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輝
案例:2005年2月,南方某市幾名小學女生被禽獸教師奸污。因遭到犯罪教師的威脅,且由于性知識的極度匱乏,因此,所有受害女生都沒有向家長透露情況,甚至不知道自己遭到了性侵害。
近年來國內(nèi)媒體不乏對此類事件的報道,這些本不應發(fā)生的丑惡事件,為何屢屢發(fā)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個別教師素質(zhì)低下(校外犯罪分子才是性侵害事件的主體)、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等。然而,小學性教育的嚴重缺失以及小學生性知識的極度匱乏,卻是導致性侵害事件發(fā)生的最大元兇。加強小學性教育,可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fā)生率,減少受害學生的數(shù)量,減輕事發(fā)后學生受傷害的程度。
一、小學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筆者選取河南省某實驗小學作為調(diào)查對象,通過對有關教科書進行分析、問卷調(diào)查、訪談等途徑,管窺小學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性教育內(nèi)容設立情況。
小學性教育方面的教科書主要是《小學健康教育》(陜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共分12冊,每學期一冊。第一冊(一年級上學期)在“認識我們的身體”一章中進行四肢、五官的識別教育:第六冊(三年級下學期)在“保持會陰部的衛(wèi)生”一章中進行生殖器衛(wèi)生教育;第九冊(五年級上學期)在“生命的開始”“腎臟和尿”兩章中講述生命個體的由來及泌尿系統(tǒng)基本常識。該書從第十一冊(六年級上學期)起對學生進行較為詳細的青春期教育,設立如下章節(jié):“青春期的身體變化”“青春期男生的衛(wèi)生保健””青春期女生的衛(wèi)生保健”“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男女同學如何相處”:第十二冊(六年級下學期)中介紹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2,問卷及訪談中反映出的問題。
該套性教育教科書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合理,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大有裨益。但在對該校學生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性教育的具體實施(健康課的開展)大大削弱了教科書的實際價值。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方面。
一是教師配備不足。受訪學生中一年級學生有7人,分屬不同的班,均表示教師沒有上過健康課;二年級學生13人,也表示沒有上過健康課:三年級學生13人,其中9人表示上過健康課,該課由班主任講授:四年級學生9人,其中8人表示上過健康課;五年級學生17人,其中13人表示上過健康課;六年級學生30人,僅1人表示未上過健康課,課程均由班主任講授。訪談結(jié)果表明:學校雖然配備了性教育教科書,卻并未配備相應的專職教師,課程講述多由班主任負責。
二是課程開展不平衡。由于沒有專職教師,導致各班開展性教育狀況極不平衡。訪談中發(fā)現(xiàn):同為五年級學生(分屬不同的班),對上課情況的表述卻分為三類:一類學生表示從未上過健康課,一類學生表示從三年級才開始上課,還有一類學生表示從一年級就開始上課且從未間斷過。
三是教科書利用率低下。筆者通過翻閱該校學生的教科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小學健康教育》教科書還是全新的,書中幾乎沒有涂鴉、書寫的痕跡,與其他“主課”教科書形成鮮明的“新舊”對比。
四是學校、家庭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上有偏差。在對20位家長的訪談中,只有4位家長清楚地知道學校開設了性教育課程,但未能準確說出課程名稱,對課程內(nèi)容和孩子學習情況更不了解。調(diào)查顯示:56%的受訪家長和32%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在小學開展性教育”,僅有16%的家長和44%的教師認為“很有必要對小學生進行性教育”,教師對小學性教育的認可程度高于家長。在不支持小學性教育的家長中,有42.9%的人認為性教育是“大人”的事,不應該向小學生宣傳:57.1%的家長認為宣傳會起到反作用。60%的家長表示,面對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問題會采取搪塞、回避方式。44%的家長和28%的教師認為對女生的性教育更為重要,對于男生的性教育則普遍忽視。對于小學性教育的主角由誰承擔的問題,60%的家長認為應由學校承擔,而32%的教師認為應由家長承擔,由此可見,對于性教育的責任問題,學校與家長有相互推諉的傾向。
3,小學性教育的難點。
在調(diào)查中,36%的家長和28%的教師認為小學性教育的最大難點是觀念的轉(zhuǎn)變,這反映出觀念的轉(zhuǎn)變將是小學性教育的主要工作。36%的家長和20%的教師認為改革教科書是主要的環(huán)節(jié)。36%的教師認為師資是最重要的問題,這與調(diào)查中反映的“教師配備不足”問題相契合。處理學生青春期生理變化,也是小學性教育的難點。92%的女生家長表示,會及時傳授給孩子相關知識,而男生家長中只有76%的人有此表態(tài),這與教師、家長認為女童性教育“更為重要”的看法相契合。88%的家長和83%的教師發(fā)現(xiàn)兒童做過與性有關的游戲或說過與性相關的話語。減少大眾傳媒對小學性教育的負面影響也是難點之一。80%的家長和88%的教師認為大眾傳媒未考慮小學生的接受特點,對于小學生性觀念形成的指導不夠。另外,只有16%的教師表示自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性教育工作,因此使教師參與小學性教育的主動性成為一大難點。
