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安
中圖分類號:J29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3—064—02
一、北魏書法發(fā)展的歷史背景
東晉至南朝的齊梁之際。正是我國漢字字體由隸書變?yōu)檎龝?,正書又逐步推廣到普遍應用的時期。當時士大夫以簡扎相尚。其中王羲之在其不斷書寫實踐的過程中把當時流行的由隸變楷,尚未成熟的正書字體寫成了成熟流麗的正書。使書法藝術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成熟的正書字體具備八法,要寫好它比原來的隸書和不成熟的正書字體復雜得多。即如與王羲之同時的書法家庾翼也不例外。所以引起庾翼發(fā)出“家雞野雉”之憤。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直到劉宋之末,齊梁之際。寫正書的技法才被廣大執(zhí)筆者所掌握。
在實用方面,普遍通用了正書。這時在北方,正值北魏孝文帝執(zhí)政時代。字體的演變與書法藝術的提高發(fā)展,即在同一時期。其速度也是不平衡的。成熟的正書字體既在王羲之時已產生,書法藝術的提高,北朝確受南朝影響。北魏自公元四九四年,即孝文帝遷都洛陽時,推行鮮卑族漢化,與南齊通使求書,并大力吸收南方文化。隨之書法藝術也迅速提高。近年南京板橋鎮(zhèn)石閘湖晉墓中發(fā)現部分正書晉磚,與后代北魏碑相同。其后著名的北魏《張猛龍碑》,與梁貝義淵書《肖儋碑》同一年代,書法作風幾乎雷同。證明阮元《南北書派論》所說,南北書派分流,判若江河,各不相涉,并非確論。但不等于說北朝無書家,如《北史崔浩傳》載:“(崔)宏祖悅,與盧諶博學齊名,世不替業(yè)。故魏初重崔盧之書”。上述魏太武帝時建立的三碑,《東巡碑》端莊雄厚。不失為廟堂典重巨作,《華岳廟碑》筆法險勁,近開《孝文帝吊比干文》。與后代歐陽詢所寫隸書《房彥謙碑》極為相似。因北派本都脫胎于魏晉隸書,至于《嵩高靈廟碑》尤為奇肆。與著名的北魏末年《張黑女墓志》相比,前者古氣盎然,作風似乎粗獷。后者精美絕倫,體兼隸法而不嫌其古。用筆大起大落而不涉于獷。真達到了孫過庭所謂:“古不乖今,今不同的境界。細察兩碑的筆性與結宇特點,如出一手。初疑其為一人早年與暮年不同時期的作品,但考其年代,先后相隔九十余年,斷非一人手筆。其為北宋崔盧遺風之繼續(xù)發(fā)展乎?
總之,南北書宗,皆出自西晉。在當時北方因遭戰(zhàn)亂,文化的發(fā)展緩走了一步。南北相比,只有先進與保守之別。表現在書法上,字體汰除隸法愈多者愈先進,北魏從孝文帝遷落漢化后,僅四十年(公元四九四一一五三四年)。在這四十年間,急追直上南北碑版書風已由逐漸到全面的趨向統(tǒng)一。
二、北魏書法的特點
有人評書,以為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但宋人法書的主要成就,在于行書。若論正書,北魏尚意,比較恰當。
趙孟頫云:”書法以用筆為止,而結宇亦須用工”。北碑與唐碑無不講求用筆之法。所異者,唐人在講求筆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精雕細琢,置變化于法度之中,化險峻為平夷。正如孫過庭所謂“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歐陽詢書是代表唐楷中最嚴整者,但實質上最為險峻。米芾《歐陽書贊》云:“莊若對越,俊如跳躑。后學莫窺,遂趨劣?!卑莱家詾椤氨蔽河钣卸ǚǎ鴷栽?,故多變態(tài)。唐人書無定勢,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鄙踔猎谄涫诸}北魏《張黑女墓志》跋中說:“唐人守法不定,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雖褚薛未能免也“。以褚遂良晚年書之飛動變化,他一概認為矜持板刻。其為米芾所指“后學莫窺”者乎!
