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杉
2008年5月12日,我正在成都參加中英項目西南四省區(qū)寄宿制中學的工作會議。地震發(fā)生時,我們正在二層會議室熱烈討論。很短的時間內(nèi),集體的思維迅速地流動:風的吹動?房屋修建?再清楚地鎖定是地震。我看到屋里的花盆猛烈地搖動,剛倒好的咖啡灑了滿桌子。
我倒是出奇地冷靜,收拾電腦,和大家一起快速往外疏散。跑到屋外的停車場時,看到大地在移動,汽車上下顛簸,這時,我的腳開始發(fā)軟,心也開始不踏實。
之后的25小時,我們和成都人民一起經(jīng)歷地震。從最初的激動緊張,到平靜達觀,再到焦慮恐慌。那個夜晚和白天,我們和數(shù)萬成都市民一起露宿街頭,后半夜開始下雨,且越下越大。
我們試圖用繼續(xù)工作來緩解緊張。但賓館不斷發(fā)出命令讓我們離開房屋,我們的會議不斷被中斷。大多數(shù)時間,我們是幾個人撐一把傘,站在越來越大的雨中。簡單的食物也很難再有保證。在一天一夜無睡少吃后,參會人員很難再將精力拉回研究本身。再堅持在成都,我們將給四川的同志帶來更大的困擾。經(jīng)國家項目辦、英國劍橋教育咨詢公司的批準,在地震后的第25個小時,我們決定中斷這次會議,取道重慶,返回各地。
從做出會議中止的決定開始,解脫和恐慌同時襲來,還有前所未有的疲倦。我感到地殼是軟的,不知是地在搖,還是腳在顫,或者是心在動(在此次地震后的24小時里,據(jù)說有近三千次余震)。在離開成都的車上,我真正睡著了。事實證明,離開成都、取道重慶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每一個參會者都平安順利地回到了家。
地震的噩夢似乎留在了身后。
這次地震的重災區(qū)綿陽是我的老家,留在家鄉(xiāng)的親人并無人員受傷,房屋有輕微受損,但并無大礙。北川、汶川、平武、都江堰等重災區(qū),在過去的工作中,我都去過數(shù)次。那個區(qū)域,一邊是高聳的群山,一邊是奔騰的岷江,中間是崎嶇的道路,夏天常有泥石流發(fā)生,艱苦的地理環(huán)境與奇美的自然風光相映。在所涉及的地帶,有原始森林,有豐沛的水資源,有草甸,有金礦,有羌、藏、回等民族兄弟,還有國家三線建設的重要工廠,有一些秘密的軍事基地、科研基地……我過去的同事們,也都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時發(fā)來短信,告知災情。
四川在哭泣,哭泣的卻不僅是四川。如果人類更能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不過度砍伐森林,不過度開發(fā)水資源,不在長江上游修建那么多水庫,也許會有所緩解?四川應檢討將自己定位為能源豐富型省份這一發(fā)展戰(zhàn)略。不學習傾聽地球的聲音,所付出的代價是數(shù)萬人葬身山體之下;希望真正能尊重自然的聲音并修正自己的行為,不再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這次地震中,自然倒塌的房屋中,中小學的校舍質(zhì)量問題被凸顯出來。我正在從事寄宿制中學改進研究,希望未來能將這一點充分落實其中。對于家鄉(xiāng),這是我現(xiàn)在所能做的最切實的事情。
天佑四川,天佑人類,天佑地球。
這是5月15日清晨,回到北京后,我用電子郵件告諸師友的平安信。
直至今日,我都不能釋懷:我有最便利的地理位置,卻選擇了迅速地“離開”而不是更進一步地“進入”。當我站在大雨中,為自己和同伴鼓勁時,成都的出租車司機正自發(fā)地趕往都江堰;我在撤離的汽車上昏昏沉睡時,塌陷房屋下的很多孩子還在期待與堅持;就在我寫這封信的清晨,企業(yè)家陳光標組織了一支120人、60輛工程車的救災隊伍,千里大救援,已經(jīng)從江蘇抵達了都江堰;而我的一些從事心理與社工專業(yè)的朋友,也在災區(qū)開放的第一時間,迅速前往,用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精神服務社會。
我清醒地認識到,在危機情境中,我不是一個有大能的人,也不是一個有大勇的人,雖可以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仍然堅持于自己的責任與崗位,卻缺乏敏感于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我認識到“不添亂”就是最大的“支持”,卻缺乏決然舍身、投入其中的行動能力。我只是一個會被感動且尚有懺悔意識的普通人。
