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東文化和北方民族

2009-09-15 09:08傅惟光
理論觀察 2009年4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傅惟光

[摘要]北方民族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關東文化”?!瓣P東文化”是長城以外的北方地域文化?!瓣P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東文化;北方民族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4—0005—03

我國地域廣袤,民族文化紛呈,不同地域存在著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諸如嶺南文化、水鄉(xiāng)文化、巴蜀文化……。長城內外,又有農墾文化和游牧文化之別。近年來又掀起了具有北方特色的“關東文化”。關東的地域文化歷史悠久,又獨具特色,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但是多年來還沒有用文化的視角,對關東文化進行研究和探討。現(xiàn)在單獨提出“關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長期存在的北方地域文化進行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傳承北方的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北方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讓“關東文化”,在中華民族多彩文化中更加熠熠生輝。

一、關東文化的界定

提起“關東文化”的議題,首議是1993年12月,在慶祝黑龍江省博物館建館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東三省考古、文博、歷史等方面的專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關東文化”問題進行了研討,決定編撰出版《關東文化大辭典》。

關于“關東文化”的界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首先要肯定是一定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下的區(qū)域性的文化?!瓣P東”泛指山海關以外,今遼寧、吉林、黑龍江省和黑龍江省西北部內蒙古的部分地區(qū)。關東也稱東北,關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從舊石器的遠古時代北方民族的先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這里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區(qū),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有肅慎、穢貊、東胡三大族系。關東這個區(qū)域概念是歷經千百年的發(fā)展,到明、清之際才逐漸形成的。

從戰(zhàn)國時代燕國修長城,到秦始皇集燕趙長城之大成,連綿萬里。至明代將萬里長城同山海關聯(lián)結起來。第一次把東北和華北明確分開,東北地區(qū)形成了實質性的關東。長城和山海關在歷代王朝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所以明代官方行文中已有“關之東”、“關東”的稱謂。明代所指“關東”,開始只是指遼東,還不包括吉林、黑龍江。滿族崛起后統(tǒng)一了山海關以外的東北,特別是清入關以后,仍將東北看成是一個整體。清代的官方文書和修史書中如《清實錄》已經明確使用“關東”一詞?!瓣P東”的稱謂在康熙朝之后已常見于官方文件和官修史書,在乾隆朝已經普遍使用。至晚清“關東”已成為民間的習慣用語,在學術或政論著作中“關東”一詞已被廣泛使用,《清史列傳》稱李金鏞為“關東循吏”。此外還稱東北為“東省”、“東三省”,如同現(xiàn)今泛稱東北。關東的區(qū)域概念,不是人為規(guī)定的,是歷經千百年的歷史演變而形成,被官方和民間所認同。關東的山山水水和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養(yǎng)育了關東大地的北方民族兒女,從舊石器時代開始這里就產生了人類文明的曙光,北方民族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北方民族的燦爛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奇葩。

二、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地位

中華民族文化是由至少56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的文化匯集成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華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譜寫的世界文明寶庫中的華美篇章。

中華民族是一體多元文化的總合,所以文化的構成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不同特點的個性。56個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東北由三大族系肅慎、穢貃、東胡,構成東北原住的土著民族。

肅慎族系,是東北地區(qū)很古老的民族。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成。有肅慎之國?!逼渲械摹按蠡摹狈褐脯F(xiàn)東北,“不咸”山即現(xiàn)在的長白山。指出在遠古時期東北的長白山,有一個肅慎族系組成的國家。肅慎也稱息慎、稷慎。夏、商、周時稱肅慎,漢時稱挹婁,魏晉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棘輔,宋時稱女真,明末稱滿洲,中華民國始稱滿族?,F(xiàn)在的滿族、赫哲族為女真后裔,鄂溫克族為棘轕人后裔。

穢貊族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夏、商、周時期廣泛的游獵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南至鴨綠江、東至圖門江一帶廣闊地區(qū)。穢貃原是兩個大的部落族群。穢為傍水而居的漁獵部落群,貃為游獵游牧部落群。由于土地相連,語言風俗相近,由漁獵向農牧業(yè)轉化,穢貃兩族最終聯(lián)合在松嫩平原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建立了夫余國。穢貃的族稱最早始于春秋,西漢以后則合稱為穢貊族。

東胡族系是黑龍江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一個龐雜的部落聯(lián)盟和民族共同體,后來由東胡逐步演變?yōu)轷r卑、室韋、契丹、蒙古幾個大的分支。東胡的“胡”,在蒙古、達斡爾語中是“人”的意思。東胡的“東”指地理位置,《史記》注稱:“東胡在匈奴東,故稱東胡?!薄稘h書·匈奴傳》稱:“胡者天之驕子也?!薄渡胶=洝ず任鹘洝贩Q:“東胡在大澤以東?!奔唇襁_賚湖以東,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南北。

