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鍇
“秋風(fēng)起兮黃葉舞”時,我會刻骨銘心地冥想一種感覺——溫暖。溫暖是一種幸福,它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歷春夏至秋冬,走過年幼進入年長。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我們才體會到了生活的甘甜和生命的絢爛。
當田野里所有作物都偃伏的時候,颯颯秋風(fēng)便趕場似的急匆匆來到了鄉(xiāng)村。棗樹在風(fēng)中脫掉了最后一片葉子,只有數(shù)十枚紅色的棗子倔強而醒目地掛在枝頭,彰顯著生命的持久;路邊的楊樹已不再蓊蓊郁郁,一片片黃葉被秋風(fēng)撕擄下來,一股腦兒地掠過房頂摔進庭院。我站在童年的屋檐下,閱讀著一院的衰敗和一地的金黃,感到一種對溫暖的渴望浸潤全身。于是,撒開四蹄,去尋找屋外的背風(fēng)之處,體味一種心靈的沐浴和感覺的洗禮。
房檐下可以避風(fēng)。高大的房舍斷然阻隔了秋風(fēng)肆虐的行程。站在童年的農(nóng)家院中,看陽光刷刷地一遍遍清洗院中的一切,心里便也鍍上了陽光的顏色。小院四周陰風(fēng)怒號,林木飄搖,而自己卻心如止水,溫暖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于是就爽快地邀來三兩知己,聚在屋檐下,嘰嘰喳喳地在陽光的碎片里拋些幼稚的話題。此時,胸是暖的,背是暖的,心也是暖的,整個秋天都是暖的。
墻根下可以避風(fēng)。高墻如戰(zhàn)壕,將嚴寒擋在了國門之外。小時候,放農(nóng)忙假的我們會經(jīng)常集聚在高墻下,靠在土墻上,相互間不管不顧地擁擠著,玩一種“擠香油”的游戲,一個個鉚足了勁、憋紅了臉,雙臂叫勁兩腿如弓,身子如潮漲潮落,借著陣陣沖勁,竭力將他人擠出隊列而確保自己安全無虞地緊貼墻根,享受母性的陽光。棉衣中的潮氣曬干了,眼角的眵目糊不經(jīng)意間飄落風(fēng)中。鼻下永不干涸的兩孔“粉條”漸漸失去了水分而成粥樣糊住了源頭……
壕溝也可以避風(fēng)。秋風(fēng)起處,郊外的壕溝特別引人注目:那里不但向陽避風(fēng),還長有許多叫做“天天”的植物,它們的果實狀如滾珠,紫黑酸甜。小時候,我常常端著鐵茶缸到壕溝邊去尋找“天天”?!疤焯臁遍L期處于溫暖當中,自然長得膘肥體壯,又因冷風(fēng)吹襲不到,它的生命還未呈現(xiàn)出衰敗之象。一嘟嚕一串的“天天”被我一粒粒摘進茶缸,直至缸子裝滿,才倚壕而坐,沐浴暖陽,品嘗美味。呵呵,那可真是童年一大美事!
許多年以后,我已近乎中年。中年人的世故與老成使童年時的無邪與機敏蕩然無存,童年時的很多感受和做法都變成了現(xiàn)時眼中的幼稚與可笑。我雖不屑為之,卻心存渴念:我知道,所謂人生,就是把一種幸??闯捎字?,然后又把一種幼稚看成幸福的不斷延續(xù)過程。既然生命中總有些逝去的記憶讓我們殷殷馳念、堪堪難舍,就說明它當初的存在是合理的,感覺是幸福的,記憶是真實的!那種存在、感覺和幸福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丟失,更不會因時間的洗滌而掉色,反而會愈加深刻地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中,并散發(fā)著一種美好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