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春
有人說我們的教育大船出現(xiàn)了生命“存在”的精神迷失,被物質(zhì)主義、功利主義的迷霧遮住了雙眼。它正在現(xiàn)代的核動力的推動下,迅速地遠離荷爾德林所吟詠的可以“詩意地棲居”的“大地”。此話也許有些偏激,但反觀一下我們的教育,功利、浮躁的現(xiàn)象也確實比比皆是。有的學校把素質(zhì)教育理解為課堂教學外的任務,隨意不求實效地舉辦幾個特長班或興趣小組,追求唱唱跳跳的表象;有的學校口是心非,嘴上喊著素質(zhì)教育,心里想的、實際做的還是應試教育;新的課程標準頒布后,公開課上熱熱鬧鬧,自詡符合新的課程理念,常態(tài)課還是老套做法,等等。那么如何使異化的教育回歸他的本質(zhì)屬性呢?我們提出本真教育。
1營造“本真”的校園環(huán)境
學校環(huán)境應一切按照滲透有效、拒絕虛浮、適應本性的原則考慮建設,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環(huán)境是為他們服務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感到快樂、舒暢。而環(huán)境的設置又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引導學生的本性健康發(fā)展。(1)地面文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一些有益兒童身心的傳統(tǒng)游戲漸漸被遺忘,學生沉湎于電腦游戲、電視畫面之中,學校地面文化的設置,意圖重拾傳統(tǒng),讓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具體而言,一方面搜集相關兒童游戲,比如“跳房子”“丟沙包”“跳皮筋”“打彈子”等,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或水泥地上,用漆畫好“跳房子”的格子、“丟沙包”的分界線等;另一方面,清理辦公樓后面無人光顧的綠地,四分之三鋪上人造草坪,供學生滾、爬以及部分體育活動項目的開展,四分之一就是泥土地,供學生打彈子等游戲的開展。(2)墻壁文化。校園墻壁的設置應該多一些樸素的、活潑的兒童樂于參與的東西,少一些標語口號等成人認為很有內(nèi)涵而學生不明就里的東西。我們在墻壁上采用活動鏡框,定期更換。內(nèi)容可以是學生書畫、教師寄語(全校每位教師一人一句)、古詩詞句、啟迪智慧的短小美文等。少先隊定期開展趣味活動,促進學生觀看甚至自己參與設計墻壁文化。(3)設施文化。①開放書香長廊。我們在二樓連廊建成敞開式閱讀場。掛上醒目的標語:我相信看完后你會把我放回原處的。這樣的環(huán)境,解除了學生的閱讀限制,讓學生隨心閱讀;相信學生的真誠,標語提示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加上學生的自我管理,讓“書香長廊”成為陶冶學生品格的場所。②開放涂鴉天地。學校在一樓連廊立柱之間有選擇地設置黑板,并供給學生粉筆,任其隨心涂抹,每人的“作品”保留三天,把學生亂用粉筆涂抹的欲望。引導到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上。③開放草坪。我校的草坪都是對學生開放的。草坪上的草不是人工種植的,所以草種不怎么高貴,也不是十分整齊,但絕對充滿生機。一到課間,這里便成了孩子們游樂的天地。
2追尋本真的課堂教學
這些年來,我們在本真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對教學思路進行了整體反思和重構,整合“以集體智慧為支撐的基礎文案,以自主學習為基礎的預習方案,以師生合作為主體的本真課堂,以專業(yè)成長為旨歸的教學反思,以行為養(yǎng)成為目標的習慣培養(yǎng),以注重效用為導向的資源建設”,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百家湖小學實際的追求本真課堂之路。
(1)基礎文案。追尋本真課堂首先應當從備課人手,思考和探明什么才是本真意義上的備課。我們以基礎文案為載體集教師個人與集體的智慧,為課堂的高效做好充分準備。具體做法是各年級組教師首先獨立鉆研教材,搜集教育資源,對教學思路形成初步設想。利用集體備課時間,教研組老師共同研討。然后主備教師集中討論意見形成基礎文案,發(fā)放給年級組每位課任老師。在教學活動進行前,教師根據(jù)基礎文案,結(jié)合學生預習反饋情況、教師個人的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重新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在實施之后集體交流實施情況及修改意見,豐富和完善基礎文案,歸納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2)預習方案。預習方案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四個方面:“預習提示”、“我的收獲”、“我的疑問”、“我的資料”。當然,預習方案的欄目設計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科和年級的不同進行選擇和創(chuàng)造。上課前教師進行抽樣檢查,了解學生預習情況,明了學生通過預習解決了哪些問題,存在著哪些問題,并考察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對自己的教學預設進行即時性的調(diào)整,進一步明晰教學重點與難點,明了課堂教學的著力方向。新授完成后,學生對預習方案進行調(diào)整和修訂,根據(jù)自己在課堂中的所得對預習方案中的“我的收獲”加以補充和完善,同時可以提出自己在學習之后的疑惑。
