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強華
陸金芳老師在教學中把握新課程理念的落實,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為他們創(chuàng)設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生樂于參與、勇于表現(xiàn),整個教學活動做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她的課堂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是一個很成功的課改課堂教學的典范。主要凸顯了以下幾個亮點:
一、教學目標多維化。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體包括五方面的內容:(1)語言知識;(2)語言技能;(3)情感態(tài)度;(4)學習策略;(5)文化意識。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注重了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學習策略的滲透,為激勵學生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教學過程多樣化。首先,教學內容多樣化。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技能的訓練,既有聽和說的訓練也有讀的訓練,并且各項內容的時間及順序安排合理。其次,教學活動多樣化。不同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活動形式出現(xiàn),有全班的集體活動,又有小組、兩人和個人的活動。再者就是教學媒介的多樣化。既用了黑板、粉筆,又用了錄音機和電腦,充分發(fā)揮了各種媒介的優(yōu)勢,全方位調動了學生的感官。
三、教師蘊藏親和力。教師在課堂上教態(tài)自然、大方,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tài)度熱情,笑容可掬,極富有感染力,駕馭課堂和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能力強、方式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走近學生、尊重學生和關愛學生,不但傳授了知識、訓練了技能,而且還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心與心的情感溝通與交流,學習過程成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表現(xiàn)出自信,這是教師的教學成果,也體現(xiàn)了課改的成果。
四、學生進發(fā)創(chuàng)造力。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運用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和自主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習得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想象力、表演才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平臺,講臺成了學生表演和創(chuàng)造的舞臺。
五、教學富有成效。在40分鐘的課堂活動中,一方面,學生積極參與了各項活動,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得輕松愉快;另一方面,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較好地完成了知識、能力、策略、思想情操等方面的教學目標。
總之,陸老師授課,教學目標明確,引入自然,教學設計板塊清晰;展現(xiàn)新的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教學過程過渡自然,教師語言精確簡練、風趣、有激情,形和神恰到好處;知識點的落實到位,給學生的任務難易度合適,所選材料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任務的層次逐漸加深,體現(xiàn)了合作與探索,思想教育滲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教學效果顯著。
(責編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