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元
天津著名城市景點“五大道”的縱深處,躺著一條窄窄的、短短的寂寞小路,很像是綴在“五大道”縫隙間的一塊小補丁。如果我們正常行走,估計五六分鐘足可以打個來回,有趣的是,它居然擁有一個并不匹配的名稱——“香港路”。
過往的那些封閉年代,那樣一塊不起眼的小補丁,顯然無法涵蓋我對香港的全部想象。香港究竟是個什么模樣?它經(jīng)歷奇特,卻面目朦朧。它歸屬英倫,卻血緣同宗。它偏踞灣角,卻世人矚目。我的想象中,香港神秘得匪夷所思,且構(gòu)成了一個超級的“大”。那樣的“大”,容納了太多難以名狀的豪華、顯赫、摩登和富有,表征了人世間所有的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那樣的“大”,還隱喻了一個怪誕的夢,與我可憐的人生經(jīng)驗幾乎格格不入。那樣的“大”,同時包含了一種縹緲的“遠”,對于我們這些中國內(nèi)地的北方居民來說,那種“遠”是遙不可及的,如同就在天涯。
仿佛一夜之間,中國的巨變完全可以用“滄海桑田”形容。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身居其間的這個藍色星球一下子變小了。1997年4月,正是香港“回歸”前夕,我結(jié)束了三個月的赴美探親日程,從洛杉磯飛抵香港。動機很簡單,與其說來此旅游,不如說獵奇,好聽一些,叫圓夢。我計劃在香港小住幾天,然后通過羅湖橋海關(guān)入境深圳,再乘國內(nèi)航班返回天津。
“回歸”前的維多利亞港灣曾暗流涌動。大多數(shù)港胞對“國家”這樣的概念向來生疏,對“一國兩制”更是疑慮重重,據(jù)說一些富有的港人方寸已亂,紛紛舉家移民境外,以申請英格蘭“國籍”為首選,使他們深感意外的是,英方只同意簽發(fā)綠卡,等于是入英籍的愿望徹底泡湯,遂油然生出精神孤兒般的失落感,也就沒什么可奇怪的。趨利避害,人之本能,當屬正常。剛剛放棄移居美國機會而回到天津的我,很能理解彼時彼刻茫茫然難于抉擇的那些港人。畢竟,香港與中國內(nèi)地有著太多的制度差異、時空隔膜和精神阻塞,需要一個彼此熟悉、信任和接納的過程。
那次落地香港,我這個過客沒有逛那些被稱為“mall”的巨型商場,而是獨自在尖沙咀、銅鑼灣一帶轉(zhuǎn)悠著。我?guī)е猩坨R來打量陌生的香港。行人如織,招牌惹眼,店鋪火暴,粵語盈耳,那完全是置身于異國他鄉(xiāng)的感覺,一切與我毫不相干。顯見的是,寸土寸金、人滿為患的香港已經(jīng)趨于飽和,據(jù)說若買個稍好位置的車位,至少不會低于三四十萬港幣,我猜想,若打算擠在這個擁擠不堪的地方生存下去,除了不斷加大消費成本,恐怕別無他法。城市建設(shè)沒有向外拓展的空間,便只能往天空深處尋求路徑。于是,初來香港的外地游客,視野里便塞滿了望而生畏的“水泥森林”。高樓密集而逼仄,像是遭到強行捆綁,棍子般直通通戳向一孔孔天空,堅硬而冷漠。我曾從三十層高樓的窗口俯視,馬路真的就像塊塊小補丁,人如蟻群,車似蟲隊,微渺地來回蠕動。那景象讓人難以親近。我在香港只待了兩天,便匆忙離去,并沒有留下太深印象。
戲劇性的是,九年之后的我,居然“搖身一變”,以“女婿”的身份成了香港的一名???。至于我與香港女友如何相識,她又如何由“小姐”變成了“王傣”(粵語把“黃”念“王”,把“太”念“傣”),那應(yīng)該是另一篇文字的內(nèi)容。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既然我可以毫無愧色、堂而皇之地“愛屋及烏”,親近香港也似乎意味著一種順理成章。其實,那種對香港觀感的由遠而近,由疏而親,并不需要刻意地尋找理由,羅列根據(jù)。大體說來,我對香港的全新認識,固然與太太點點滴滴的日常熏染不無干系,但香港對我的“征服”,或者說我對香港的“折服”,卻是一個不知不覺的漸變過程。