(3)本真課堂。本真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在精心準備的基礎上,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充分互動和合作的課堂。我們提出本真課堂的三個具體特征:本真課堂是學生擔當主體的課堂;本真課堂是學與教都具有針對性品質(zhì)的課堂;本真課堂是開放性的課堂。
(4)教學反恩。教學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進教學行動。有效的教學反思為進一步行動注入了更加理性的成分。為此,我們要求教師不僅要進行集體性反思和個體性反思,同時要把反思獲得的理解和認識體現(xiàn)在自己的教學行動之中。教師在反恩以后需要修改基礎文案、預習設計以及課堂教學預設,有條件的可以及時在平行班教學時使用以檢查效果,并對行動結(jié)果進行進一步反思,
(5)學習習慣。我們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教師日常教學奠定了可靠的基礎,是學生有效學習和教師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前必須做好課前準備;作業(yè)時,必須檢查自己的寫字姿勢,按年段要求用筆等工具;作業(yè)訂正一律要抄題,家庭作業(yè)按時認真完成:當困惑時,可以舉手自由地提出自己疑問,等等。我們還專門制定了百家湖小學生課堂常規(guī)“三字歌”,利用易讀易記易行的三字歌反復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
(6)學習資源。資源建設是本真課堂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師生成長的重要條件。我們一方面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積累,另一方面注重資源的使用和效益。我們有分層式文化走廊。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學校在一年級到六年級的連廊上分別設置了京劇(學校特色)、童詩童謠、古詩古詞、心靈雞湯、中國驕傲、時事新聞等兒童文化小櫥窗。有流動式圖書館。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一個書架,班級根據(jù)學生特點以及閱讀取向到圖書館領取需要的圖書。有專題性資源布置??迫谓處熃M織學生根據(jù)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精心布置專題性資源。有電子資源。每個教室都配備了計算機,能隨時上網(wǎng),課堂上,課堂下,老師、學生都能隨需要查找相關學習資料。
我們在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應用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并努力使得資源便利學生的使用。學生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他們在資源建設中的作用不僅僅表現(xiàn)為資源的使用者和消費者,而且還應當表現(xiàn)為資源的建設者和創(chuàng)生者。我們正在逐步把資源建設由教師主建轉(zhuǎn)變?yōu)閹熒步?,不僅僅培育學生利用資源的意識和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建設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3涵育本真的教研文化
目前,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課題,而且每年都會涌
現(xiàn)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能推廣應用的不是很多。我們努力涵育的是真實的、校本的和尊重的教研文化。
(1)本真的教學研究首先是真實的。所謂真實的研究。就是在教學研究上尋找看起來很小很平常卻又是焦點集中并且有益的問題,也就是教學中的真問題進行研究。比如數(shù)學教師在一起討論研究認為,學生的計算和數(shù)學實際應用中有些錯誤是普遍的,而且是帶有一定規(guī)律的,于是老師們一段時間的教學研究就是致力于學生普遍錯題的收集。收集后怎么辦?一開始老師把它作為警醒自己教學的路標,遇到這樣的題目,對學生是反復叮嚀,生怕出錯,結(jié)果還是錯誤不少。這本錯題集,也象征著教師的苦惱與煩躁。后來展開學習,他們從神經(jīng)學的研究成果中知道,面對錯誤時,成功的學生能比他們的同學產(chǎn)生更多的大腦生長激素。當錯誤被當作學習機會時,大腦化學物質(zhì)變得更加有益。大腦化學物質(zhì)成分的改變會增加學生進行自省和向更高成就邁進的機會。當學生感到犯錯誤是不合格、缺乏能力或?qū)W習差的標志時,會有更多引起壓力的物質(zhì)在身體、大腦中產(chǎn)生。這不僅會阻礙學生進行自我更正,還會導致學生喪失信心,學習成績下降。老師們認為,以前只關注了題目做得對不對,根本沒把學生的心理認真思考。于是錯題集變成了“學習機會指南”,課堂上責怪學生犯錯的聲音少了,老師們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錯誤的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讓他們在糾錯的過程中不僅掌握知識而且獲得學習的信心。原來只是搜集錯誤,現(xiàn)在正研究如何把錯誤化作學習的機會。
