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皖
摘要: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的田園詩人,他以歸隱田園并躬耕壟畝的方式,在亂世中找到了一條保真守性的途徑并為后世所景仰。本文聯(lián)系陶淵明生活的社會背景和他的復雜思想,從《癸卯歲十二月中作于從弟敬遠》來分析陶淵明歸隱的必然性。
關鍵詞:《癸卯歲十二月中作于從弟敬遠》陶淵明歸隱
陶淵明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鐘嶸語)。然而,他的歸隱又不是一帆風順的,是經歷若干次的仕隱反復之后最終皈依田園的。正是這種仕隱的徘徊反映了他思想深處的矛盾及其復雜性。本文試圖以《癸卯歲十二月中作于從弟敬遠》為切人點探討陶淵明歸隱的必然性。
癸卯歲即公元403年。這一年里,陶淵明還作了《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勸農》、《飲酒》等詩。如果將這些詩同《癸卯歲十二月中作于從弟敬遠》相比較,就會發(fā)現。無論是從情感的基調還是表達思想內容的晦明角度,該詩都有相等的獨特性。這是頗耐人尋味的。
《勸農》詩:“即從作息勤厲中,寫景觀物,討出一段快樂.高人性情,細民職業(yè),不作二義看,惟真曠遠人知之。”(鐘惺語)的確在“卉木繁榮,和風清穆”中,詩人傳遞的是男耕女織的悠閑,感受的是超脫曠達的襟懷。同樣,《懷古田舍》二首,詩人在日落而歸,與鄰里壺漿相勞之中體味到的是歡欣愜意。在“平疇交運風,良苗亦懷新”的美景中.體認到躬耕田園的樂趣而生“聊為壟畝民”的愿望。詩人仿佛向一位好友將初始耕田所得到的感受娓娓道來,頗有“羲皇上人”之風。
《作于從弟敬遠》中,全無半點悠閑瀟灑的“羲皇上人”之風。有的是冷寂落寞。前人于該詩多側重于藝術表現手法上。方東樹《昭昧詹語》說“此詠雪詩,而平生本未具備,毫無易代抗節(jié)之意”。這是針對沈約說陶詩“義熙以前,書晉年號。永和以后,惟書甲子”這一觀點而發(fā)的。否定了該詩是為易代抗節(jié)而寫。黃文煥《陶詩析義》說“詩歌章法如層波跌浪”:陳祚明也說:“起四句,一句一意,一意一轉,曲折盡致。”延君壽《老生常談》具體分析詩的結構后說:“每聞人稱陶公恬淡,固也;然試想此等人物,如松柏之耐寒,其勁直之氣與生俱來,安能不偶然流露于指墨之間?!边@較純從藝術表現手法上分析本詩更深入到陶淵明人格中去。今人袁行霈先生精辟地論述過詩中的詠雪句,稱陶是寫景的高手。所有這些論述皆切中肯綮。筆者認為,要更準確地理解該詩的內涵,僅從外部特色分析是不夠的,還必須深入到詩的內容,以意逆志才全面。對于此詩,陶必銓《萸江詩話》將詩與桓玄聯(lián)系起來,他說:“是年十一月,桓玄稱帝,著眼年月,方知文字之外,所具甚多?!钡莱隼斫馊姷幕厩腥它c。但語焉不祥。那么,陶淵明到底要在詩中抒發(fā)怎樣的“懷抱傷心”呢?首先要從東晉的政局和桓玄說起。
東晉政權是南來的北方士族和南方的地方士族聯(lián)合建立的政局?;首迮c土族之間,士族與士族之間的矛盾異常尖銳,皇權統(tǒng)治極度不穩(wěn),形成了“悍將作亂,名將定亂”(梁啟超語)的惡性循環(huán)。隆安五年(公元401)“六月甲戍,孫恩浮海奄至丹徒,戰(zhàn)士十余萬,樓艦千余艘,建康震驚?!?《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二)。朝廷內部,北府、荊州之間矛盾異常尖銳。在討伐孫恩的混戰(zhàn)中,桓玄異軍突起?!奥剬O恩逼京師,建牙聚眾,上疏請討之”(同上)桓玄趁機發(fā)展勢力?;感恰按笏抉R溫之孽子也”(《晉書·桓玄傳》)且“形貌瑰奇。風神疏朗,博綜藝術,善屬文,常負其才地,以雄豪自處”(同上)東晉是講究門閥等級的社會,先天的優(yōu)勢和桓玄自身具備的素質,使他在當時混亂的政局中似乎被看作是一個足以成大事,力挽狂瀾于既倒的人物。隆安初年,殷仲堪等“屯于尋陽,共相結約,推玄為盟主”(同上)。其后,桓玄趁孫恩進逼建康,打著勤王的旗號“建牙聚眾.外托勤王”人京師,誅元顯,大赦,改元大亨,總攬朝政。
前文說過,東晉是伴隨著“悍將作亂,名將定亂”相始終的。定亂之后的“名將”會慢慢地演變?yōu)樽鱽y的悍將?;感膊焕?。入京師之初,他頗能“黜凡佞.擢俊賢,君子之道粗備,京師欣然”。然好景不長,大權在握,其稱帝的野心也漸漸顯露。這一點劉宣宗早就有預言。他曾說:“今國家衰微,天下重在大人及玄,玄藉父叔之資,據有全楚.割晉國三分之二,一朝縱之使陵朝廷,玄威望既成.恐難圖也,董卓之變,將在今矣。”(《資治通鑒》第一百一十二卷)隆安六年十月三日,桓玄篡位,自號為楚,“以安帝為平固王,辛亥,帝蒙塵于尋陽”(《晉書·安帝紀》)。