我國的東北是一個歷史大舞臺,生活在這里的少數(shù)民族,從這里出發(fā)走向中原大地,為民族的融合和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遠在二千多年的西漢時期穢貊人建立了松嫩平原的第一個民族國家,是當時西漢的屬國,國王死后享受“玉匣”(玉衣)的禮遇。其國殷富,人口滋盛,奴隸不計算在內有居民8萬戶,國勢強大擁有雄兵數(shù)萬。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氏走出大興安嶺入主中原,以洛陽為都城建立了北魏,推動了中原和北方經濟、文化的融合。現(xiàn)在洛陽的龍門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就是鮮卑人創(chuàng)造的中華瑰寶。

公元四世紀黑龍江東部的棘輔人,建立了渤海國,接受唐朝的冊封。渤海國東到大海,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稱為海東盛國。

興起于內蒙古東部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一帶的契丹人,滅了渤海國于公元五世紀自號契丹,國號大遼。契丹大遼在南進的同時,不斷的鞏固北方,管轄范圍至呼倫貝爾以北,額爾古納河以西、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的廣大地區(qū),初步形成中華大地鞏固。的北方。

十二世紀初女真人崛起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起兵滅遼。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即皇帝位,國號金,都金上京會寧府今阿城白城。1125年金太宗完成伐遼,同年“月開始攻宋。1127年1月北宋滅亡。北宋的徽、欽二帝初解至上京會寧府,后遷至依蘭“坐井觀天”,二帝相繼客死依蘭五國城。金代用30多年的時間取得了滅遼伐宋的勝利,領土不斷擴大成為盛國。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改為中都。北京成為首都肇始于金代,2003年北京隆重慶祝了建都850周年。金代女真政權重視農業(yè)生產,鐵器十分發(fā)達,發(fā)展了手工業(yè)作坊,商業(yè)繁榮,文化教育學習先進的漢文化,漢字契丹字并用。金代社會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為鞏固北方修筑了土石砌筑的金代萬里長城。金代不僅進一步開發(fā)了祖國的北方,鞏固了北方,而且建設了祖國北疆強大的北方。為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祖國的統(tǒng)一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金國歷時

120年,完成了女真人的歷史使命,于1234年為元蒙古所滅。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源于東胡室韋諸部之一的蒙兀室韋,成吉思汗經過征戰(zhàn)統(tǒng)一了蒙古各部落逐漸強大。后來滅了金、宋,建立了元朝,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又一次統(tǒng)一大業(yè),使中國成為了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大國。

女真人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實行了集政治、軍事、生產為一體的八旗制。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都于興京今遼寧新賓縣,1625年遷都沈陽名盛京?;侍珮O繼位后改女真為滿洲,1636年稱帝,改國號大清。1643年皇太極死后福臨繼位改元順治,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滿洲人建立的統(tǒng)一中央集權的國家,再一次由北方少數(shù)民族完成了民族融合和祖國統(tǒng)一的大業(yè),完整的確定下來了中國的版圖。

我國的北方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不僅造就了祖國強大的北方,并為祖國的統(tǒng)一、民族的大融合,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作出了歷史的貢獻。包括確立了今天中國的版圖和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在民族大融合中促進了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上的部分少數(shù)民族在學習先進文化共同發(fā)展中,逐漸融合到漢族和其它民族當中去了。在中華民族成長的歷史上,北方少數(shù)民族演出過生動的歷史活劇,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升平盛世”。

三、關東文化的內涵和文化特色

1.歷史悠久的關東

一體多元的中華文明是多中心發(fā)展的,并且互相融合共同發(fā)展。關東歷來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認為關東沒有文化,是文化沙漠,一切文化都是由中原傳播來的,這種觀點早已被“多元論”所打破。關東最早的人類化石是28萬年前的營口金牛山人。1~2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遺址,關東大地分布相當廣泛。新石器時代的昂昂溪遺址距今7000年,紅山文化距今5000年歷史,由此產生的中華文明的歷史,已經早于中原文化1~2千多年。關東歷來就有土生土長的文化,關東不是沙漠無人區(qū),關東的先民在遠古時代就在這里生息,并創(chuàng)造了遠古的人類文明?,F(xiàn)代的科學考古,改變了史書沒有記載的歷史和只記載漢族歷史的“正史”。但是死抱書本不放的人也有,總是認為關東沒有文化,是北大荒。說關東的歷史總是從清代開始,并著眼于“流入文化”,流入給東北帶來了文化和文明。這種觀點無疑是割斷了北方的歷史文化,只取清代其中一段“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無視北方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對中華民族文明形成和發(fā)展的巨大貢獻。

