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
·策劃人語·
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學習經驗,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編寫的學習方案。簡而言之,學案是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而設計的個案。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越來越多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了學案導學。然而,在設計學案導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對如何設計有效的學案感到困惑。為此,本刊圍繞學案的功能與設計原則、學案的基本要素和設計步驟等作些介紹,并配發(fā)案例和評點,以解這部分教師之惑。
研究表明,學案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完善學生認知結構、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等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專家預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設計必將進入教案和學案并重的時代。厘清學案的功能和設計原則,將有助于教師設計出高水平的學案導學。
一、學案的功能
1.檢測功能。教學能否取得成功,關鍵是要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什么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而 “老師對孩子能力的估計,似乎落后兩年” (心理學家哈里斯語),學案則能克服這個弊端,幫助教師有效地洞察學生的智能現狀,了解學生學習新課前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一般情況下,學生通過自學可以學會相關知識的50%以上,通過學案的檢測,教師能發(fā)現學生 “不會”的部分,并調整教學幫助其解決;同時,通過學案的檢測,教師可以破譯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而優(yōu)化其知識建構的平臺,幫助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提高“會的部分”的百分比。
2.導航功能?!?對于學習,孩子是問路的過客?!睂W生不但希望知道到哪里去,更想知道怎么去。學案中的知識鋪墊、方法銜接、問題導引能為學生指明方向、厘清思路。學生循著學案的脈絡,能夠準確地找出知識間的本質聯系,目標明確地對接新舊知識,獨立自主地移植或刷新思想方法,實現有效的知識遷移和方法整合。
3.激趣功能。課堂教學常常存在學生來不及產生興趣就匆匆結束的現象,猶如一輛旅游車帶著他們馬不停蹄地在旅游區(qū)轉悠,根本沒有時間去了解知識的內涵,感覺就是“到此一游”。而在學案中,學生能體驗到跨越知識陌生的興奮,激發(fā)起探索知識來龍去脈的愉悅,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快感,對知識及尋找知識的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4.啟智功能。成功的課堂是有學生的智慧參與的課堂,學案則是引領學生智慧行動的計劃書。在學案富有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刺激中,學生的智慧潛能得以有效開發(fā)。在學案創(chuàng)設的討論平臺上,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可極大地迸發(fā)出來,學案也因此成為學生靈感積累的寶庫、課堂討論的活力源泉,學生的智能也在這個更大的思維背景下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5.對話功能。對話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學案能較好地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三者間多重對話的橋梁。在學案中存在著明暗兩條主線,“師本對話”是暗線,“生本對話”則是明線,暗線中滲透著教師對文本的認讀。學生潛心會文本的過程,就是師生隱性對話和思想交流的過程。
二、學案設計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學案的科學性體現在確定目標,設置問題,規(guī)范語言表達,實現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系統(tǒng)性等方面。比如,數學學案理所當然要出示數學原理,但也不能剝離歷史和邏輯,而不呈現思維過程和背景知識;為了教學的需要,可以突出解題方法和技巧,但不能完全忽視數學的實際和實際問題中的數學;學案的語言要準確、明晰、規(guī)范、科學,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比如在設計目標時不能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語言,而應用“能說出……”“會運用……解決……問題”等明確語言給出學習目標;學案還應該把相對雜亂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層次分明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文本;學案設計的情境要有現實價值和思維空間,有利于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
2.思想性原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過:“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認識那善于駕馭一切的思想。”學生把握了思想方法,就把握了課程的實質,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知識,從而切實減輕學習負擔。思想不能僅靠聽講獲得,也不是反復讀就讀得出來的,需要在對問題的琢磨中去體會、去感悟、去提煉。在設計學案的問題時,可按照“知識上直擊,方法上暗示,思維上啟迪”的策略,盡量避免在機械記憶、簡單模仿等淺層次上過多糾纏,力求以思維含量帶給學生一種知識上的激動、思維上的推動、創(chuàng)造上的沖動。
3.操作性原則。學案的文本表述要有利于引導探索,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在設計學案時,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更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同化知識的速度,增強其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使學習具有可持續(xù)性。教師還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特點以及同一年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特征,設計不同類型的文本格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閱讀、獨立思考、自我練習、自我檢查、自覺探求、能動應變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
4.情感性原則。美國著名心理學專家、學習問題專家阿姆斯特朗認為:“孩子的情感是學業(y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蓖瑯觾热莸膶W案,有沒有情感關懷,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只有把理解、關愛、移情等植入學案,學生的探索旅程才會溫暖、親切、勇敢,課堂中才會有師生精神的一致性、智慧碰撞的交互性、心靈舞蹈的自覺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學案時,情境的設置、問題的引導、知識的鋪墊都要設計精巧,既不要讓學習者感覺是施舍,又要有利于他們在自主、自信、自尊的心理基礎上進行探究,并在探索中產生“學習期待”。 另外,在學案設計中,如能展示教師自己思索和探究過程的困惑和喜悅,那么,這份真情實感的流露不但能贏得學生的信任,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開放性原則。學案的開放性包括開放的設計環(huán)境、知識內容、思維方式、實施方案。首先,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大量的相關信息沖擊著學生的心扉,其中不乏貼近學生實際而具有教學價值的資源。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價值取向,滿足其心理訴求,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媒體資源,結合學習的實際情況,靈活地編輯加工材料,生成“問題解決”的相關主題,完善學案的編制與設計,實現資源共享。這樣設計出來的學案理應成為一個產生知識的源泉,一個人性化的知識生態(tài)系統(tǒng),學生能主動參與其中,并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和生成活動。當然,在講究信息多樣性、綜合性以及強調學案的民主性、主體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教師尚須注意適度性和恰當性,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以充分發(fā)揮學案的正向效用。其次,學案的開放性還體現在它不但能激勵學生獨立思考,更能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多方向看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最后,學案不是課堂作業(yè),其完成的質量和數量也應該是開放性的,要允許部分學生跳做或不做,因此,學案的設計應該有梯度、有層次,體現立體感、人性化,使學案的運用成為一種自覺行動,而不是一種硬性任務。(作者單位:江西省余干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鄧園生
E-mail: jxjydy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