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偉
小強的父母外出打工后,小強一直跟隨爺爺生活。爺爺身體很強壯,能夠自食其力,掙的錢還時有節(jié)余。小強父母寄來的錢,爺爺一分都不舍得用,全部用來滿足小強。爺爺對小強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什么事都依著他。有時候,小強在外面惹了事回來,爺爺也從來不責怪他,還給他買喜歡的東西去哄他,自己則暗地里去找別人賠禮道歉。時間久了,在孩子心目中,錢能夠做任何事,年邁的爺爺也無所不能!小強在外面做事也開始毫無忌憚,遲到、完不成作業(yè)、惹是生非等等。終于有一天,因為伙同他人蓄意破壞學校的實驗儀器被“請”進了派出所。
小強的爺爺確實是在用全部的身心來愛著自己的孫子,但為什么換不來一個乖巧聽話,學習上進的好孩子呢?原因在于,爺爺帶著補償獨自在家的孩子的心理,把本應由孩子自己承擔的責任承擔了下來,讓孩子以為可以肆無忌憚,但最終卻是,過分的愛變成了孩子們不能承受的痛!所以,肩負著監(jiān)護責任的爺爺奶奶們要既給孩子愛,又不能代替孩子承擔他們的責任。
拒絕孩子的無理花錢要求
許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會很大方地寄回掙來的錢,不惜大量花在孩子身上。在家承擔監(jiān)護責任的爺爺奶奶也會毫不猶豫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即使是無理的要求。殊不知,這樣做對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形成是極為不利的,有可能在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里形成“金錢是萬能的”、“錢可以擺平一切”的觀念。
正確的做法是:滿足孩子正常的生活,學習開支需要;給適當的零花錢,由他自己支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花錢要求時,要耐心地解釋和分析,不粗暴地拒絕,也不隨意滿足;引導孩子根據家庭經濟狀況來控制自己的支出。
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
相信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當孩子遇到困難,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自理的能力,還會改變孩子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
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沒有做作業(yè),千萬不要幫孩子找借口。犯了錯誤要讓孩子主動承認,沒有做作業(yè)要讓孩子補起來。如果你幫孩子找借口,就可能養(yǎng)成孩子撒謊的不良習慣。
陪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
孩子的生活天地十分廣闊,但稚嫩的心靈往往需要大人的指引。如果你能在勞動之余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大大地拉近。雖然你可能看不懂孩子的作業(yè),但你如果能夠陪孩子做作業(yè),也會給他們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他努力地去完成功課。
告訴孩子要守時
很多影響人一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時候養(yǎng)成的,比如說“守時”。告訴孩子,按時上學是對老師和同學的尊重;準時赴約是對伙伴的尊重;及時回家是對家人的尊重……讓孩子養(yǎng)成守時的良好習慣。
(責編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