晚唐沈傳師負書法盛名。米芾、蔡京等皆學之。其大宇《題岳麓寺詩》,歐陽修、黃庭堅尤為稱賞。黃云:“傳師道林岳麓寺詩,字勢豪逸,真復奇倔。所恨工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王獻之)復生,不過如此?!庇诖丝芍迫藭慕艹鲎髌贩遣蝗鐤|晉二王。而傷于過分精雕細琢?!动廁Q銘》最宏逸,實晚唐人書。未加工巧。遂成絕藝。至于北魏碑的特點。即在掌握了用筆之法后,通其意而因勢利導。不如唐人之再加工精雕細琢。北碑用筆多大起大落,不重點畫之亭勻。結果則在總的原則一一符合重心的要求下,任意布置。因而多數作品如亂頭粗服,未加脂粉而出現了樸素美,即使作風比較工細者,亦不像唐碑那樣格律森嚴,在乎正中求奇,使學者難于探索。
魏碑用筆大起大落的作風,表現在執(zhí)筆遠動時,提按輕重幅度大,關鍵在下筆居高直落,迅起急收,空中運用。由于當時人們生活習慣是席地而坐,手腕自然懸空。今人學習魏碑,若對懸腕懸肘不下過一番苦功。是很難學到的。
宋人尚意,特別表現在米芾的法書。米氏自負其晚年小行楷題跋書。今傳其墨跡《題褚遂良黃絹蘭亭跋》、《題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王羲之五略帖題詩》等,可以明顯看出他大起大落的用筆作風,但其書《向太后挽詞》由于進呈之作,不敢縱筆,就化險為夷了。北魏碑之比于唐碑,即如此例。米氏曾自述其學書經驗心得,謂其晚年“入晉魏平淡”。其不稱魏晉而云晉魏,是指后魏,即北魏。宋人尚意,魏碑筆意,在北宋蘇、黃、米三家作品中。亦可領會。只是他們沒有宣泄自己學書的奧秘耳。
三、魏碑書派
康有為《廣藝舟楫》尊碑卑唐,介紹購碑,開創(chuàng)了大批碑目。其分書派為十家,十六宗。頗多牽強主觀之辭。肯定《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為崔浩書,更是武斷。其實崔浩早于魏太武帝朝被誅。焉能身死之后,為第三代皇帝(太武——文成——獻文——孝文)書碑?我生也晚,隨著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所見歷代刻石,信蓰于康氏。不敢罄其所見,作穿鑿之論,取寵視聽。旨在博觀約取,略抒一得之愚。
北魏正書的高度成就,主要在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后的四十年問。流傳及出土的大量魏碑,多數集中在河南、山東一帶,也有私人收藏原石,轉徙他地的。碑書風格雖多樣,藝術發(fā)展的總趨向都從古拙粗獷走向精勁流麗。點畫用筆,則由大幅度的輕重提按與結字的奇險放縱,共同朝平淡工整路上走。為后來隋唐書風開辟先路。但在同一時期各派之間的發(fā)展有遲有速,有的不廢其本,保留了部分古風,有的迅速發(fā)展。力求工麗,甚至有的與隋唐作風幾無大差異,如元珽夫婦倆墓志等。茲將北魏書派初步分為四類;
第一,方勁古秀的一派。如《吊比干文》,在孝文帝遷洛前十一年(太和七年)的龍門《孫秋生造象記》,書風還是粗獷的。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孝文帝在遷洛途中,經過殷比干墓,立《吊比干文碑》,追悼前賢之忠直,實勸群下之效忠,用意深長。書丹立碑,事出隆重。此碑書法,一改以前粗獷舊習,結宇寬博,用筆周到,隸法雖存,實含靈秀,不但近開東魏書風,遠啟隋《龍芷寺碑》及唐褚遂良書派。如洛陽近出元懌,元兩墓志,亦屬此派的發(fā)展,
第二,亂頭粗服的一派。其中除非刻工過分粗劣,筆意為刀鋒所掩者外,多數能看出用筆大起大落。任筆所之的作風。例如龍門《比丘法勝造象記》。前五行操筆尚未純熟,第六行第二宇“勒”起,直至終篇,用筆重處如墜石,輕處如蘭葉。初唐碑版中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筆意最為顯露,與此造象
記同一筆意,可以看出唐人書從魏碑進一步加工求細的過程。通父歐陽詢書法工巧,使初學者無從探入其門。誠如米芾所說:“后學莫窺”。通書雖不如父,但可以從通書中看出詢書從北碑演變的過程。北魏書法,受此派影響最廣,由此而發(fā)展的新面目也最多。字大至鄭道昭《云峰山觀海詩》《九仙題名》(今存五仙),小至《韓顯宗墓志》以及著名的《張猛龍碑》《賈思伯碑》等,和近代洛陽北邙山陸續(xù)出土的大量之魏宗室,暨顯宦墓志中的一部分。凡筆力沉郁,結字緊峭者都由此派滋生?!多嵨墓放c《九仙題名》同是鄭道昭筆,而《鄭文公碑》以圓筆書之。以及王遠《石門銘》之超逸不羈等,追根溯源與此派都有血緣關系。至于點畫用筆之方與圓,實際上同是一法。破方為圓是熟練之至,用行書筆意作真書,由出鋒轉為芷鋒所致。