僅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中華民族近14億人口使用的共同語言“普通話”,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北京話為標音的標準中國話,全世界學漢語的人都使用普通話。東北話嚴格說是東北的方言,是由歷史的熔煉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東北方言的形成,首先是受滿族語言文化的影響,如今東北的方言中仍保留有大部分來自滿語的方言。流人的后裔最后也融入北方人當中,不僅說一口純粹的東北話,完全東北人的生活習慣,還有東北人的脾氣。流入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不能說是流入給北方帶來了文化,北方不是文化沙漠,北方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關東特色文化。

2.關東游牧民族的馬背文化

世界的歷史文化體系基本上是以農業(yè)經濟和游牧經濟來劃分的。中國歷史上逐漸形成了以長城為界的經濟體系,長城以南的農業(yè)經濟和長城以北的游牧經濟,兩種經濟和文化在長城內外碰撞融合,推動了中國歷史前進的車輪。

關內有優(yōu)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農業(yè)生產比較發(fā)達,文化也相對先進,由于豐衣足食固守田畝,因而思想較為保守滿足現(xiàn)狀。

長城以北是游牧民族的生存地帶,地理和氣候條件較差,他們逐水草而居,生活不安定處在游動狀態(tài)。游牧民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不受界限的約束,很少保守,渴求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歷史上他們不斷的南進,以主動的方式吸收農業(yè)文化,學習農業(yè)經濟,使北方民族的經濟文化不斷發(fā)展進步,完成了民族融合的使命和祖國統(tǒng)一的大業(yè),建立了祖國關東強大的北方。

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分布很廣,東起歐洲的里海經蒙古共和國到西亞,我國除東北外包括內蒙古、新疆和西藏都是游牧文化的生存地帶。由于游牧文化的生存特點和文化特征,我們時常稱其為“馬背民族”和“馬背文化”,馬背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從夏商,迄兩漢時期,我國北方草原馬背民族盛行著具有鮮明草原民族特點的草原青銅文化動物紋飾。這種以動物紋飾裝飾的草原青銅文化廣泛的分布于歐亞大陸。這不僅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關,而且得益于草原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從考古資料上看,草原絲綢之路始于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興于秦漢,盛于隋唐。從空間上,大體由蒙古高原東南端的遼河上游,越過大興安嶺,沿陰山南北向西,經天山南北,轉經高昌,進入亞歐草原地帶,形成一條鮮為人知的草原絲綢之路。后來的游牧民族契丹人,進一步溝通和發(fā)展了這條聯(lián)結歐亞大陸的草原絲綢之路,“馬背文化”得以廣為流傳。

馬背民族溝通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開辟了一條草原絲綢之路。北方的契丹人是東西文化的傳播者,契丹人從回紇引進了西瓜后來傳到中原,契丹后裔達斡爾人仍然繼承了種植西瓜的傳統(tǒng)。

3.白山黑水造就的關東本土文化

關東大地養(yǎng)育關東人,都說關東三件寶:“人參、貂皮、軌靴草”;東北三大怪:“窗戶紙貼在外、養(yǎng)活孩子掛起來、十八九歲的姑娘叼煙袋”。兩句話即道出了關東資源豐富,又戲說了關東的純樸民俗。北方民族的生活習俗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生存選擇和利用自然中,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北方的山水雄渾壯觀,北方民俗粗獷豪放,心胸寬廣、質樸純厚。南北文化的差異,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北雄南秀”的不同風格。北方氣盛多豪放慷慨之聲,南方多俊秀,多為柔弱細膩的靡靡之音。黑土地養(yǎng)育了東北人,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黑土文化”。東北氣候寒冷,冰天雪地,嚴峻的自然環(huán)境培育了北風勁吹的“冰雪文化”。天寒地凍擋不住北方人的熱情,火辣辣的高粱酒釀出了關東人火辣辣的生活,“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進了青紗帳”,演繹了關東人熱情豪放的品格。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關東的山山水水養(yǎng)育了關東人,關東人用智慧和漢水譜寫了原生態(tài)的關東文化,構筑了中華民族文化百花中絢麗多彩的關東文化。

四、關東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公布世界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將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加以保護。有不少國家將文化遺產稱為“文化財”,當作寶貴的財產加以保護。為了保護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近幾年我國也啟動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并著手制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對于中國這樣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來說,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國開始從現(xiàn)代意識的文

化遺產保護問題上,加大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力度。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和空間。這些傳統(tǒng)的民俗、民族文化形態(tài),在邊遠的關東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著厚重的保藏。除歷史上北方少數(shù)民族固有的文化遺產,現(xiàn)代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如;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達斡爾族、蒙古族、朝鮮族、滿族等20幾個少數(shù)民族,都保留了豐富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和民族風俗,演繹著從古至今關東文化的歷史文脈。關東大地處于祖國的邊遠地區(qū),在后現(xiàn)代社會中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大自然還沒有被完全改造,原生態(tài)的少數(shù)民族生活在原生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或多或少的還保留著一些原計原味的原生態(tài)的民族、民俗文化。相對古老的民族、民俗民風,是民族學研究的“活化石”,是關東文化的“根”。關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要在“根”上作文章,繼承和發(fā)展民族文化,才能使關東文化更具有生命力,才能光輝永續(xù)。