此后一年,因為聯(lián)合國兒基會災區(qū)“兒童友好家園”的監(jiān)測工作,我數(shù)度深入災區(qū),但有一道坎,我一直沒能邁過:我盡量回避與喪親者有深入的話題?!芭c哀哭的人同哭”,我可以做到“同情共理”,但“感同身受”——這一層面卻因為我當時身體的撤離而大打折扣。我用認真而謹慎的工作來舒緩復雜的心理:從最初的疼痛與內(nèi)疚,到愛與信心的重建。
在大災難前,所凸顯的不是作為“個體”的人,而是作為“類”的人。日常的家庭組織、親情連帶可能被殘酷地擊毀與切斷,個人習焉不覺的生活方式、生活空間以及生命規(guī)劃可能被強力不容分辯地改寫,在自然的震怒面前,人、人群需要以“類”的形式完成新的團結與凝聚,而這凝聚的基石是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有兩個基本層次:一是微觀層次(又稱為個體/外在層次)的社會資本,它是一種嵌入于個人行動者社會網(wǎng)絡中的資源,產(chǎn)生于行動者的外在的社會關系,其功能在于幫助行動者獲得更多的外部資源;另一種是宏觀層面(又稱集體/內(nèi)在層次)的社會資本,它在群體中表現(xiàn)為規(guī)范、信任和網(wǎng)絡聯(lián)系的特征,這些特征形成于行動者內(nèi)部關系,其功能在于提升群體的集體行動水平。在個人層面的社會資本,可以體現(xiàn)為你能借助的關系是什么,你能占有的資源是什么;而集體層面的社會資本,體現(xiàn)為你的貢獻有多少,你的奉獻有多少。此處的社會資本不同于經(jīng)濟資本,它非“消耗”即“枯竭”,而是“枯竭”于“不用”。經(jīng)濟資本的大小在于“占用”的多少,而社會資本的厚薄在于“貢獻”的多少。社會資本不是建立在指令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礎上。社區(qū)成員們達成一致有這樣三個目的:關照自己,關照彼此,關照這個地方。
大地震在摧毀個人層面的社會資本的同時,又用新的方式建設著集體的社會資本。學校正是營建社會資本最有力的機構。關于災區(qū)的報道中,我興趣最厚的是一場“凱旋的撤離”[1],北川劉漢希望小學的483名學生和27名教師“一個也沒有少”。沒有野外生存經(jīng)驗的教師用樹枝、竹子和彩布條搭起了帳篷,幾百名學生緊緊擠靠在帳篷里。幾名女教師把膽小的孩子集中在自己身邊,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張開雙臂護住他們;男教師們則頭頂著塑料布和樹葉,在帳篷周圍站崗。經(jīng)過一夜之后,8名教師和尚未被家長領走的71名學生決定轉(zhuǎn)移。這支特殊的隊伍出現(xiàn)在崇山峻嶺間的森林里,地震破壞了山體,到處都是裂縫、滾落的石頭和倒下的樹木。幾名武警戰(zhàn)士在前面開路,8名教師分別在隊伍前方、中間和最后,生怕不小心落下一個人。雨越下越大,不時有余震發(fā)生。農(nóng)村孩子表現(xiàn)出極高的忍耐力,就連學前班最小的一個5歲男孩,鞋子掉了之后,也堅持光著腳走到了目的地;所有的學生都是餓著肚子在行進。經(jīng)過6個小時的艱難跋涉,這支隊伍翻越了三座大山和原始森林,終于撤離了“死亡地帶”??h長經(jīng)大忠得知劉漢希望小學的師生逃了出來,第一句話就問:“你們還有多少人活著?”當聽說510名師生一個都沒有少時,經(jīng)大忠驚呆了,流著淚不斷地說:“好!好!好!活著就好,活著就好?!薄@是一個普通群體求生的意志,對生命的愛,對職責的忠誠,以及內(nèi)心的善良與堅持的故事。
同樣值得尊敬的人物還有桑棗中學“矮矮、胖胖”的校長葉志平[2],因為學校有危樓,所以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逃生“訓練”。這個校長心細到明確每個教師的位置:各層樓梯的拐彎處,因為娃娃在這里容易摔倒。大地震時,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單位站好,用時1分36秒。葉校長沖進學校,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挨得緊緊地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學樓。8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樓。大地震后,他們把孩子們送到家長面前:娃娃連汗毛都沒有傷一根兒?!@是一個關于責任的故事。
我想,這些故事拍成電影一定非常好看。悲中有喜,含淚帶笑,戲謔如同標點符號,點綴其間,讓莊重靜穆的主題變得妙趣橫生。這些故事有人性的豐滿,具備成為偉大的戲劇的條件。這些故事本身就是偉大的作品,是中國師生在大災難前,用平實的言行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偉大經(jīng)典。
