為想停就能停呀……”
就這樣,我倆不花一分錢就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