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落
當年看《泰坦尼克號》,萬分遺憾地想,如果杰克和露絲沒有分開,而是最終生活在了一起,會怎樣?
這個問題終于有了答案。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電影《革命之路》,兩人扮演一對上世紀五十年代郊區(qū)小區(qū)里的年輕夫妻,旁人眼里他們是神仙眷侶,是榜樣,其實他們整日爭吵、互相指責,射向?qū)Ψ降拿恳痪湓?,都像血滴子,務必取人首級而后快,簡直像劉震云小說《一地雞毛》里的兩口子,本來一個是“靜靜的、眉清目秀的姑娘。打扮不時髦,卻很干凈。頭發(fā)長長的”,另一個是曾經(jīng)挑燈夜讀的有志青年。生活在一起沒幾年,一個變成“愛嘮叨、不梳頭、還學會夜里偷水的家庭婦女”,另一個成天為調(diào)工作、家鄉(xiāng)來人、孩子進幼兒園諸事奔命。當然,電影里的夫妻倆遠沒有這么寒酸,但杰克和露絲若沒分開,下場不外如此。
為什么?因為,當日在泰坦尼克號上,他們中間有個天大的障礙,這個障礙開始是門第差異,是“君知妾有夫”,后來甚至擴大到生與死,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這一堆無法逾越的障礙上,全部精力,都用來克服這些障礙。障礙像外來的病毒,激起了免疫覺醒,愛因此來得格外狂熱,這艱辛的過程轉(zhuǎn)移了當事人對彼此的審視,促使本來陌生的當事人迅速結成同盟,克服障礙所付出的人類勞動,更使得這愛增值,是障礙使他們愛上了對方,甚至有可能,他們只是愛上了障礙。而在那恬靜的“革命之路”小區(qū)里,障礙不存,愛將焉附,當外在的障礙全部消失,彼此就成了障礙,起初的熱情紛紛剝落后,只剩一地雞毛。
例子眾多。當年,初出道的林憶蓮和陳輝虹熱戀,他們中間的障礙,是各自的追求者、未曾成就的事業(yè),以及自身那沒有耗盡的欲望,20年后他們再聚首,前情,也有,孩子,也有,人到中年了,他們可以毫無功利目的、毫無瓜葛、毫無障礙,清楚透亮地談談戀愛,他給她慶祝生日、買鮮花,一起去北海道度假,場面猶如愛情歌曲的MV。結果,不出幾個月,他們就分了手,陳輝虹閃電般跟別人結了婚。我有個朋友,已婚,與已婚女戀愛,兩人并且不在同一個地方,兩個人分別用了四年時間,辭職、離婚、扔下孩子、在房價起漲之時賣掉房子、去第三地、找新工作、買新房子、結婚——他們分手在四個月后。
障礙比通暢更能激發(fā)狂熱?!笆艽臁朔系K——再受挫——再克服障礙”這個過程,會不斷提高當事人的心理閾值,讓熱情愈發(fā)蓬勃。所以,“世上的一切偉人,一切宗教和帝國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說得平庸一點,一伙人里的小頭目”,所有這些“不自覺的心理學家”,總要提出一個幾乎無法實現(xiàn)的遠大目標,實現(xiàn)這種目標,注定障礙重重,注定路途迢迢,而群眾的注意力和抱怨,全部消弭在破除障礙的過程中,因此收回了打量自身的目光。
愛情故事在克服障礙的最高潮結束,當然,在別處,也一樣。
編輯 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