社會資本的建設還在于一個“大社會”正在形成,我們正在探索由一個大政府的時代向大公民的時代的過渡。地震后,汽車系著綠絲帶,繁忙地穿梭于城市中,此間的情誼也到處傳遞。在全社會的捐贈中,我們不僅看到富人與知名者的大額捐贈,更看到窮人與無名者的捐贈,他們的價值一點都不遜于前者。財富有不同的類型,對于“物”與“錢”的財富,也許我們可以提倡分享,“財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陳光標語)。物與財?shù)木栀浭墙⒃凇俺湓!薄瞿愕男枰幕A上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財富:關心、惦記與同情,這種財富的積累是建立在“給予”的基礎上的,給予的越多,積累的越多,社會資本越豐厚。
在綿陽希望九洲的志愿者團體中,他們堅持用一條藍絲帶維系志愿者:老志愿者離開時,將藍絲帶系于接替的新志愿者手腕上,同時將他未完成的工作、不能割舍的惦記傳遞給下一任。志愿者個體是流動的,但志愿者群體卻是穩(wěn)定的。我們有著最豐富、充裕的志愿者隊伍,他們絕非簡單的人力資本,他們在走出自己、走向他人的同時,復蘇這個社會“鄰里守望、民間互助”的記憶,積累這個社會新的智慧資本與精神資本。
西方社會有政治家提議,在一個強大的社區(qū)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有一種服務的意識,奉獻十分之一的時間去做志愿工作或義工。超過50%的美國人每周至少在某個志愿組織、教會和社區(qū)中做4小時的義工。有人提議2008年應該成為“中國的志愿者元年”。藍絲帶如同醒目的坐標,手拉手,群的力量在形成,勾勒出大社會的輪廓:在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社會部門正在形成。政府建立在權力的服從上,市場建立在利益的交換上,而社會部門則建立在給予的奉獻中。這是中國社會新的情感連帶,也如一場春雨滋潤著日漸干枯浮躁的民眾心靈。
社會資本建設的最根本處,不在于自上而下的命令,也不在于自外而內(nèi)的輸入,而在于社區(qū)民眾的日常生活的堅實中,在于其千百年所形成的文化歷史與智慧中。因此,我們還應該有足夠的細膩與耐心,體察并陪伴具體個人的復蘇與康健。2008年11月中旬,在北川的永新板房安置點,縣婦聯(lián)的母主席告訴我們:相比較簡單的錢與物的捐贈,我們更需要“有事情做”:如果有可能提供毛線,并找到毛衣的銷路,那么,失去孩子的母親,沒有丈夫的妻子,可能找到事情做。——在專注、單純的編織毛衣中,或許可以暫時作別傷痛。羌族女性心靈手巧,羌繡是活著的具有靈性的景觀,是千年來,在大山大川深處,堅毅沉樸、驍勇善戰(zhàn)的羌民族在精神上開出的奇麗且溫柔的“花兒”,如果能打開羌繡的市場,她們——柔弱而堅強的羌族女性,在民族精神的繼承與創(chuàng)造中,或許能找到支撐其超越當下困窘、超越個體悲喜的力量。
“兒童友好家園”正是這樣的一個嘗試,置身于社區(qū)中間,讓兒童在游戲與合作中,重新綻放笑容,點燃社區(qū)的希望,締結新的社會網(wǎng)絡。在可見的未來,它有可能轉(zhuǎn)型為“社區(qū)友好中心”,在疏離的個體、蛋殼般封閉的家庭、差序格局般親疏有致的家族外形成一個公共場域——互助、分享,共同的創(chuàng)造。
災區(qū)重建更美好,這是地震災區(qū)的政情民意。更好、更結實的房子正在拔地而起,規(guī)劃更科學、功能更完善的居住區(qū)正在成形。災區(qū)重建最重要的基石是社會資本,這一資本緣起于人心的善良與純正,積累于人性的豐厚、無私與奉獻,體現(xiàn)于對崗位與責任的堅守與忠誠,成就于社會信任與社會規(guī)范的確立。
從此意義上來說,這一場重建不僅在地震災區(qū),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如果有“得勝”,那絕不是針對自然,而是在我們的內(nèi)心,在我們的社群中,重新喚起新的社會信任與社會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劉漢希望小學:師生一個都不少[EB/OL].http://teach.scol.com.cn/html/2008/06/010012_647996.shtml.
[2]一個校長創(chuàng)造的抗震奇跡[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7291599.html.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王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