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多數(shù)信奉原始的“薩滿教”,他們崇拜大自然,認為萬物皆有靈。山、樹凡大自然中他們認為可尊崇的都是神,薩滿則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薩滿教雖然沒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疇,但事實上仍以不公開的形式存在于民間。薩滿教是我們不應忽視的一種民間文化,因為它和這些少數(shù)民族同時并存。有些民族傳承著祖先崇拜的古老習俗,西窗戶、西炕是祭祖的地方。每年還要舉行祭祖的儀式,求得祖宗的保佑。

北方民族還有太陽崇拜,是太陽給萬物帶來了生命。祭天地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較正式的場合,首先要以酒敬天敬地,這是對大自然的尊重?!澳沁_慕”和“祭敖包”,是蒙古族、達斡爾旅的傳統(tǒng)習俗,每年八月都要舉辦隆重的“那達慕”和“敖包”盛會。

少數(shù)民族無一不擅長歌舞,歌舞是民族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折射著來自遠古的血脈傳承。

有的少數(shù)民族沒有文字,但民族卻得以延續(xù),文化則得以不斷傳承,這就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民族是靠文化來傳承的。歷史上的一些古老民族在民族大融合中消失了,但在考古發(fā)現(xiàn)中保留了杰出的民族民俗文化。這些在老的民俗文化和現(xiàn)代民俗有著很深的源流關系。

民族民俗文化形成的歷史是久遠的,存在于民族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河南濮陽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龍,遼寧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龍和紅山文化的玉龍,山西龍山文化出土了彩繪龍,黑龍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銅座龍,這些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但有著共同的傳承和中國龍的文化傳統(tǒng),傳承了五千多年的文化信息。世界的文明有幾個文明發(fā)祥地,但只有中華文明得到了不間斷的傳承。歷史在前進,文化在延續(x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吉林省于2009年1月9日,將關東文化帶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是人類的共同使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國著手制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我國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大舉措,是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貢獻。

五、弘揚關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中華民族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是靠文化的融合發(fā)展壯大的,一體多元的文化得到多民族的認同,56個民族都是炎黃的子孫,都是中國人,這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就宗教文化而言,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各種宗教并存和諧相處共同發(fā)展,不存在有些國家的宗教相斗永無休止的狀況。

這種中國特色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使得到中國來的外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城市里好幾種宗教并存,而相安無事,覺得很奇怪。這就是他們不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的謙和、包容的秉性,不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的國情。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關東大地齊齊哈爾的歷史上曾有過一個“五教道德院”,破天荒的將五大教派:儒、釋、道、耶、回,合為一體稱為五教道德院,這就是中國式的宗教。

中國的歷史就是民族融合的歷史,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關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關東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是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關東文化源遠流長,伴隨著北方民族的成長,深深的扎根于關東大地。

關東大地無論歷史或現(xiàn)代,都是祖國的驕傲,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生命,文化流失了涉及民族的存亡,民族文化的留存是民族存亡的根本定律,民族存則文化存。和諧社會的依托,是和諧的民族文化。關東文化是北方民族的民族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的認同,是民族團結的保障。關東的熱土養(yǎng)育了多民族的關東人,培育了生機勃勃的關東熱土文化,關東大地勁吹東北風。文化的先進就是民族的復興,我們耳目詳熟的“三個代表”,其中就包含了先進的文化。能流傳和傳承的都是經過歷史積淀的先進文化。

弘揚關東文化就是弘揚關東北方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東文化具有潛在的無限凝聚力,文化的繁榮為關東大地構建平安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化的力量是精神財富,弘揚關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是新時代賦于關東人的歷史使命。

[責任編輯:張振華]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戲曲藝術的重大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試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傳統(tǒng)建筑營造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shù)字化研究
基于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現(xiàn)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chuàng)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shù)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静宁县| 普宁市| 巨鹿县| 邢台市| 东丽区| 永福县| 丰城市| 思南县| 津南区| 法库县| 桂平市| 迭部县| 称多县| 鄂伦春自治旗| 旬阳县| 新疆| 界首市| 咸宁市| 桐梓县| 思南县| 攀枝花市| 姚安县| 云安县| 绍兴县| 廊坊市| 盐津县| 如东县| 定西市| 四川省| 无为县| 文山县| 平泉县| 汕头市| 西藏| 阳江市| 屏边| 平和县| 宜章县| 莲花县| 安福县|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