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琳
她是參加長征的三十位女性幸存者之一,她是抗日中威震敵膽的“謝團長”,她是新中國第一代法學教育家,她還曾是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的夫人。這位尚健在的傳奇女性的名字叫謝飛。
一
1913年2月3日,謝飛出生在海南省文昌縣湖山鄉(xiāng)茶園村一個漁民的家庭,取名“瓊香”。她上面有三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謝飛7歲時,雖然家里貧窮,父母仍送她進入茶園村大宗小學讀書,當時她是這所小學里唯一的一位女生;11歲時,她到了海口,進入海南公學讀書;1926年,她又考入設立在??谑械膹V東省立第六師范學校。
這時,謝飛的大哥謝明興、二哥謝明發(fā)和三哥謝明久都相繼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她受哥哥和學校進步教師的影響,加入了婦女解放協(xié)會、反帝大同盟等革命組織。1927年初,謝飛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為海南島頗具活力的青年革命女性。1929年7月,謝飛由共青團員轉(zhuǎn)為中共黨員。
1930年春天,胡志明受共產(chǎn)國際的委派來到新加坡,在這里先后成立了安南、馬來亞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謝飛受中共黨組織的委派,轉(zhuǎn)到胡志明領導的馬共中央委員會做了一段時間的秘書工作。1932年2月,謝飛奉調(diào)回國,到福建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先后擔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秘書和中共廈門中心市委秘書。
二
1933年初,中共臨時中央遷入江西瑞金,謝飛被調(diào)入瑞金,擔任國家保衛(wèi)局機要員。
1934年10月紅軍長征途中,謝飛等大多數(shù)女干部在休養(yǎng)連擔負照顧老弱傷病干部和沿途籌糧、籌款、宣傳群眾等項工作。1935年7月,部隊準備出發(fā)穿過草地前,由于休養(yǎng)連需要攜帶傷病員的口糧和運輸各種物資,任務十分繁重。于是,謝飛和幾個女戰(zhàn)士一同來到中央主管籌糧和后勤的劉少奇的住地。謝飛代表大家直率地對劉少奇說,希望上級批準給休養(yǎng)連增加一個民夫。劉少奇二話沒說,就爽快地答應下來。
劉少奇和謝飛有了“既見了面又說了話”的相識,到達吳起鎮(zhèn)以后,他們見面的機會也更多了。1935年10月底,在鄧穎超的積極撮合下,謝飛和劉少奇舉行了簡樸的新婚儀式。
1935年底,中共中央決定派劉少奇為中央代表去華北主持北方局工作,謝飛作為夫人和助手一同前往。此后,謝飛跟隨劉少奇輾轉(zhuǎn)南北,直至1938年3月中旬返回延安。
謝飛回到延安后,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1938年從湖北漢口回到父親劉少奇身邊的劉愛琴回憶道:有一天,劉少奇把她領到一個女八路軍人的面前,對她說,這是你的媽媽。她說,謝飛媽媽“每兩周回來一次,同我們住在一起……我和哥哥在延安的日子里,謝媽媽一直像親生母親一樣照顧我們。平時爸爸工作很忙,謝媽媽就照料我們的一切。后來她在黨校學習,回來的次數(shù)就少些了。”
1939年1月,劉少奇赴中原局開辟新的工作領域,謝飛沒有同行。因為這時她正在中央黨校學習,同時,還有允斌、愛琴兄妹在延安讀書需要照顧,所以沒有同行。
1939年底,劉少奇和謝飛在皖東三黃家村相逢了,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戎馬倥傯,相聚是短暫的。由于當時形勢緊張,日寇不斷進行“掃蕩”,為了反擊敵人、鞏固皖東和發(fā)展蘇北抗日根據(jù)地,兩人雖然同在皖東,卻常常沒有時間見面。
1940年4月,謝飛受命去皖南新四軍軍部執(zhí)行一項重要任務。她和幾位同志乘坐小船渡過長江,到了皖南完成任務后,他們遇上了日軍的“掃蕩”,無法再渡過長江返回皖東。她和劉少奇被阻隔在長江兩岸。
1941年1月6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fā)生。謝飛在這次事變前后輾轉(zhuǎn)到了蘇南。曾經(jīng)在東南沿海叱咤風云的紅軍女戰(zhàn)士謝飛,經(jīng)歷了在劉少奇身邊和延安黨校四年的“平靜”生活以后,又恢復了自己當年的激蕩的生活。從這時起,謝飛與劉少奇事實上已經(jīng)脫離了婚姻關系。
三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不久,謝飛調(diào)華東局工作,擔任華東地區(qū)婦聯(lián)常委兼組織部長。
1950年1月,劉少奇簽發(fā)了中共中央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謝飛也于這年擔任了中國人民大學專修科主任。謝飛深感由戰(zhàn)爭年代轉(zhuǎn)入國家建設,急需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她一邊擔任領導工作,一邊上夜大,開始了不懈的自學。1952年9月,她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研修法學理論和憲法,同時還選修了國際法和語言學等課程。
謝飛讀了四年的研究生,畢業(yè)后,組織上調(diào)她擔任了中央政法干部學校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她既當領導,又親自編教材,上講堂給學員講課。
“文革”中,造反派組織多次逼她寫“揭發(fā)”劉少奇的材料,她沒有寫過一個字,也沒有說過一句貶損劉少奇的話。
1968年3月的一天深夜,謝飛家中突然闖進幾個軍人打扮的漢子,將她從屋內(nèi)架走,押上了一輛警車,送到一處秘密的地點關押起來。這伙人是“劉少奇專案組”派來的。該專案組為了誣陷劉少奇,捏造事實,說劉少奇1936年在北方局工作期間被捕過,寫了自首書才獲釋的,而這段時間正好謝飛和劉少奇在一起,威逼她依專案組的意圖寫出證明材料。
謝飛前后被審訊達二百多次,但是,謝飛的回答始終是一句話:“劉少奇在北方局沒有被捕過,他更沒有叛變過革命?!?/p>
謝飛和劉少奇共同生活的時間不到6年,卻因為劉少奇冤案的株連而整整坐了6年監(jiān)牢。在獄中,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周恩來得悉謝飛的情況后,對專案組的行為進行了批評,謝飛才得以在1973年國慶節(jié)時獲釋。
打倒“四人幫”以后,謝飛終于得到平反和恢復公職,擔任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離休以后,謝飛仍擔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公安部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和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
她后來沒有結(jié)婚,也沒有生育小孩,和在公安部工作的養(yǎng)子謝冰生活在一起,安享著幸福的晚年。
摘自《劉少奇家世》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