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業(yè)
語文教學的課堂活動歸根結蒂是盡量讓學生動口、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動情,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動起來,但是要動得有價值、有新意、有活力,就必須不斷嘗試新的組合、新的形式。
一、改變課堂形式,拓展作文訓練渠道。傳統(tǒng)的做法是:語文“課文”教學與“作文”教學是兩張皮,二者關聯(lián)不大,每周兩節(jié)獨立的作文訓練,并不能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獲取并積累寫作素材。我的具體做法是:按座位順序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系列訓練,每次一人。
第一階段,精彩片斷演講。讓學生提前準備自己課外閱讀的精彩片斷,在課前朗讀背誦??煞譃?景物描寫、人物描寫、散文精粹、詩歌賞讀等幾個系列。同時可在朗誦學習佳作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寫作的口頭作文訓練。第二階段,論據(jù)集錦演講。針對學生議論文寫作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空洞、論據(jù)無說服力的普遍問題設計演講內(nèi)容。例如:我指導學生分別從時間、空間、邏輯等維度上去搜集尋覓材料。第三階段,名人名言演講。例如:我在課前演講中,曾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名言》、《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我說大家聽》等即興演講。第四階段,命題口頭作文訓練。通過這四個階段的教學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改變課堂感覺,豐富課文學習內(nèi)容。每一學生個體的學習特點及類型都有所不同,在教學中,盡量給全體學生以充分的活動、豐富的體驗,盡可能地開動學生所有的感官,讓學生對信息有更全面、更生動的感知,使其形象思維、意志情感得到更活潑、更迅速的發(fā)展。這種變化有以下四個角度:
1.讓音樂走進課堂,使感覺變得更美。語文課中開動學生的聽覺感官,進入音樂的境界,定將事半功倍、一舉多得。例如《木蘭詩》、《再別康橋》這些詩詞都有現(xiàn)成的歌曲,讓學生在欣賞歌曲、學唱歌曲的活動中學習,用音樂喚起學生美麗的聯(lián)想,激發(fā)他們豐富的想象。
2.讓繪畫走進課堂,使感覺變得更生動。繪畫可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為可感的視覺形象,使之更生動、更直觀。這不僅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更可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逐漸形成其高雅的藝術氣質,提高其審美感和認知、實踐能力,使課堂妙趣橫生。例如:學《斑羚飛渡》、《米洛斯的維納斯》等課文,引導學生欣賞課文插圖;教《山中雜詩》、《峨眉山月歌》等詩,請學生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畫彩筆畫;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捕鳥的一段,讓學生按捕鳥方法作圖……這些看圖說畫、依文配畫、據(jù)文畫圖的活動不僅使學生興趣高漲,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提倡親自品嘗,讓感覺變得更真。語文課中談品嘗似乎有些荒唐。但我始終記得蔡蕓芝先生帶著小魏巍和他的同學們?nèi)ビ^察蜜蜂,品嘗蜂蜜,給作者留下了“生平第一次”有意義的經(jīng)歷。品嘗,提高了興趣,訓練了認知能力,培養(yǎng)了志趣情操,如學習《挖薺菜》《榆錢飯》建議學生有機會,到鄉(xiāng)村野外去挖薺菜,捋榆錢,并讓他們親口品嘗,體驗過去的艱苦,感受今天的幸福?!叭刖呈寂c親”,品嘗,使學生更貼近生活,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
三、改變課堂角色,強化情境體驗創(chuàng)造。這是一種類似游戲的課堂活動,而游戲無論對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是極具魅力的。讓學生以各種角色和身份在設定的情境中體驗和創(chuàng)造,對于激活腦力及學活課文是不無裨益的。
1.變角色“聽”。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對學生“聽”的訓練并不少: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讀,學生聽;放錄音,學生聽……學生始終是被動的接受者,久而久之,很容易養(yǎng)成惰性、奴性。變一種角色去聽如何?學生以老師的身份聽同學朗讀自己的作文,以老師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它的優(yōu)點和不足;學生以老師的身份聽同學們的發(fā)言,并給予恰當?shù)脑u價;學生以群眾的身份去聽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然后談談聽的感受……這樣變角色去聽,化被動為主動,變接受為創(chuàng)造,是否又另有一番風景?
2.變角色“說”。這種說的訓練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變成文中的角色“說”。如:學習《最后一課》,學生以小弗郎士的口吻說出他那時最想說的話。例如:學習《失街亭》讓學生以學者的身份評說“紛紛世事無窮盡,無數(shù)茫茫不可逃”中的“天意”。變角色“說”,既提高了興趣,又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表達力、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變角色“寫”。學生作文講求“我手寫我口”,變角色寫,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訓練。學《愛蓮說》,以陶淵明的身份寫《愛菊說》,或以當“世人”的身份寫“牡丹頌”;學《社戲》,以農(nóng)家少年雙喜的身份寫“城里的迅哥兒”。變角色“寫”,可從多個側面更深刻地理解主題,認識人物,進行異向性、多向性的思維訓練。
用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用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可以變“學會”為“會學”,用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變“兩腳書柜”為創(chuàng)造型人才。
(責編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