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敏
摘要《師說》一文是我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韓愈的代表作品。韓愈闡述師道之重要,認為教育過程是個先覺教后覺、先知傳后知的過程,教師聞道、受業(yè)在先,因而學生要學習、體認仁義之道,就必須尊敬師長,重視師道。
關(guān)鍵詞韓愈《師說》尊師重道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1 《師說》的社會淵源與理論依據(jù)
1.1 《師說》的社會淵源
首先,韓愈所處的“安史之亂”的唐中后朝,儒學的師道觀已逐漸淡化,世人不以相師為榮,反以求師為恥。為了扭轉(zhuǎn)“不以師傳為榮而以求師為恥”的輕師道的粗俗風氣,韓愈以《師說》為宣言挺身而出,提倡尊師重道,力圖重振儒家道統(tǒng)?!坝晌簳x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由是可以看出韓愈作《師說》的氣魄和對人心帶來的震動。其次,對“生而知之”的錯誤理解導致了“齒學于師”的惡劣風氣??鬃釉?jīng)說過“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本是孔子對人在學習態(tài)度上的劃分,卻被后世斷章取義的理解,孔子又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連圣人都不妄自說生而知之,哪天下生而知之者又有何人?所以就是這種對“生而知之”的誤解成為了后世人不去從師、不屑從師的一個借口。所以韓愈就是要使人明白,真正“生而知之”的天才是不存在的,都要主動從師問教,虛心向他人學習。
1.2 《師說》的理論依據(jù)
韓愈倡導人們從師,源自他哲學思想中的“性三品”說。文章開宗明義地給“性”“和“情”下了定義:“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他提出了自己的性三品說,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導而向善,下品的人是惡的。根據(jù)“性三品”理論,對不同“性”的人,韓愈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吧现跃蛯W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倍鴮τ谥衅分?韓愈認為這部分人可塑性最強,“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而社會上的人絕大部分都屬于中品之性,所以很強調(diào)對這部份人的教育。如果對他們教育得當,就會使其向上品之性靠攏,造福社會;反之,就要危害社會了。韓愈的“性三品”理論,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性問題,但是他充分肯定了教育對人性發(fā)展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從師的必要性。
2 《師說》中的教育智慧
2.1 《師說》中的“師”與“道”
師與“道”是密切結(jié)合,不可分割的?!暗乐?師之所存”。無“道”便不能稱其為師。中國歷來最重尊師,古語有“天、地、君、親、師”,可見教師的重要性。所以《師說》開篇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而這個傳道傳的就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tǒng)思想。韓愈認為一個教師如果不能“傳道”,那他就不具備一個教師的資格。師與道是密切結(jié)合、不可分離的。學生從師就是從師的“道”,人若有“道”,皆可為師。我們可以將“道”理解為一種主義、信仰和理想,那么它就是一個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教育思想:教師承擔的社會職責是離不開政治信仰和理想的。
2.2 《師說》中的“道”與“業(yè)”
為人師者必須傳道衛(wèi)道,而傳道又是通過授業(yè)來實現(xiàn)的。所以衡量教師的標準:首先是“道”,其次是“業(yè)”。凡是具備了“道”與“業(yè)”的,就可以做人老師了。所以教師要加強在“道”與“業(yè)”方面的修養(yǎng)。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個論斷在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義了教師的職責,并且一直在影響著一代代的教師。韓愈認為這三項是教師的基本任務(wù),并且以傳道為首,授業(yè)次之。道統(tǒng)帥業(yè),業(yè)體現(xiàn)道,傳道是通過授業(yè)來完成的。很明顯,韓愈強調(diào)授業(yè),實則是衛(wèi)道,強調(diào)教師的基本義務(wù)是為了恢復儒道的傳統(tǒng),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2.3 《師說》中的“師”與“生”區(qū)差價
《師說》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師道”思想: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為師;師和生的關(guān)系是相對的,某一方面好,就可成為這方面的老師。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quán)威性大大降低,把師生關(guān)系合理化、平等化。由于對于“道”的某方面的造詣不同,由于對“業(yè)”的某方面的專攻不同,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處處比學生高明。韓愈的的這一思想是深刻的,破除了一直以來對教師的盲目迷信,還反映了以知教不知的客觀規(guī)律,所謂“能者為師”正是如此。
《師說》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較全面地從理論上論述師道的文章,繼承和發(fā)展了前人關(guān)于師道的觀點,是我國古代教育史中珍貴的教育文獻,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教育理論。發(fā)揚尊師重教思想對我們理解教師職責,處理教書與育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