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華
摘要:初中階段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今后人生各種閱讀養(yǎng)成的一個重要過程。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尤其是語文學習成績,更影響到整個人生的閱讀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本文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閱讀;能力;速度;語感;規(guī)律
中學階段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覺閱讀能力尤為重要。俗語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人的一生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在閱讀,只不過每個人的出發(fā)點和能力不同,即使看同一問題也不盡相同。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學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情況不一。所以無論從人生角度還是從學習方面,初中生都有必要和責任來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快速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要快速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經過一定的強化訓練,閱讀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四百萬字的閱讀量和閱讀目標,只有經歷千錘百煉才能練成火眼金睛。學生一開始閱讀速度往往有點慢,要先解決閱讀速度的問題,在考試中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應該嘗試著加快閱讀速度,平時閱讀的時候可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漸提高閱讀速度,分階段階梯式的增加數量來訓練,鞏固了一個階段再來增加和訓練下一個階段,最終達到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在具體的實踐中,快速提高閱讀速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限的時間里既能達到一定的閱讀數量又能看透文章,總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首先,放寬自己的視野,古人講究一目十行也是說的這個道理,不能盯著一個字讀一個字,那樣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也容易出現看著后面的忘記了前面的事情。我們閱讀的時候盡可能要看到全行的文字,不要一字一字的轉換視線,應該是快速的掃描,連詞成句,在讀前面一個字的時候至少已經看到后面的字了,甚至可以從句子中提取主要的詞語來連詞成句,簡化內容以便幫助我們盡可能多地掌握文中的信息,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開始的時候可能會丟掉文中的一些信息,影響理解,這不要緊,只要經過一定量的強化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慢慢地感覺到閱讀的時候越看視線越大,丟掉的東西也越來越少,最終達到一目十行并且過目不忘的境界,從而練就一雙慧眼,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在考試中可以完全理解文章的主旨,拿到分數。
其次,要努力培養(yǎng)閱讀的語感。語文教學中一直都強調語感的重要性。練武藝常說三天不練手生,閱讀也一樣需要經常訓練,經常練習。文章中的一個個詞語就像武術中的一個個招式一樣,招式相連便形成套路,詞句相連就形成語段。字詞句篇章有時也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形成一些固定的短句甚至語段,很多時候這些固定的結構常包含著共性的含義,所以讀得多了就有一些常見的詞句會不斷地出現在文章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便能夠一眼看透整個短語甚至整個段落,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理解。到達這種境界就要有廣泛的閱讀來培養(yǎng)語感,在培養(yǎng)語感的同時積累詞義,這樣就要把培養(yǎng)語感放在第一位。
語感的養(yǎng)成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需要用心去感悟。我們都知道作品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加工創(chuàng)造的,高于生活并且濃縮了生活,要完全讀懂文章就要和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才能讀懂和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關注的情感和思想。這又需要語感的幫助,剛才已經講到固定語段的共性含義,沒有一定量的語言積累是難以達到的。故而在平時閱讀訓練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固定語義,才能為以后閱讀時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圖打基礎。語感的培養(yǎng)就要通過平時良好的訓練來實現,讀得多了才能有感覺產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也能夠提高閱讀的速度,節(jié)省考試時間;能夠更專心地閱讀并理解文意,為做好后面的試題樹立信心。
第三,簡單掌握一些閱讀的技巧和規(guī)律。在語文考試中閱讀試題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從閱讀文章的篩選上來說,不管是說明文、議論文還是文言閱讀,在難易程度和數量上都受到考試時間的限制,不會出現考綱以外的東西,學生只要認真閱讀都能看得懂,試題的設置上往往也有規(guī)律,比如:說明文應掌握常見的幾種說明方法及每一種說明方法的好處,這里面有共性的作用,再答上文中具體的作用就可以了。注意說明的順序、主要事物及對我們有何啟發(fā),說明文的嚴密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試題的設置也會圍繞這些方面來安排一些陷阱,掌握了平時練習中常出現的問題及規(guī)律,就能輕易的過關。
議論文和散文做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兩種文章的觀點和思想往往是解題的關鍵,閱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文中一些帶有觀點和思想傾向的詞句,快速閱讀的同時必須把這些內容明確的記下來,可以做些標記便于回頭做題的時候快速找到問題所在的地方。也可以在閱讀文章前先看一下試題,帶著問題去閱讀可以邊看邊找答案,更能節(jié)省時間。議論文和散文也是有一些技巧的,譬如,議論文的觀點經常放在文章的開頭,分論點放在段落的開頭,結論和帶有感情的內容放在結尾等,都可以作為常識來把握。閱讀第一遍的時候必須對這類信息多留意,后面的試題與此多有聯(lián)系,閱讀時需要有敏銳的眼光來迅速抓住這些內容才能夠出奇制勝。閱讀第一遍結束后,帶著問題再來分析文章,把文中問題所涉及的內容找出來加以總結歸納就可以了。
文言文大都是古人的文章,與我們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和時代語言差異,本身就要求多讀、多練,當然初中階段的文言文不要求太深,多是一些唐宋時期的優(yōu)秀短文并且是接近白話的容易理解的文章。要求學生能夠理解關鍵字的特殊用法,做到逐句翻譯即可,文言試題的設置形式也比較固定,只要學生能夠讀懂和翻譯整篇文章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文言文的學習閱讀還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閱讀問題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今后走向社會,時刻都需要我們能夠對每一件事快速地閱讀,準確地作出判斷,合理地做出應對的方法,為我們贏得精彩的人生。學習階段只有把閱讀訓練好,才能在語文考試中所向披靡,讓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