4,小學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是性知識匱乏引發(fā)對性的誤解。我國著名醫(yī)學專家吳階平教授說:“中國歷史上并不缺乏性教育,但那是一種封建的、有害的性教育——靠性封鎖、性壓抑或各種觀念和規(guī)范來限制人們的欲望?!倍遣糠旨议L對小學性教育持反對態(tài)度。很多家長混淆了性教育與性行為教育的概念,忽視小學生生理發(fā)展的特點。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會主席瑪麗·考爾德博士認為:“對于性教育,可能特別緊要而有效的時期是14歲之前,尤其是5歲之前……這一時期所接受的有關‘性的培養(yǎng)和教育,無疑將決定兒童、青少年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睂η嗌倌甑男越逃龔膬和缙诰蛻撻_始并貫徹終身。性教育并不只是性生理教育,而是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由于性知識貧乏所造成的身心疾病、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青少年性罪錯事件的增加,都說明了對小學生進行性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三是學校忽視開展性教育。我國從1988年開始要求中小學必須開設生理健康課程,但學校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很多教師受陳腐觀念的影響,不敢“理直氣壯”地講授性知識和性道德。一些小學的性教育長期處于“真空”狀態(tài)。
二、小學性教育缺失的補救措施
通過對國內(nèi)外小學性教育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結(jié)合調(diào)查中反映的問題,筆者對小學性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和實施提出以下建議。
1,明確教育目標。
當前我國小學性教育應完成以下目標。(1)性別角色教育:在小學低年級講述兩性的差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性別認同感。(2)生命起源教育:講述生命的起源,使學生消除對于生殖的神秘感和錯誤的猜想,引發(fā)對生命的熱愛。(3)生理衛(wèi)生教育:使小學高年級學
生了解相關的生理衛(wèi)生知識,消除他們對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困惑。(4)性道德教育;使學生從小確立良好的性道德觀念,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保護。(5)性保護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生殖系統(tǒng)的衛(wèi)生保健常識及應對性侵害的基本方法。
2,設計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
小學性教育應該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這是教師和家長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參照一些先進小學的經(jīng)驗,結(jié)合實際情況,筆者對小學性教育內(nèi)容作出如下設計。小學一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教育學生保持性器官衛(wèi)生,介紹預防誘拐和性侵害的知識,使學生了解性別差異,養(yǎng)成符合自身性別特點的著裝、行為習慣。小學二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使學生了解生命的繁衍和家庭的功能,強化學生對家庭的感情,讓學生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小學三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電視、電影中的情色鏡頭,培養(yǎng)他們對性的初級觀念,使其懂得分辨美丑;使學生建立道德責任感,養(yǎng)成在作決定前先了解事實,并征詢父母、教師意見的習慣。小學四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引導學生認識自身和周圍人的身體變化,進一步加強性別角色的認同。小學五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使學生認識青春期變化及第二性征,把握異性交往中的禮儀尺度。小學六年級的性教育內(nèi)容有:使學生懂得生殖器官的構(gòu)造、功能,保護自己的生殖器官,了解基本的遺傳學知識。
3,確保性教育實施的質(zhì)與量。
首先,當前小學性教育的重點是匡正全民的性教育觀念,提升家長的認識水平。應將家庭作為性教育的主戰(zhàn)場,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性教育觀念,采取科學的性教育方法,坦誠地面對孩子提出的性問題,既不搪塞應付,也不欺騙斥責。其次,小學應配備性教育專職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心理、生理衛(wèi)生知識和兒童教育理論知識的教師才能擔此重任。再次,針對部分性教育知識不易講授的問題,應轉(zhuǎn)變教育角色,讓學生成為性教育的主人。可效仿臺灣地區(qū)一些小學的做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分小組(4人~6人,男女均衡),自主開展性知識的討論:可在健康課中劃出一定時間進行,或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最后,應在研究出版適合小學生的性教育教科書的基礎上,為家長提供實用易講的課外讀本,并設立監(jiān)管機制保障教科書的使用。教科書可以采取童話故事的形式委婉地講述性知識,讓學生以童真的心態(tài)去認識“性”、了解“性”;設計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以性教育為目的的游戲項目,寓教于樂,讓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性知識,強化性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