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長城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漸趨深入,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費問題尤其重要。因為,消費作為人類日?;纳顑?nèi)容之一,它具有倫理意蘊,即人們以怎樣的消費觀念才能幸福的生活?特別是對當代的在校大學生而言,他們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其消費觀與社會同齡人既有相同也有相異之處。同時,他們屬同齡人中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較好的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對同齡人具有表率與示范作用。因此,重視大學生的消費,不僅有益于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能為社會同齡人的消費提供良好導引與示范作用,從而提高其生活幸福的滿意度。這就要求大學生應當吸收借鑒人類有益的消費思想,遵循相應的倫理原則,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一、合理原則
現(xiàn)在,在校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呈現(xiàn)出多元化態(tài)勢。他們的消費除基本的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支出外,還包括電腦消費、通訊消費等項目性消費。對大多數(shù)大學生而言,其生活范圍是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的“位移”。因此,社會閱歷不豐富,且過去大多是在父母(或親友)的庇護下成長。于是,對大多數(shù)大學生而言,進入大學,才真正意味著他們獨立生活的起步,才真正擁有了消費的“自主權”。學生在校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所以除了正常的生活外,應該以“學習為先”、“學習為重”。此外,眾所周知,大學生消費的經(jīng)費來源的主渠道是大學生個體家庭的“定期劃撥”。只有少數(shù)學生的經(jīng)濟來源于自己的“創(chuàng)收”(如獎學金、勤工儉學等收益)。就時間的合理性而言,應注重時間段上的可持續(xù)性,適當留有資金余地。
二、適度原則
縱觀中西方消費倫理思想的發(fā)展軌跡,消費適度是中外思想家所公認的原則。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應以“中道”的原則來指導消費,也即適度消費;中國古代的儒家認為過渡消費會導致奢侈揮霍,社會風氣的敗壞及人格的墮落。對大學生而言,“適度”不僅是消費應遵循的一種原則,也應視為對消費的一種導向。要求大學生把握好消費的“度”。此處的“度”,有兩層含義:其一,就是要求大學生應掌握一定的消費常識,弄清消費的目的,不應懷有“異己的、虛假的消費”,對生活的幸福滿意度的把握;其二,弄清消費方式的邊界崇尚“需要性的消費”,反對“需求性的消費”。我國學者萬俊人在其所著的《道德之維》一書中將消費理解為“需要性的消費”和“需求性的消費”并指出:“基于需要的消費不僅有經(jīng)濟的合理性,而且也有其道德正當性;而基于欲望的消費卻缺乏這兩種價值證明的支持,因而被視為非理性的和不正當?shù)南M行為?!币源硕?鑒于大學生屬于經(jīng)濟不獨立群體,算不上“享受族”,在消費方式上更不能為“需求性的消費”,消費應符合群體態(tài)位。因此,大學生的消費決不能受社會消費的影響,跟風消費“人前顯貴”,過分迷戀和追求名牌與時尚。
三、健康文明原則
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健康是一種過程,心里與社會適應都臻于完滿的狀態(tài)。健康消費直接對抗的是病態(tài)消費?,F(xiàn)在,有的大學生,尤其是女性為了留住美麗的容顏,不惜花“重金”購買多種保健食品,反而對常規(guī)的食品攝入過少,這樣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同時有資料表明,現(xiàn)在大學生在寒暑假期間過多的選擇去整形整容醫(yī)院將自己修理成美人。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為了將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可是大學生卻忽略了社會用人的標準德才兼?zhèn)?并非“才貌雙全”,況且社會并不提倡這種矯揉造作的人工美??梢哉f,大學生的消費中滲透有“病態(tài)”的元素,這種觀念亟待轉變。同時,如前所述,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的素質相對較好的群體,因此,他們的消費應著眼于全面提升人的素質,讓自己不僅成為具有享受物質文明的人,還應成為是具有內(nèi)在氣質的人。
四、節(jié)儉原則
崇尚節(jié)儉,是中國傳統(tǒng)消費的主導價值觀念,如:墨家墨子把“節(jié)用”作為自己學說的一面旗幟,認為“儉節(jié)則昌,淫逸則亡”;儒家提倡“節(jié)儉”,兼有德性修養(yǎng)之意,斷言“儉可養(yǎng)德,儉以養(yǎng)廉”??鬃又鲝垪壣萑€,荀子訓誡人們應“身貴而愈恭,家富而愈儉?!庇纱瞬浑y看出,節(jié)儉不僅杜絕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且可以培養(yǎng)歷練一個人的道德意志。在我國正在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倡導下,節(jié)儉已是我國大力提倡的一種社會公德,并且節(jié)儉歷來是中華民族倡導的一種生活美德。作為大學生,更應響應國家的號召,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消費中踐行節(jié)儉。
總之,大學生應該立足于自身的“經(jīng)濟實力”充分發(fā)揮每一分錢的最大效益,做到精打細算,通盤考慮,合理計劃,本著“合理、適度、健康文明、節(jié)儉”的原則,有效分解消費欲望,細化消費項目,提升理財能力,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促進自我的健康成長,多為社會同齡人提供正確的消費觀念導引,在青年人中開創(chuàng)消費和諧文明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