(2)本真的教學研究是校本的。校本研究是密切結(jié)合學校工作實際,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一種教育研究活動。我們倡導的本真的教學研究中的校本是想研究者(我校教師)根據(jù)自己所任學科教學或教育的特點,結(jié)合我校實際開展研究。研究的內(nèi)容既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又可形成我校某一方面的特色。比如學校四位美術教師有三位學過國畫,小學美術教材中也有關于國畫的基礎知識,在教學中他們也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對這部分內(nèi)容感興趣,于是他們先從興趣小組開始,以后把兒童水墨的有關內(nèi)容滲透到各個年級,經(jīng)過兩年的研究,終于編成我校兒童水墨校本教材,這學期美術教研組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感受水墨情韻”為主題進行了課堂教學、興趣班活動的展示,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地運用著毛筆、宣紙、墨汁和顏料,兒童豐富的想象力躍然紙上。活動得到了市教研室領導、美術特級教師以及同行的一致贊揚,認為我校兒童水墨已初具特色。還有體育教師把我校已具備的特色少兒京劇引入“陽光鍛煉一小時”活動,問他們?yōu)槭裁?,回答是?jīng)過充分研究和論證的,京劇不僅是一種藝術,更有健身的效果,唱腔可以增加肺活量,手眼身法步可挺拔軀干,具有神采奕奕的美感,等等。
(3)本真的教學研究還應該是尊重的。在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我們強調(diào)尊重,是要求教師實事求是,杜絕炫耀浮躁。比如一堂研究課上完,以前是不管對教學內(nèi)容熟悉與否,不管對教師教學思路了解與否,就是你認為怎樣,他認為怎樣,眾說紛紜,似乎教研氣氛很濃,其實很容易導致教學研究的膚淺低效,甚至挫傷作課教師的自尊與積極性。我們提倡提前介入,上課之前聽課者要了解教材,最好能了解教者的思路,研究之前要聽取教者的簡要介紹,就教者的目標以及采取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討論,避免盲目和隨意。我們覺得讓教者先講述是尊重,有準備、有針對性地研究更是對別人的尊重。
教師有自己的思想和教學風格更應受到尊重。我們在提前介入的過程中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是你說的認為很符合課程改革的教學思路往往不一定會被別的老師接受。曾經(jīng)一位老師參加教學競賽,我們教研組集體出謀劃策,提出讓學生按教學環(huán)節(jié)實行自動化,到什么環(huán)節(jié)學生干什么,不要老師多說。提高課堂效率。可這位老師說,這樣課堂似乎比較呆板,不適合她的以趣引讀的課堂教學風格。大家便一起按照她的設想進一步修正完善。結(jié)果她的課堂教學十分出色,獲得市一等獎。教學研究時。每個人都應該真正地把“尊重”二字牢記在心里。并落實在行動上。只有這樣,教研的“以人為本”才不會變成一句空話。
4提高“本真”的教育質(zhì)量
(1)理直氣壯,不斷提高學科教學質(zhì)量。按規(guī)定開齊開足學科課程,追尋本真課堂,提高四十分鐘的效率。注意在檢測中發(fā)現(xiàn)薄弱學科,并采取具體措施:認真分析學生基礎狀況,教師對每個學生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制定各類學生轉(zhuǎn)化措施,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質(zhì)量提高;學科教師主動爭取班主任及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學校協(xié)調(diào)時間,供弱勢學科查漏補缺;學校領導不斷深入課堂,與教師共圖提高策略;對輕負擔高效率的學科教師給予獎勵。
(2)正視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一方面注重大面積提高學科教學質(zhì)量,一方面注意學生的興趣特長,積極鼓勵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我們改革三好學生評選制度,設立學科單項獎,只要某個同學在某一學科或某一方面表現(xiàn)突出,期末便給予獎勵,獲單項獎勵超過一定數(shù)量的為全優(yōu)獎。創(chuàng)刊《本真田園》,重點展示學生活動以及學生各方面的成果。成立藝術中心。學校成立京劇團、舞蹈團、管樂團、陶藝館和書畫館,分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學生,進行輔導,培養(yǎng)其特長。設立兒童文化節(jié)。按學年設置:兒童歌曲演唱、童話童謠創(chuàng)作、美詩文誦讀、集體游戲展示、創(chuàng)造發(fā)明展示、我的絕活展示、健體項目展示等。選擇適合兒童本性特點的項目,引導學生自由發(fā)展,力圖在孩子發(fā)展的不均衡期,以其長項帶動弱項,逐漸向均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