隆安三年,桓玄領荊、江兩州刺史.陶淵明第二次入仕,為桓玄幕佐。五年,即桓玄上書討孫恩人京師時,陶母喪,陶淵明回尋陽居喪?;感蹠x,正值居喪期間。陶淵明人仕桓玄事出有因。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是他十分敬仰的人,盂嘉是桓玄之父桓溫的參軍,并深得他的賞識。“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孟府君傳》,此其家族之間的淵源?;感鸨鴷r,以勤王為旗號,頗能籠絡人心。史載“玄以歷代有肥遁之士,而已世獨無,乃征皇甫謐六世孫希之為著作,并給其資用”。(《晉書》第九十九卷)可見桓玄頗能做一些沽名釣譽的事情。陶淵明為“尋陽三隱”之一.人仕桓玄能體現他所謂的海納百川的胸懷,從而滿足了桓玄沽名釣譽的欲望,以利進一步籠絡人心。加之陶淵明也有用世的思想(后文將具體論述)。多種因素相結合,陶人仕桓玄也在情理之中的了。把桓玄篡晉時間和該詩所作的時間相比較,二者之間存在時間差,而這時間差恰與消息從建康傳到尋陽所需的時間相吻合。因此,該詩是由桓玄篡晉這一政治事件而寫的。作品中抒發(fā)的情感思想自然也與篡逆這事有關。
陶淵明的思想是復雜的,表現在其興趣尤其是人仕前的興趣是多樣的。
青少年時代的陶淵明即“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睹印吩姎v數先世的業(yè)績,其曾祖陶侃“桓桓長沙,伊勛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祖父“直方二臺,惠和千里”。儒家思想的熏陶及家族的影響,必然使陶淵明有著儒家積極用世的思想。他發(fā)出過日光易逝的感嘆。“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是以向年立,立意多所恥”(《雜詩》)。在“總角聞道,自首無成”的喟嘆中產生“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和“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的壯志;產生過“少時壯且厲,托劍獨行游。誰言行蹤近,張掖至幽州”的豪情。受這種思想的支配,他“茍與時冥會,宛轡息通衢”并“投策命晨裝,暫與田園疏”。人仕桓玄,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這種思想影響的結果。
但是,陶淵明不是純儒家。這是由他生活的時代特征決定的。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也是人性覺醒的時代。隨著儒學的衰微,整個魏晉時期,人生問題始終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此時玄學已經發(fā)展到以追求寧靜瀟灑的精神天地為目的,追求高逸心靈境界和精神滿足為歸宿,并且玄佛合流。這些思想不能不對陶淵明產生影響。陶淵明高明處在于他并沒有從純粹思辯的角度接受玄佛,而是將這些思想落實到現實的層面。在現實生活中體認感悟從而形成了他化遷
宇宙觀和委運任化的人生觀。他認為“大鈞無私力,萬里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天地造化為人.無所偏至.我得為人,乃為自然。一切都應“樂天安分,以至百年”。
他本性自然,《與子儼等疏》中說:“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薄讹嬀啤吩娭杏终f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并“質無矯厲”,“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與子儼等疏》。本性和個性都決定了陶淵明以委任自然為人生準則,將“真善美”作為人生終極目標。他對“大偽斯興,真風告逝”的虛偽社會有清醒的認識。
由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復雜的陶淵明。有著用世的價值追求,有對“真善美”的熱衷,更有著樂天安命,委運自然的遺世情懷。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世俗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澆漓的體會加深,儒家用世觀逐漸減弱。代之而起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另一面即安貧樂道觀和委運任化的人生觀。他敬慕先祖建功立業(yè),更欣賞陶侃“功遂辭歸,臨寵不忒”的瀟灑,贊美皇考“談焉虛止.寄運風云”的超脫。