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霞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小學生寫作素材來源于日常生活,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寫,但有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不知如何下筆。而且文字表達能力較差,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要求我們正確的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提高認真觀察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對各種寫作手法
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不失時機的加強其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首先讓學生明白寫作文并不是生編硬造,而像朗讀課文、學習生字一樣簡單,只要把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寫出來,同時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就可以了。從而排除了學生對寫作文的畏懼心理。
接著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體驗生活,許多名家都說到:只要留心觀察生活,每一個方面都是寫作的素材。列夫托爾斯泰隨身總帶著一個筆記本,不論散步、游玩,還是聊天、會客總是不時拿出記下點什么。有了這樣的材料積累,他才得以寫出《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的巨著。
我國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茅盾先生曾說過:“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薄,無論到那里,你都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察覺,把你所聞所見隨時記下來……”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細致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其觀察事物的能力,把觀察到的事物和感受寫到作文中去??傊畱獜娬{(diào)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調(diào)動所有的感官觀察周圍的一切,學生寫得多了,自然就會悟出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在與學生的共同生活中,隨時引導學生認識生活,記錄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庇纱丝梢?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活動中既豐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他們創(chuàng)新作文的能力。如指導學生描寫春天,可先開展“我為春天留個影”的攝影活動,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開闊了視野,克服了習慣性的思維方法,不滿足于常規(guī)的象征性的春天內(nèi)容的拍攝。他們敏銳的發(fā)現(xiàn)可以從各個側面去反映春天。有的拍攝田野里“春色滿園”的桃花,還有的拍攝生機盎然的小草,還有的拍攝淙淙流淌的小河……這樣既得益于課外活動又長了不少的見識,他們在作文課上寫春天為主題的作文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進行具體的記述,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寫作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參與生活、感受生活。有一次,在寫《跳繩比賽》一文之前先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跳繩比賽,學生們寫出了自己當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有幾個學生寫得簡單是當時整個場面的再現(xiàn)。這是同學們上三年級以來寫得最好的作文。分析其原因,跳繩比賽是孩子們的生活,是孩子們親身經(jīng)歷的事,所以有話可說,并能寫出自己的真實心情,只要處處留心觀察,隨時都可以寫好作文。
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如果不注重豐富學生的生活,也是不行的。因為只有生活豐富了,學生才能容易捕捉到作文的素材,才能寫好作文。因此,我根據(jù)農(nóng)村孩子生活面窄的情況,千方百計組織學生搞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春天花開時,我?guī)Ш⒆觽內(nèi)ゴ河?利用中對會、班會活動組織搞知識競賽,故事會,益民活動等,使大家切身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從而激發(fā)起寫作的熱情。
總之,在學生作文時,不離開生活,勤于觀察,我相信堅持下去,作文不再是學生犯難之事。
收稿日期:2009-03-31
作者地址:河南省西華縣黃橋鄉(xiāng)裴莊小學4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