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湘萍
班主任對一個13歲的未成年人的“過失行為”,未在辦公室個別了解事情經(jīng)過,而是抓住學生的所謂“自供恐嚇”,直接在公開場合采取批評教育,有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粗暴之嫌。
班主任3份陳述反映的事件經(jīng)過
班主任所呈現(xiàn)的邏輯是,老師的批評教育是盡一個教師和班主任的職責,沒有不當,事件背后另有隱情,與當事學生父母有關。
從班主任呈現(xiàn)的事件經(jīng)過應該考慮的問題
1、青少年自殺如果源于相近年齡的人際關系,較常見涉及欺負、群體壓力,兩個同齡孩子之間的矛盾極少直接誘發(fā)自殺事件,而且根據(jù)班主任對現(xiàn)象的描述,當事學生在矛盾關系中處于強勢,因此不可能構成自殺的直接原因。
2、當事學生回家留下遺書后才發(fā)生悲劇,可以形成的推測是,導致事件的不是即時性原因,而是某種巨大的壓力,以當事學生幼小的心靈判斷無法獲得可能的解決,才會作出極端的選擇。
3、事發(fā)當天,班主任針對當事學生的不當表現(xiàn),至少有3次批評教育:上午在辦公室、下午在教室個別談話、下午在教室的“未點名批評”,且有引起當事學生的哭泣情緒反應。因此,事發(fā)當天在學校發(fā)生的事,不能形成班主任與事件發(fā)生完全無關的結(jié)論。
4、班主任與當事學生的個別談話,不論是否聲音很輕,也不論其他學生是否聽見,因為在教室的環(huán)境,對當事學生構成了教師權威和群體雙重壓力是必然的。
班主任實施教育疏忽的問題
從班主任提供的陳述,可以明顯看到班主任在對未成年人批評教育時疏忽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1、開始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情緒體驗細膩而敏感,老師的批評尤其是當眾批評會對一些敏感的孩子造成較大心理壓力。
2、青少年情緒波動較大,行為變化也可能較大,大多數(shù)情況下,青少年對自己行為的意義、后果缺乏清醒的認知,因此偶爾的過失與品行問題有著巨大距離。班主任在陳述中表述“讓我感到震驚與意外的是,黃一馨親口承認她的確對Y進行過恐嚇,我一下子覺得,站在我眼前的不是平時那個陽光的、充滿正義感的黃一馨了”,與一個有著17年教齡的教師應該具有的對青少年心理特點的了解不符。
3、班主任對一個13歲的未成年人的“過失行為”,未在辦公室個別了解事情經(jīng)過,而是抓住學生的所謂“自供恐嚇”,直接在公開場合采取批評教育,有教育方法過于簡單粗暴之嫌。
對事件處理的建議
這是一個悲劇事件,所有的人包括教師、父母都為這一事件感到悲傷。應該說,教師和父母對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不應該懷疑任何人從一開始就對孩子存有置之于死地的動機。
孩子已經(jīng)逝去,她的行為應該是對成人的抗爭和否定,活著的成人們,是否能夠從這一不幸的事件中有所感悟?
建議學校聘請危機處理專家,讓教師和家長一起送別孩子,就像她生前教師和家長共同為了她的成長嘔心瀝血一樣。
學校應對黃一馨同學所在班級全體學生實施團體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