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忠
學習的濃厚興趣是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在動力,所以必須激勵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動機。 然而幫助缺乏數學學習動機的學生的最好辦法就是首先幫助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取得進步,并在進步中體驗一種內部的自我激發(fā)。其具體方法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
人類具有一種好奇求知的本性。好奇心和求知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成功而不斷得到發(fā)展。有的學生,因學習失敗,學習困難而對書本知識失去好奇心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種天生的和強有力的動機因素。為了發(fā)展學生的內在動力,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必須保證學生既能較為輕松的學懂知識又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自覺學習。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安排的學習內容及教學方法則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學習內容和課堂情境的設置。學習內容的安排盡量不要過分的繁雜,線條要清晰。教師應設法把學生的注意集中于學習知識的活動中,排除分散學生注意的干擾,如使用幻燈機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使自己的影子投影到屏幕上;不需用時及時關閉電源。還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
學習內容難度恰當,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分層次要求:特優(yōu)生應加強對其學習深度和廣度的加深和拓廣;中等生應加強綜合能力的訓練;所謂的差生則應加強基礎知識過關訓練,使其學有所得,不斷進步,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學生進行不同深度的加工,特別是深水平加工。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模式,調動學生使用眼、耳、口、手等感覺器官,使得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以提高課堂效益,減輕課外負擔,讓學生不再認為學數學就是做題,而是一種享受,從而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
二、把握教學難度
數學學習的目標設置是激發(fā)數學學習動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同的學生,學習接受能力不同。一個思維靈活的學生,能夠較好地處理新舊知識之間的很大差距,而思維僵化的學生面對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感到束手無策。但是如果從自已的切身體驗出發(fā)去學習新知識,那么任何問題都會變得更加令人感興趣。
如:在《解析幾何》中有關直線系和曲線系的問題,直接使用直線系或曲線系方程,可以很快解決與交點有關的許多問題,思維靈活的學生,用來得心應手,興趣盎然,思維覺得更加活躍;而思維僵化的學生則很難理解這些方程,更不用說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只能依靠繁復的計算,勢必導致產生厭倦情緒,因而把握教學難度及情景創(chuàng)設是猶為致關重要的問題。
數學學習目標的設置應根據學生個人的情況,學生應參與目標的設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在目標設置的過程中使其內在動機進一步激發(fā)。一般來說,目標越具體,興趣越濃厚;舒適的數學學習目標的設置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滿足,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的經驗能使學生建立信心,提高興趣。當然學習目標的設置還應該稍高于先前已有的學習水平,使他們產生適當的內部緊張狀態(tài),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然的話,目標太高或太低都無益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促使學生“卷入”學習任務
一個人專心致力于獎勵很少的業(yè)余愛好之中,或者一個學生全力以赴地參加到娛樂性的解題活動中,都可描述為“自我卷入“,當智能受到挑戰(zhàn)的時候,自我卷入就達到它的頂點。問題是如何才能促使學生“卷入”學習任務之中去?首先,教師應設法使學生在卷入的學習任務過程中至少不會受到失敗的威脅,相反,應使學習任務變得更加容易完成,學習因此受到促進。還應設法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技巧,促進學習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是促進卷入效果的最有效方法。
如:在均值定理的應用過程中,雖然都會念順口溜“一正、二定、三相等”,但當它出現在具體的題目中時,很多學生卻漏洞百出,特別當涉及三項均值定理的使用,最容易出現“沒有定和或定積”、“在拆項過程中不考慮相等的”、“涉及常數項的處理”等問題。再如:在橢圓和雙曲線的教學中,如果采用比較手法,學生的興趣明顯濃厚得多。
四、競爭學習動機
運用小組競爭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質量。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變得更加積極,較少象過去那樣消極被動;學生之間相互提供了關于自己學習的深度及如何學習的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學習方法的改進;有助于差生穩(wěn)步前進,并在前進中提高自信心和學習的內在動機與興趣。教師的責任就是在自己的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系列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
一種活動方式就是每周六精選一些前面所學知識的小綜合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由教師全部批改,再讓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自己到講臺上講一個題目。原則上是全班同學依次序,若有不會的題目,往后面輪,下次這個同學重來。
實際上這種情況基本上沒有出現,因為一般的同學發(fā)現自己哪個題目有問題,恰好又是自己要講的,那他就認真請教做的好的同學給自己講清楚,因為誰也不會愿意輪到自己不敢上講臺或者是在講臺上出現問題。通過這種實驗,我感覺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人人都喜歡上臺亮相,不再害怕數學了。學生互助學習,對優(yōu)生的學習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教學相長。
從以上的一些措施來看,首先肯定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是促進學習的最有力、最穩(wěn)定的動力。其次,必須采取一系列綜合配套的激勵措施,才能發(fā)展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從而使學生真正的進入角色,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體現素質教育的成果。為培養(yǎng)跨世紀的人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