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青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學習中,學生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一般以閱讀為基礎,聽話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閱讀來促進。作為語文能力基石的閱讀,如果僅僅靠有限的課文,那只能是杯水車薪。學生單從課文獲得的信息遠遠不能滿足于分析問題及表達的需要,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目標后,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文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梢?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很重要。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課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它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高效活躍的閱讀教學課堂,一定會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若恒久堅持,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課程改革的許多新理念給語文閱讀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閱讀課堂開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躍、開放。堅冰打破,千帆競發(fā),這無疑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進步。但熱鬧語文課堂的背后我們也不容忽視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否則閱讀課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發(fā)揮不了它在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理
念下的閱讀課教學有以下幾個問題特別值得關注,現(xiàn)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或補充。
一、要關注學生興趣激活
興趣決定閱讀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設計一點精美的導語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我們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間都還給學生而放棄這一有生命力的東西。當然僅這一點激趣還遠遠不夠,初中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練幽默,并適當輔之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學生,經(jīng)常性地讓學生品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變式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要靈活多變等。總之,教師要能調(diào)控課堂節(jié)奏和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tài)下完成閱讀任務。
二、要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首先是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即在學生閱讀文本時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和經(jīng)驗。如學生學習《鄉(xiāng)愁》時讓學生談談離愁別緒,積累古詩文中離別的佳句;學習《春》時讓學生回味春天,用語言和畫面描繪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復朗讀,在讀中形成對文本內(nèi)容的大致了解,特別是精彩語段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再次是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這時,即使是學生的認識有偏頗之處,教師只能引導,不能輕易否認,不能用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評價。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不會破壞,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會不斷提高。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社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戲不好看,那請想想“我”熱衷看戲的真實原因可能是什么?問題一出來,答案可謂層出不窮,有的說是熱衷自由,有的說是追求刺激,有的說是賞夜景,有的說是看熱鬧……我對這些答案給了肯定、給了鼓勵、也給了引導,最后明確看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戲的那一份輕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愛、那一份美麗。學生在暢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認同、得到了提高。
三、要關注學生基礎積累
古語說得好: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沒有必要的積累談深層次的閱讀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字詞句的理解與積累,一定要關注精彩語段和名篇的背誦默寫,也一定要關注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
四、是要關注學生語言探究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但不容忽視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在強調(diào)人文的同時必須更
多地強調(diào)語言的探究。語言探究也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是什么和為什么之上,而是讓學生探討內(nèi)容是用什么語言表達的,為什么用這種語言表達。如學生學習《紫藤蘿瀑布》時,學生很輕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寫的是紫藤蘿的外形和神態(tài),這時教師引導探討:這些描寫語言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學生通過探討發(fā)現(xiàn)這段語言很生動,主要是采用了生動的詞語和多種修辭手法、調(diào)動了人的多種感官,這樣寫一是抓住了紫藤蘿的形象特點,二是烘托了人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我相信長期這樣堅持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一定會不斷的提高。
五、要關注學生寫作積累
學生閱讀文章一是為了開闊視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習得寫作經(jīng)驗。因此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時教師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學習借鑒作家的寫作技巧,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寫作訓練。這一點人教版語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認為還很不夠,教師還需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設計,當然這些訓練一定要落到實處,可讓學生當堂展示,也可作為課外訓練,評價方式靈活多樣,自評、互評、點評結合。
閱讀教學可探討的問題很多,我在這里僅僅是就當前最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談了一點膚淺的認識,目的是拋磚引玉,我堅信:有你我他的共同參與,活化新知,尊重傳統(tǒng),我們一定會迎來閱讀教學的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