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杰
關(guān)于狐貍,明人李時珍《本草綱目》曾有介紹:形體像小黃狗,鼻尖尾大,有黃、黑、白三種;性情多疑審聽,日伏于穴,夜出竊食;聲如嬰兒,氣極臊烈;南北皆有,而北地最多。
除此之外,李時珍又列出時人的狐貍信仰種種:能預(yù)知危險,不度阡陌;善于聽冰;有媚珠;百歲狐貍參拜北斗可幻化為男、女、淫婦以惑人:能擊打尾部出火;狐魅畏狗;燃千年枯木可照出千年老狐真形;置犀牛角于狐穴,狐不敢歸……由此看來,古人視野中的狐貍已非簡單動物,儼然是能預(yù)知、幻化、惑人的靈性之物。概括古今綜雜的狐貍信仰,主要集中于如下3個方面;為瑞,盛世則出:為祟,妖惑世人;為媚,媚惑男人。
為瑞
瑞,祥瑞;為瑞,能兆祥瑞。
狐貍信仰早見神話記述:“又東三百里,日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此時的狐貍已有“能食人,食者不蠱”(能吃人,人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益惑)的靈性。
晉人郭璞在釋讀《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中“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句時,則稱“太平則出而為瑞也”,斷言狐貍能兆祥瑞。其實,狐兆祥瑞的觀念早在漢代時就已盛行。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等物相伴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班固在《白虎通·封禪》中更給予了確切的定性:“德至鳥獸則鳳凰翔,鸞鳥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自雉降,白鹿見,白鳥下。”
古人視野中兆瑞之狐有黑、白、九尾之分,每種狐貍所兆之瑞也不盡相同:“治致太平而黑狐見”,“王者仁智則(白狐)至”,“王者六合一統(tǒng)則見(九尾狐)”。所以晉人郭璞在《山海經(jīng)圖贊》中曾說:“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翔見,出則銜書?!闭驗楹偰苷讎蚁槿?,為了應(yīng)對“盛世存,狐貍現(xiàn)”的讖言,正史中多有臣子獻狐的記述。如《魏書》記載,僅從北魏“高祖太和二年(公元478年)十一月”至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九月”,就有數(shù)次臣子獻狐的記錄,計有獻“黑狐”兩次、“九尾狐”7次、“白狐”17次等。除了能兆國家祥瑞外,九尾狐貍還能兆家族之瑞:“九者,子孫繁息也,于尾者,后當盛也”。
古人之所以認為狐貍能兆瑞,源于古人對狐貍長壽的認知?!昂偛蚶?,皆壽八百歲。滿五百歲,則善變?yōu)槿诵??!鼻q則與天通,為天狐。照此邏輯,能“與天通”定會知人事,知人事然后兆人事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而在中國文化中,又有物老為瑞、為精、為怪的觀念,這一觀念也是下文狐貍為祟、為媚的關(guān)鍵所在。
為祟
祟,禍端;為祟,制造禍端。
據(jù)《史記》記述,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陳勝、吳廣利用時人崇信狐貍為祟之俗,假借“狐鳴”傳遞信息、蠱惑眾人。由此可見,秦時或更早就有了狐貍為祟的觀念。所以,漢代許慎《說文》曾釋狐為“妖獸也。鬼所乘之”。延至唐時,“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時有諺日:‘無狐魅,不成村?!?/p>
自唐而后,文人筆記與小說志怪又多有記述狐貍為祟之事。唐時《廣異記》,宋時《太平廣記》,至清時的《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等,這些筆記、小說無不記述著大量的狐貍成精、成怪的故事。它們與民間信仰互為因果,既是這一信仰觀念的文學(xué)表達,更對狐貍靈異信仰的延續(xù)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近人尚秉和在《歷代風(fēng)俗事物考》中曾說:“狐之為祟,自漢魏以來小說家所載不知凡幾?!?/p>
延及近世北方民間,狐貍更被列為“五仙”之首。民眾崇信的“五仙”包括狐仙(狐貍)、黃仙(黃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和灰仙(老鼠),也稱“五大家”或“五顯財神”。人們諱言“狐貍”,尊稱“狐仙”,認為其有靈性。通道術(shù),能作祟,能成仙,能報德,能復(fù)仇,能媚人,也能惑人。宅有狐貍者,按時供食;村有狐貍者,建廟供奉,以求恩澤。民間巫婆、神漢在施行法術(shù)時,也常自稱狐仙附體,并以狐仙的名義發(fā)號施令,解疑答惑。應(yīng)該說,上述行為是狐貍為仙、為祟觀念的延續(xù)。
為媚
媚,以目媚人;為媚,則是以女色媚惑男人。狐貍的這一特性又被稱作“狐媚”。
以狐貍隱喻女人可追至《詩經(jīng)》時代?!对娊?jīng)·國風(fēng)》有《有狐》詩,詩以“有狐綏綏”(有只狐貍悠悠走著)起興,以“狐”喻有德而喪偶的貴婦,盡寫她思春求偶的迫切心境。據(jù)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和《藝文類聚》引《呂氏春秋》佚文記述:大禹治水行至涂山,曾遇到一只九尾自狐,并聽見涂山人唱著“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的歌謠,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子(女嬌)為妻。這則神話由于晚近才被記錄,明顯融入了后世思想。今人釋讀這則神話,其意應(yīng)該是大禹娶了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族的女人為妻。
到了晉時,已有狐貍幻化為女人的詳盡記述:“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晉郭璞《玄中記》)在此后的野史、小說中,狐貍與女人,特別是與妖冶淫蕩的女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有述狐貍幻化為女人媚惑男人事者,如《封神演義》中商紂王寵妃千年九尾狐貍精妲己、《聊齋志異》中那些讓人憐惜的女狐。更有直接把妖媚的女人比喻成狐貍、狐貍精者,如《搜神記》引道士語:“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名日阿紫,化為狐”;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等。
正因為狐貍為媚的觀念根深蒂圃于人們的思維中,所以才有《本草綱目》集取狐貍涎水制成媚藥的荒誕藥方:用小口瓶盛肉,放在狐貍經(jīng)常行走的地方,狐貍吃不到瓶中的肉,會在瓶口徘徊,口涎會流入瓶中,由此即可集到狐貍的涎水。可用來調(diào)配媚氣十足的藥品。
在古人的觀念中,狐貍除了為瑞、為祟、為媚之能事外,尚有“狐死首丘”之德。屈原《九章·哀郢》有“鳥飛返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句,《淮南子·說林訓(xùn)》也說“鳥飛返鄉(xiāng),兔走歸窟,狐死首丘”。意思是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狐貍的這一特性。被儒家上綱上線。《禮記·檀弓上》稱“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而許慎《說文》更稱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則首丘”。意思是說,狐貍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體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時頭朝著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牽強之意明顯。
中國畫有工筆與寫意之分,工筆重形似,寫意重神似。由自然之狐到文化之狐的過程頗似中國寫意畫:在漫長的歷史延續(xù)中,人們以狐貍信仰為主線,以自然之狐為原型,極盡文化再造之能事,疊代共同繪制了一幅人文之狐韻畫作。畫作在增色于多彩的中華文化長廊的同時,更為后人留下一份足可歆享的狐貍文化。
責任編輯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