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強
濟州島,韓國的旅游勝地,區(qū)劃為韓國的特別自治道,對中國公民相當友好,中國公民去該島旅游可免予簽證。
我們的旅游團踏上濟州島,年輕的韓國導(dǎo)游用熟練的漢語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傳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稱帝后,令徐福前往遙遠東海中的神山尋找長生不老草。徐福率童男童女各500人遠航來到現(xiàn)今的濟州島,登上現(xiàn)今的漢拿山(海拔1950米),眺望四方,只見碧波海浪無邊無際,山峰直插藍天,縷縷云霧繚繞,仙山到也。找到仙草“巖高蘭”后,徐福率眾人下山來到一渡口,但此時他勞累過度且風(fēng)寒病重,再也不能上船經(jīng)受海上的顛簸,只留下向西歸家的話后便與世長辭。自此,那個渡口就叫西歸浦。西歸浦渡口至今還在,而且已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西歸浦市。
我向?qū)в翁岢觯谥袊挥行旄B释型疁舴錾?日本)一說,兩者豈不矛盾?他說,孰真孰假,或許全只是傳說,待歷史學(xué)家去考證吧。傳說歸傳說,但以后的2000多年間,由西歸浦港出發(fā),駕船向西與中國交往卻為世代濟州島人樂此不疲。西歸浦市有翰林邑。相傳中國大唐盛世時,西歸浦有一崔姓人氏,自幼飽讀漢文化的四書五經(jīng)。他20歲那年,西渡跨海到京城長安,以遼東籍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不久朝廷授他翰林官職。他晚年衣錦還鄉(xiāng),大興土木置造宅第,宅第的外觀結(jié)構(gòu)完全是中國風(fēng)格:高墻深院,三進深,有大院、中堂、正室、廂房、偏屋,還有后花園。當然,他不會忘記在兩扇大紅門前置立兩頭石獅子,以顯示官宦的威嚴和氣派。后人稱他的宅第為翰林邑。當年翰林邑曾是濟州島,乃至整個高麗半島上文人墨客慕名造訪之地,吟詩作畫,縱論天下,好不熱鬧。1000多年過去了,滄桑巨變,但該地名至今存在于濟州島的地圖上。
濟州島不大,東西走向73公里,南北距離43公里,濟州市是該島的首府。繁華市區(qū)的中央路上已有現(xiàn)代化的地下商業(yè)街,但濟州島人想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時仍樂于進“土里土氣”的“五日場”。那是傳統(tǒng)的集市,商品價低實用,每月2日至7日在濟州市,4日至9日在西歸浦市舉行。屆時,四面八方的濟州島人匯集而來,集市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場景與中國北方農(nóng)村的“趕集”、南方農(nóng)村的“趕廟會”相似,可能這也源自中國傳統(tǒng)的商業(yè)文化。
旅游大巴士沿漢拿山下高等級公路緩緩行駛。我發(fā)現(xiàn),山麓處有少量依山開鑿的洞穴,拱形的門洞,木格窗戶,洞里有炕鋪。洞穴有一定的進深,但采光尚可,因為洞頂光滑,且由外向里呈坡形,有利于戶外日光散射進去。我覺得,此類古樸的民居與中國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十分相似,也許民居里的先民就來自于那里。當然,現(xiàn)在這類民居已不住人,成了歷史遺跡,供有興趣的旅游者參觀。濟州島上土生土長的韓國導(dǎo)游頗為自豪地說,古樸民居里有古樸民風(fēng)。多少個世紀過去了,島上仍是路不拾遺,無乞丐、無小偷、更無兇殺事件。家家戶戶的院落入口敞開,居民不用安裝門,這也許走遍世界各地也難以尋覓。如此安詳之地若參與評比非物質(zhì)類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定能勝出。濟州島人用最原始、最簡單的符號傳遞有關(guān)造訪的信息。每戶宅前有兩根柱石,分別鉆上3、4個洞并搭上木棍,叫“丁囊”。搭上3根木棍時,表示主人已出遠門;搭上2根時,表示主人外出但當天能回來;搭上1根時,表示主人離開不遠,如要會見主人請稍等;沒搭上木棍,兩根柱石上的洞皆空時,表示主人在家。這種古樸純真的告示方法映現(xiàn)出世外桃源的境界,讓人感受到濟州島的純凈。韓國人稱濟州島為“神的休憩處”。聽完他的介紹,我似信非信。我提出,從釜山港搭船駛往濟州島時有人曾叮囑過,登上島后請游客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特別是在逛集市時,以防盜賊。韓國小伙子忙說:“那絕不是我們濟州島人干的。你們?nèi)绮恍?,可到警察廳去問問。”看他那較真的樣子,我笑了。
傍晚,在熱情的導(dǎo)游陪同下,我們還登上租來的仿古漁船,揚帆劃槳駛離海岸垂釣,收獲頗豐。接著,我們將活魚開膛破肚、剔刺去骨、劈下魚肉,蘸芥末辣醬下肚。在皎潔的月光下,乘著搖蕩的漁船,聽波濤聲聲,喝濟州青酒,談天說地,豈不快哉。導(dǎo)游竟還吟起李白、杜甫的詩句,我不由地驚嘆他對中國文化的精湛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