第三,沖和靈秀的一派。舊稱《刁遵》《崔敬邕》兩墓志。《刁遵》筆勢婉轉通行書,與南朝梁《肖憺碑額》宇雖大小懸殊,結字用筆,如出一手。而北魏王實所書《龍門石窟寺碑》(一名《孝昌石窟碑》)及其碑額與其他北魏墓志,包括以前山東所出大字《百峰山五言詩》殘碑。以及洛陽出土的高猛夫婦倆墓志。用筆顧盼生姿,均同此一派。知此派亦是當時之大宗?!兜笞瘛菲鋵嵐P力較弱,因出土較早,又經包世臣等名人譽揚,因而大重于時?!洞蘧寸咧尽房坦み^分粗劣,石又早毀,拓本奇少。近代洛陽北邙新出元氏宗室墓志,此派書法有大勝于此兩志者。特別是《元澄墓志》僅存殘石二片。精勁遒麗,筆鋒轉折提按宛如墨跡,元澄為支持孝文帝遷洛,推行鮮卑漢化決策的主要宗室大臣,埋幽志石,撰書必挽當時名手,惜志殘無可見其全貌。其次是《任城王妃李氏墓志》末署“史臣茹伸敬造”姓名,靈秀舒展,更勝于《元澄墓志》志刻于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后于孝文帝遷洛僅六年,皆北魏都洛后的早期作品。與同時龍門所刻許多景明問造象記,大有文野之分??梢宰C明北魏遷洛后的先進作者,他們的文化包括書法藝術水平的躍進,是飛速的。至后于《李氏墓志》二十四年(孝明帝正光六年)的《曹望懵造象記》則靈秀之中稍加規(guī)整,又不為規(guī)矩所束縛。因此可與《元澄》《李氏》兩志共稱為北魏沖和靈秀一派的極則。
第四,貌拙實巧的一派。以《張黑女墓志》《鞠彥云墓志蓋》為代表。《張黑女》出于《嵩高靈廟碑》純屬北宗,已見前說?!毒蠌┰粕w》則受南朝劉宋《爨龍顏碑》《劉懷民墓志》一派影響,化古拙為流麗。何紹基題《張黑女墓志》謂:“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薄稄垺贰毒稀范芍^化隸通行八楷之善變者矣。
四、余論
董其昌自述其學書經驗云:“余十七歲時學書,初學顏魯公《多寶塔》,稍去之,而之鑲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學宋人,乃得其入處?!笨梢远弦詴r代風尚所限,未能注意到北碑。其實宋人行書,與北魏人正書,于“尚意“一點上,實同一轍。蘇軾詩云:“我雖不善書,曉書莫若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蘇氏所謂“不學”,不是指書法可不學而成,而是指出通曉筆意的重要。趙孟頫說得更具體:“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庇终f:“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槌糁?,朝學執(zhí)筆,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孫過庭云:“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睂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書欲通其意,首先重實踐,在這基礎上,載思載學,兩不偏廢。
初學魏碑,選碑當居首要。孫過庭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前舉《元澄殘墓志》《任城王妃李氏墓志》《曹望懵造象記》,筆意明顯,最便初學。門《比丘法勝造象記》及《張黑女墓志》因是杰作,但用筆起落幅度極大,似非初學所能仰攀。著名的《張猛龍碑》筆意為刀鋒所掩,《鄭文公碑》《石門銘》則摩崖石頑,刻工草率,初學者難于窺其筆法,至于《始平公造象記》貌似粗壯,體實靈秀,中含行收筆意。但如果不通用筆之意,學不得法,則扁鋒橫拖,寫成木刻之形,學者亦慎之。總之書學的基本藝術要求,不論何種風格面貌,必求點畫輕重分明,有立體感。因為結字可以千變萬化,而用筆原則,則“千古不易”,蓋不僅魏碑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