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關系到全校學生的身體健康的問題。合理安排課的運動負荷是上好體育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體育教學的任務,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與健康,因而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怎樣才算“合理安排”?
什么是體育課的運動負荷?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體育課區(qū)別于文化課的一個重要標志,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在內容上有兩個方面:一是課中練習對學生身體的影響;二是怎樣安排一次課的負荷過程。安排課的運動負荷應根據(jù)人體機能的規(guī)律和人體內部和外部適應性規(guī)律。負荷安排的合理,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身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與練習情緒,也有助于培養(yǎng)運動技能。眾所周知,影響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因素很多。教材性質不同,運動負荷不同,不同性質的按其不同方式的組合,其運動負荷也不相同,課的類型不同,由于教學任務不同,其運動負荷亦不盡相同。(見表1、2、3)
實踐證明,教學對象相同,教材性質相同,由于教學任務不同,其運動負荷亦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教材,相同的練習強度和練習量,而對教學對象不同,都同樣會引起不同的生理反應。此外氣候條件、場地設備等教學條件不同,以及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組織教法不同,運動負荷也不能相同。
了解體育課的負荷過程,這樣才能更好地安排每一次課的運動負荷,所謂體育課的負荷過程是指一堂體育課的負荷的發(fā)展變化趨勢。體育課的負荷過程不僅有生理的,還有心理的、社會的因素。生理負荷過程不外乎有四種:高峰居中型,高峰偏前型,雙高峰型,高峰偏后型。體育課的生理負荷變化根據(jù)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和參閱有關資料,認為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課的類型:新授課、復習課、考核課是體育的三種最基本和常見的類型。課的類型不同,其負荷的變化也不相同,一般新授課的負荷較小,復習課的負荷較大,考核課的負荷居中,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練習。
2) 教材的性質與數(shù)量、靜力性、力量性教材與速度性,耐力性教材的負荷應有明顯的不同。
3)學生年級、年齡及生理變化規(guī)律的制約。不同的年級、年齡是不一樣的,課的運動負荷安排也不一樣。由于年齡年級的差異,初中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以出現(xiàn)高峰居中型為宜,而高中的體育課運動負荷以出現(xiàn)雙高峰型為宜。體育教師怎樣安排課的動負荷才算合理呢?
根據(jù)我從事體育教學實踐的總結,對合理安排的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提出幾點建議,也是必須處理好的幾個具體問題。
1.正確地確定負荷性質。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先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任務正確確定運動負荷的性質。倘若是學習途中跑則安排教學手段和負荷就應保證技術學習,能夠取得最佳效果;倘若是發(fā)展跑的最高速度則跑的距離不能太短,否則處于加速度階段就不能很好完成發(fā)展最高速度的任務,任務不明確,籠統(tǒng)地提出發(fā)展跑的速度,就難以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確定負荷的性質。
2.客觀地確定練習強度,重復次數(shù)和間歇時間。練習強度要根據(jù)學生的技術水平確定。一般初中低年級學生的強度不宜太大,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提高強度。合理安排間歇時間,使肌肉工作與休息交替進行是取得良好練習效果的必要條件。間歇時間的長短應根據(jù)負荷的性質和強度以及學生的訓練水平確定。也受場地器材條件和班級學生人數(shù)的影響,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提高組織教學水平,合理分組以保證必要的練習重復次數(shù)和合理的間歇時間。
3.切實掌握不同練習強度下脈搏變化的數(shù)據(jù)材料,了解運動負荷外部數(shù)據(jù)和學生生理反應的關系及其恢復的時間。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基層體育教師都是以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變化來衡量的。學生在課中的脈搏跳動次數(shù)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認為初中生在140~160次/分為宜。高中女生140~160次/分,男生130~150次/分為宜,超過這數(shù)據(jù)運動負荷過大,少于則偏小。
4.認真研究體育課學生脈搏變化曲線的趨勢。教師如果掌握了各項教材,在一定強度下學生脈搏反應的數(shù)據(jù)就有利于了解該課脈搏變化的一般趨勢,從而有可能通過組織教學措施合理調節(jié)脈搏變化的幅度,控制負荷高峰出現(xiàn)的時間。
5.密切掌握課后的脈搏恢復情況。脈搏恢復的情況可以判斷課的總負荷是否適宜,也可以了解該負荷對學生是否有利。研究學生日常的安靜脈搏,還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對體育課運動負荷的適應情況,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提高運動負荷?!簦ㄗ髡邌挝唬航魇°~鼓中學)
□責任編輯: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