面對虛偽的社會,他追求“真”和“善”,“養(yǎng)真衡門下,庶以善自名”(《懷古田舍》二首)。他更愿意做一個按照純真自然本性行事的壟畝民。志在放蕩自然.他不在意仕途的顯赫,并不熱衷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傳統(tǒng)觀點。他追求的是“介然安業(yè)”(《詠貧士》)的超脫曠達和真善美的人生目標。正因如此,即使在入仕桓玄時,他仍然感嘆“靜念園中好,人間良可辭”及“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行程艱辛時,想到的是“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yǎng)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而恬然有思歸之意。田園勞作時,感受到的是“鳥弄歡新節(jié),泠然送余獸”的美。
所以,終陶淵明的一生,他沒有走向人生的極端.既沒有屈原式為理想不得實現而投淚羅河的悲壯,更沒有阮籍因名教和自然不能調和而佯狂任誕。他靠著樂天知命,安貧樂道及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追求,化解人生各種苦惱,在那個“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的亂世,逐漸走向田園,走向平和。
隆安五年冬,陶淵明居喪柴桑,首次躬耕田畝?!霸谖袈勀袭€,當年竟未踐”,這次實踐是他人生觀的一次實驗。正是在這樣的實踐中,他得出“憂道不憂貧”的遺訓難逮.那么“轉欲志長勤”后得到什么呢?在這里,他看到的是“平疇交運風,良苗亦懷新”欣欣向榮之景;聽到的是與近鄰在勞作之余無拘無束的談笑。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真實,那樣的美。難怪詩人發(fā)出了“愿為壟畝民”的感嘆。田園生活中真善美與惡濁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可以說,這次居喪期間的首耕實踐,為他以后最終歸隱田園奠定了基礎。
在論述了東晉的政治形勢和陶淵明復雜的思想以后,我們不難解讀這首詩。羅宗強先生說此詩“隱隱約約流露著一種雖不張揚而執(zhí)著存在的孤獨感”(《陶淵明:玄與人生的句號》)。這是理解全詩的一把鑰匙。實際上,全詩涉及了兩個問題:苦悶的心情和化解苦悶心情的方式。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詩的前二句極寫苦悶孤獨,語言中流露出難以排遣的郁悶。羲皇上人的飄逸心情蕩然無存。有的是與世隔絕和孤立無助。中間三句由外到內寫景表達苦悶的心情。這里的風雪既是自然界的風雪,更是暗指政治上變幻莫測的風雪。在美麗的雪景中,詩人感受到的是勁風侵袖和簞瓢屢罄的辛酸。詩的最后四句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意愿。落寞之余的詩人,從三墳五典之中希冀找到安慰和寄托。他找到化解苦悶心情的方式是“固窮節(jié)”。
全詩由篡晉事件而發(fā)?;感蹠x是陶淵明始料不及的。他懷著對真善美的用世心態(tài)入仕,也曾受到桓玄的重視并出使過建康。但篡晉以突如其來的方式打破了他的理想之夢。雖然陶淵明對東晉政局有清醒的認識,但一旦事件真正發(fā)生時,儒家思想中固有的“弒君不仁”思想便使他一時難以接受現實。政治形勢的轉變是不以陶淵明良好的愿望為轉移的。他苦悶彷徨,甚至憤怒,然而他深知作為一介書生的無奈。于是,苦悶之后,外在的追求逐漸內化為心靈境界的拓展。安貧固窮委運任化的人生觀開始占據其思想的主導地位。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既包含了他對篡晉的態(tài)度,又有詩人今后人生走向的信號,一方面,儒家思想的本能和詩人終極人生追求決定了他強烈地反對篡晉。另一方面,任真自然,平和實際又是陶淵明一貫的原則,他從來都是“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恥;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病”(蘇東坡語),何況又是與自己思想相左的時候呢?在這混亂得令人窒息的環(huán)境中,詩人唯一能保真守性、固守節(jié)操的方式就是歸隱田園,這大概就是“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的意外之意吧。
終于,看慣了篡亂的陶淵明在經歷了幾次短暫的過渡后永遠地走向了田園,走向歸隱,這是一種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