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甄別

2009-09-28 02:06:58李小軍
法制與社會 2009年5期

李小軍

摘要組織賣淫罪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同為淫媒犯罪,由于具有相同的犯罪客體,特別是犯罪手段上的一些“重合”,使得一些司法機關(guān)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容易將這兩種犯罪混淆。特別是容易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誤判為組織賣淫罪,因此對這兩罪加以正確區(qū)分對于貫徹我國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以及罪責刑相適應(yīng)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組織賣淫罪 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092-02

1979年刑法對組織賣淫罪和介紹賣淫罪沒有規(guī)定,只規(guī)定了強迫婦女賣淫罪(1979年刑法第140條)、引誘、容留賣淫罪(1979年刑法第169條)。全國人大常委會在1991年9月4日通過的《關(guān)于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首次規(guī)定了組織賣淫罪、協(xié)助組織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1997年全國人大修訂刑法,基本沿襲了《決定》的規(guī)定,并做了幾點修訂,單獨將其規(guī)定為一節(jié),納入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至此,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正式歸入刑法。1997刑法正式規(guī)定上述兩項罪名,這不僅符合打擊日益猖獗的淫媒犯罪的需要,更是貫徹我國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以及罪責刑相適應(yīng)原則的需要。然而因為這兩種犯罪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導(dǎo)致很多法院在處理上述案件時容易出現(xiàn)誤判錯判,產(chǎn)生諸多錯案,為此很有必要對這兩種犯罪進行厘清。

一、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執(zhí)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關(guān)于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guī)定:組織他人賣淫罪,是指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控制多人從事賣淫的行為。此觀點為司法機關(guān)提出,在實踐中具有指導(dǎo)作用,為司法機關(guān)所認同。其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客觀方面實施了組織他人賣淫的行為,具體內(nèi)容為:一是必須實施了組織他人賣淫的行為,即實施了組織、策劃、指揮他人賣淫的行為。二是組織他人賣淫的具體手段,主要有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三是組織賣淫通常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其一是設(shè)置相對固定的場所或賣淫窩點,采取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組織他人賣淫;其二是沒有設(shè)置固定場所而是采用流動性的游擊戰(zhàn)形式來組織賣淫。①

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是指為他人賣淫提供場所或創(chuàng)造其他便利條件,或為賣淫者和嫖客牽線搭橋、居中引見的行為。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容留、介紹他人賣淫。容留是指行為人為他人賣淫提供場所或其他便利條件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提供場所是指行為人安排專供他人賣淫的處所或其他指定的地方?!捌渌憷麠l件”是指行為人為他人賣淫提供需要的物品、用具及其他一些條件,如為他人賣淫把風望哨等。這也是促成他人賣淫活動得以實現(xiàn)的行為。介紹是指在賣淫者與嫖客之間牽線搭橋、溝通撮合,使他人賣淫活動得以實現(xiàn)的行為,俗稱“拉皮條”。

二、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聯(lián)系

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共同規(guī)定在刑法第六章第八節(jié)里面,屬于同類客體犯罪,因而在犯罪構(gòu)成要件特征上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從兩罪概念及特征中可以看出:在犯罪客體方面,兩罪都侵犯了社會治安管理秩序和社會風尚,即都違背了我國對賣淫嫖娼犯罪的禁止性規(guī)定,也違背了人們正常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評判標準。在犯罪客觀方面,兩罪在手段上有重合之處,即都可表現(xiàn)為容留。即兩罪都有為賣淫提供一定場所或條件,為賣淫嫖娼牽線搭橋,聯(lián)系引見的行為。在犯罪主體方面,兩罪的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只要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即可犯此罪。在犯罪主觀方面,兩罪又同是故意犯罪,且是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妨害社會治安管理秩序,有傷社會風化,而仍故意為之。同時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通常都具有營利性和隱蔽性等特點.

三、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區(qū)別

(一)兩罪的犯罪故意不同

犯罪的主觀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jié)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jié)果發(fā)生的一種主觀心理態(tài)度。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雖然在犯罪主觀方面為故意犯罪,但兩罪犯罪主觀故意的內(nèi)容不同。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是組織多個賣淫者從事賣淫活動。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是為他人賣淫提供場所或其它便利條件,或者為賣淫者和嫖客賣淫嫖娼進行居間介紹。

(二)兩罪的犯罪客觀表現(xiàn)不同

前面已述,組織賣淫罪的客觀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了以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組織多人從事賣淫活動。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表現(xiàn)為容留、介紹他人賣淫。