香港的百年滄桑,堪稱名副其實的“冒險家樂園”的壓縮版,而這一切又顯得極為含蓄,內(nèi)斂著豐富的東方文化韻味。香港能發(fā)展到輝煌的今天,實在不是簡單的一個“奇跡”就能夠概括的。早年的香港,說白了,就是昔日的一個出口香料的港口,這可不是望文生義的解釋。香港最早是指石排灣、香港仔一帶,后推而廣之,擴大為香港全島乃至九龍、新界,最終“出落”成了一顆含蘊中西、光耀世界的“東方之珠”。當然,若真正容納香港的繁榮史,是需要一部厚厚大書的。喬爾·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認為,成為世界名城,必須要具備三特質(zhì)——精神、政治、經(jīng)濟。香港的殖民史事實,決定了其政治作為是有限的,精神根系是漂浮的,但它的經(jīng)濟作用卻如巨大的魔術(shù)杠桿,足以撬動?xùn)|西,輻射全球。而香港城市功能運轉(zhuǎn)之安全、繁忙、秩序,則是有口皆碑,具有典范意義:它以法治為根本,所以安全;它視效率為命脈,所以繁忙;它認和諧為歸宗,所以秩序。這就是為什么香港這個位于維多利亞港灣的“彈丸之地”,至今仍令世人不敢小視的根由。
通過太太,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港人的另一面,這另一面并不那么驚世駭俗,卻使我為過去的偏見而不安和慚愧。一個周末的清晨,太太帶我出門,換了兩次巴士,風(fēng)塵仆仆趕到大嶼山的靈隱寺,靜靜地?zé)闱蟀?默默地吃素齋,與僧虔誠請教,傍晚方歸。這種樂此不疲的往返,曾填滿了她許多的周末日子。我想象,這大概就屬于太太在香港的“風(fēng)花雪月”了。太太卻說那只不過是讓自己遠離浮躁、融入靜鄉(xiāng)的一種方式,她一向動靜相宜,節(jié)假日里,朋友們在一起聚餐,看電影、聽音樂、觀話劇,跳交誼舞或“卡拉ok”一把,也是常有的。太太系北京籍貫,移居香港近二十年,處世觀念早已入鄉(xiāng)隨俗,婚后被熟人“王傣”“王傣”地呼來喚去,應(yīng)答之間,一派其樂融融。太太為一家公司文員,“朝九晚五”,一絲不茍。她每天六點半準時起床,洗漱簡妝,熨燙衣物,收拾房間,七點半離家。起初我不解,公司距家只五站路,何至于如此早早,匆匆?后來知道,太太八點到公司,用十分鐘吃罷早餐,然后記錄、歸納、整理晚間收到的各種傳真、快遞,分門別類擺在老總案頭,算是開始一天的工作,且十五年如一日,從未請過一天假。我為之驚訝,太太嫌我少見多怪:在香港,大家都是這個樣子!
于是在我眼里,謙卑敬業(yè)的太太幾乎成了新一代港人的縮影。
不僅如此,往返于深港次數(shù)多了,稍加比照,就會感慨良多。比如,每當我從羅湖橋海關(guān)回到深圳,總要為內(nèi)地城市所司空見慣的擁擠現(xiàn)象而沮喪,為身邊那些旁若無人的大聲喧嘩而惱火,為街頭行乞者的“殘忍”作秀而嘆息。這些不雅和丑相,在香港是難以想象的。一“橋”之隔,怎會有如此反差?事實上,香港城市的人口密度遠甚于深圳,不僅中下層百姓居多,也不乏靠救濟金度日的貧困者,卻井然有序,自覺守法。不可否認,深圳這些年的經(jīng)濟飛躍和城市建設(shè)有目共睹,深圳人的消費水平與香港的距離已經(jīng)縮短到可忽略不計,并且深圳曾以其各項硬指標被評上中國內(nèi)地“最宜居城市”,卻不幸與香港這面鏡子靠得太近,兩者的整體差距也就一目了然。
最令人深長思之的,還是香港無形的“軟實力”,它體現(xiàn)在居民公德意識的方方面面。那些細節(jié)看似平淡無奇,其內(nèi)功絕對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曾經(jīng)自詡素質(zhì)并不太低的我,多少起到了某些凈化作用。比如,凡乘公共場所的自動扶梯者,都會自覺站于右邊,以讓出左側(cè)的通道。沒有人闖紅燈、亂吐痰、丟紙屑。汽車如織,卻未見馬路擁堵,未聞汽笛鳴響。所有的公交車站,排隊者依次入車,絕無人搶先或加塞。而這些小事并非誰在監(jiān)控,全靠自我約束。內(nèi)地的一些捐助行為常常搞得沸沸揚揚,在香港則視為尋常事。港人的慈善捐款早已蔚為風(fēng)氣,之所以如此,除了公民普遍擁有比較高的公德意識,太太還指出了重要一點——與政府的推波助瀾關(guān)系密切(政府規(guī)定個人慈善捐款可以抵稅),我同太太探討,如果政府代納稅人直接交出捐款然后免稅,那多省事,分散到個人,不嫌麻煩?太太的認識顯然比我深刻:那意思怎么會一樣呢?政府用善款抵稅,就是鼓勵多做善事,培養(yǎng)大家的慈善意識啊!