1.組織賣淫罪中的容留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的容留不同

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雖然都有容留這一行為,但兩者之間卻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首先,組織賣淫罪中的容留,是指容納收留自愿賣淫者參加賣淫組織,或參加有組織的賣淫活動。其強調(diào)的是組織性。而介紹、容留賣淫罪中的容留是指行為人為他人賣淫提供場所或其它便利條件的行為,其強調(diào)的是便利性。其次,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的容留可以以不作為的形式出現(xiàn)。所謂的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wù)實施且可能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當為而不為②。其可分為純正的不作為和不純正的不作為。純正的不作為是指唯有不作為的方式才能構(gòu)成的犯罪。不純正的不作為是指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也可由作為形式構(gòu)成的犯罪。容留賣淫罪即屬于不純正的不作為。例如,某娛樂場所的服務(wù)人員發(fā)現(xiàn)某次賣淫活動正在其場所進行或完成,出于經(jīng)濟等方面利益的考慮,不直接阻止或向公安機關(guān)舉報,其行為由于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但是經(jīng)營人員發(fā)現(xiàn)他人從事賣淫并經(jīng)常到該娛樂場所實施后仍不采取任何作為,在此情況下,其已構(gòu)成不作為的容留賣淫罪。此外,當行為人以作為的方式實施了容留賣淫行為時,其除了為賣淫嫖娼者提供場所或其它便利條件外,便是一種無作為,即容忍賣淫嫖娼者賣淫嫖娼,作為的成分較少。而組織賣淫罪中的容留行為,是一種作為的犯罪,不以不作為的形式出現(xiàn)。在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既為賣淫嫖娼者提供場所或其它便利條件,還對賣淫者進行領(lǐng)導(dǎo)控制。換另一種說法,即是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對賣淫活動的容留具有積極的主動性,為實現(xiàn)其組織賣淫行為,積極的為賣淫活動提供場所,或其他便利條件,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對賣淫活動的容留有主動性,也有被動接受的。再次,組織賣淫罪中的賣淫活動提供的場所一般具有極強的固定性和專用性,一般專門用于進行賣淫活動,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提供的場所有的具有固定性和專用性,有的并不固定,只是偶爾為之。

2.行為是否有組織性不同

組織性是區(qū)別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關(guān)鍵。在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實施了組織他人賣淫的行為,具體指行為人實施了組織、策劃、指揮他人賣淫的行為。組織,是指發(fā)起、建立賣淫集團或賣淫窩點,將分散的賣淫行為進行集中和控制,并在其中起組織作用的行為。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行為人的行為,不具有組織性。那么如何確定該行為是否具有組織性呢?

認定行為的組織性關(guān)鍵是判斷行為人是否控制了多人進行賣淫活動。所謂的“組織”指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或整體性③。而“組織行為”方式表現(xiàn)為組織、策劃、指揮,在具體而言是對賣淫人員加以安排、布置、調(diào)度。從分析中可以看出組織主要表現(xiàn)為控制。在組織賣淫罪中,組織,是指發(fā)起、建立賣淫集團或賣淫窩點,將分散的賣淫行為進行集中和控制,并在其中起組織作用的行為。例如,將分散的賣淫人員串聯(lián)組合成一個比較固定的賣淫集團,將咖啡廳、歌舞廳、飯店、旅店、出租汽車等組織成為賣淫或者變相賣淫的場所等等,即屬于比較常見的組織賣淫行為。策劃,是指為組織賣淫活動進行謀劃布置、制定計劃的行為。如為組織賣淫集團制定計劃、擬訂具體方案、物色賣淫婦女的行為,以及為建立賣淫窩點而進行的選擇時間、地點、設(shè)計偽裝現(xiàn)場等行為。策劃行為是為組織犯的重要參謀決策行為,對于完成特定的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指揮,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組織他人賣淫活動中起領(lǐng)導(dǎo)、指揮作用,如實際指揮、命令、調(diào)度賣淫活動的具體實施等。指揮是直接實施策劃方案、執(zhí)行組織者意圖的實行行為,對于具體施行組織賣淫活動往往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因此,如果行為人對多人賣淫加以控制,即具有組織性,則應(yīng)當以組織賣淫罪論處;若無,則以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論處。詳言之,控制行為,即指發(fā)起組織他人賣淫,制訂組織他人賣淫計劃,或掌握一些賣淫人員,安排、布置或調(diào)度他們進行賣淫活動。總之,使得整個賣淫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

3.兩罪行為的手段不同

在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采用招募、雇傭、強迫、引誘等手段進行賣淫活動。招募,是指將自愿賣淫者招集或者募集到賣淫集團或者其他賣淫組織之內(nèi)進行賣淫活動的行為。招募的形式可以是公開也可以是秘密。以公開形式招募的,是指直接地面向社會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招集,主要是以廣告的方式來進行。以秘密的形式是招募的主要形式,通常是個別地、單線地進行?;蛘咭园l(fā)放工資為條件進行招攬。雇傭,是指以出資為條件雇傭自愿賣淫者參加賣淫集團或者其他有組織的賣淫活動。在實踐中,雇傭行為地實施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具體情況:一是直接對賣淫人員進行雇傭。即組織者與賣淫者直接進行商洽,約定好條件,組織賣淫者實施賣淫活動。二是通過其他賣淫組織間接對賣淫人員進行雇傭。④招募和雇傭這兩種手段往往是對資源賣淫者采用的。而對不愿賣淫者,組織者往往采用強迫或引誘的方式。強迫,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或者迫使不愿賣淫者或者不愿參加賣淫組織者而使其參加賣淫集團以及其他賣淫組織,強迫不愿賣淫者進行有組織的賣淫活動。引誘,是指以金錢、財物、色相等為誘餌,誘使他人參加賣淫集團或者其他賣淫組織,或者誘使他人參加其他有組織的賣淫活動。容留,是指容納、收留自愿賣淫者參加賣淫集團或者其他賣淫組織,或者參加有組織的賣淫活動。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五種具體的組織他人賣淫的手段是《解答》界定組織賣淫罪的五種手段,因此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其中一種或幾種便構(gòu)成組織賣淫罪而不構(gòu)成介紹、容留賣淫罪。

而在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行為人只是采用容留、介紹手段為他人賣淫提供便利。很明顯,兩罪的的行為人實施犯罪時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因此確認行為所采取的手段也可以認定兩罪的罪行形態(tài),從而把兩罪區(qū)分開來。

4.兩罪行為的對象不同

雖然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行為對象都是他人,即包括婦女,也包括男人,但在組織賣淫罪中行為人組織他人參加賣淫活動,其組織的對象即包括自愿參加賣淫的人,也包括不愿參加賣淫活動的人。前面已述,對于自愿參加賣淫活動的人,行為人采取招募、雇傭、容留等手段將其收歸在賣淫組織中;對于不愿參加賣淫組織活動的人,行為人則采用引誘、強迫等手段使其加入賣淫組織行列。而在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行為人實施容留、介紹賣淫行為時,針對的對象僅僅是自愿參加賣淫活動的人,不包括不愿參加賣淫活動的人。

5.賣淫人員與行為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同

在組織賣淫罪中,賣淫人員受控于行為人,接受行為人的安排、布置或調(diào)度,與行為人形成管理與被管理的關(guān)系。而在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行為人不對賣淫人員進行管理,只是簡單地實施容留、介紹,因此,當人員與行為人有管理關(guān)系時,定為組織賣淫罪,否則,定為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四、區(qū)分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司法意義

以上對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進行了區(qū)分,從中可以知道兩罪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兩罪的定罪處罰應(yīng)該按照刑法第三條的罪行法定原則,嚴格區(qū)分,分別定罪。

刑法當中對組織賣淫罪和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了刑罰,組織賣淫罪的刑罰大大重于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若沒有嚴格區(qū)別兩罪,將組織賣淫罪定為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或者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定為組織賣淫罪,都將使處罰失之平衡,與刑法第五條的罪責刑相適應(yīng)原則相抵觸,也將不利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quán)益。因此嚴格區(qū)分組織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具有非常重要的司法意義。

注釋:

①魏東,王煒.論組織賣淫罪.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學(xué)院學(xué)報.1992(2).第10-16頁.

②王作富.刑法(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頁.

③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版).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版.第1679頁.

④蘇彩霞,時延安.妨害風化犯罪疑難問題司法對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頁.

清新县| 灌云县| 望城县| 元氏县| 融水| 微山县| 民权县| 漳平市| 新泰市| 鄄城县| 济南市| 漠河县| 辽阳县| 临漳县| 林芝县| 鹿邑县| 保德县| 三亚市| 颍上县| 翁源县| 化德县| 浪卡子县| 井冈山市| 宁南县| 克东县| 改则县| 治多县| 高阳县| 陵川县| 克东县| 自治县| 白河县| 武山县| 张北县| 定西市| 三原县| 昂仁县| 宝清县| 广水市| 大同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