不過,太太也時有“無知”的表現(xiàn)。相識初期,太太對“回歸”的由來與意義全無心得,總覺得那么大的問題,輪不到她來考慮,她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了。太太喜歡粵菜的精致,晚茶的氛圍,挑剔內(nèi)地北方的大塊肉、大盤雞、大碗肉、大杯酒的粗制濫造,只為了填飽肚子,不太講究口味。有時候聊天,太太會下意識脫口而出,“你們國內(nèi)”如何如何,我聽著挺不是滋味,就問她:香港難道不是國內(nèi)?她一愣,爭辯道:香港是特區(qū)呀。我說:香港再是特區(qū),也是“中國香港”,中國“特區(qū)”啊!太太眨巴眨巴眼睛,不禁迷惑了,然后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又表示,這么復(fù)雜的問題,有點搞不明白。太太對我們所習(xí)慣于高談闊論的“國家大事”,常常一臉茫然,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的古訓(xùn)更是聞所未聞,其缺乏基本政治常識的“小兒科”程度甚至令人哭笑不得。比如,她不懂得何為人大、政協(xié),不清楚“一把手”究竟屬于什么職務(wù),奇怪內(nèi)地城市的最高長官何以不是市長而是書記?卻對港臺那些巨商的發(fā)跡秘史,明星的八卦新聞了如指掌,津津樂道。隨著美國金融海嘯的危機加劇,太太先是不明所以地擔(dān)憂,漸漸的,內(nèi)心有了一種踏實的感覺。太太說她并不擔(dān)心,外面海嘯再厲害,有中央的扶助,我們香港的腳跟就可以穩(wěn)穩(wěn)當當,不會跌倒。最近的一件事,使太太覺得既蹊蹺,又開心。原來,以前夏季來臨,香港屢屢被八級以上的“風(fēng)球”所襲擾,那種驚恐的場面令她記憶深刻,不料“回歸”后,可怕的“風(fēng)球”依舊會有,卻常常沿著維多利亞港灣擦身而過,咆哮著轉(zhuǎn)向其他沿海城市,如是這般,香港竟然成了一個安全的避風(fēng)港,真不可思議!我半信半疑,但還是贊成太太的這個結(jié)論:“回歸”多好,瞧,老天爺也在護佑香港呢!
這些年,常常有內(nèi)地學(xué)者形容香港是一片“文化沙漠”,這顯然是一種屬于盲人摸象般的皮相見解,卻曾經(jīng)很有市場。慚愧的是,我一度也曾人云亦云。然而現(xiàn)在,我覺得不能不說幾句話了。我質(zhì)疑的是,什么才不是“文化沙漠”?如果香港是一片“文化沙漠”,它怎么可能矗立起了具有如許人文特色的世界名城,又怎么可能孕育出如許文明素質(zhì)的現(xiàn)代公民?香港雖歷經(jīng)百年滄桑,卻鮮活依舊,魅力不衰,難道是所謂的“文化沙漠”能夠解釋通的嗎?我相信,只要你真正走進香港深處,觀察其人文氣象,感受其生命節(jié)奏,享受其公德陽光,品嚼其生香滋味,那么一切道聽途說,自會煙消云散。
責(zé)任編輯 賈秀莉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