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法化相關(guān)術(shù)語的中譯探討

2009-09-29 09:56:12趙學德
中國科技術(shù)語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語法化術(shù)語標準化

趙學德

摘要:目前,在缺乏統(tǒng)一標準的背景下,語法化相關(guān)術(shù)語的譯名在國內(nèi)出現(xiàn)了一定的分歧,創(chuàng)譯、直譯和繁譯等問題比較嚴重。筆者建議對這些譯名盡早規(guī)范化,本著“準確、一致、透明、通達、簡潔”的原則,采取意譯為主的方法,并通過專家來執(zhí)行。

關(guān)鍵詞:語法化,術(shù)語,譯名,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N04;H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78(2009)04-0043-05

一引言

語法化是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然而,在缺乏統(tǒng)一標準的背景下,隨著國內(nèi)學者大量引進和使用國外語法化術(shù)語和理論,語法化相關(guān)術(shù)語的譯名出現(xiàn)了一定的分歧,創(chuàng)譯、直譯和繁譯等問題比較嚴重,結(jié)果造成漢語譯名的使用十分混亂。為此,這些譯名在學術(shù)雜志期刊中出現(xiàn)時,往往用括號標出英語原文。以“decategorialization”為例,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譯名:降類、類變、脫范疇化、非范疇化、去范疇化。類似的例子還有degrammaticalization、desemanticization等。

這種“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勢必會阻礙信息的傳遞和溝通,甚至可能使人對整個學科產(chǎn)生懷疑,影響到該學科在國內(nèi)的進步和長足發(fā)展。因為這種現(xiàn)象有悖于ISO/DIS740《術(shù)語學原則與方法》所提出的,“任何學科領域的術(shù)語詞匯都不應是隨意的術(shù)語集合,而應是與概念體系相對應的始終一貫的術(shù)語體系”。因此,語法化學科相關(guān)譯名的規(guī)范化勢在必行。

二語法化術(shù)語譯名問題綜述

筆者通過查閱國內(nèi)引介、評述和研究語法化現(xiàn)象的論文與著作,歸納出下述問題:創(chuàng)譯、直譯、和繁譯。這些問題有悖于“準確、一致、透明、通達、簡潔”的詞典翻譯原則。

1創(chuàng)譯

創(chuàng)譯是最常見的問題,學者們不注重調(diào)查,只按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翻譯,導致同一名稱多種譯法,進而導致信息混亂。這種情況常常出現(xiàn)在某種理論剛引入國內(nèi)的時候,眾說紛紜,缺乏必要的約定和統(tǒng)一。創(chuàng)譯問題又可以歸納為一詞多譯、數(shù)名共詞和譯名不當三種情況。

1)一詞多譯

一詞多譯是當前最普遍、最嚴重的問題。在同一本著作或同一期期刊的不同文章中,同一個術(shù)語也常出現(xiàn)多個譯名;同一位學者,在不同的時期也會使用不同的譯名。將譯名規(guī)范化和統(tǒng)一,可以維護譯名的權(quán)威性,保證源語和目標語傳遞信息的一致性。此類例子眾多,比較典型的有三類:

(1)“de-”作前綴的語法化術(shù)語

①首先是deeategorialization,筆者稍作統(tǒng)計,在國內(nèi)各類期刊和著作中出現(xiàn)的譯名主要有以下幾個:降類;類型;脫范疇化;非范疇化;去范疇化。

②degrammaticalization,常被譯為:虛詞實化;脫語法化;非語法化;逆語法化;去語法化。

③“desemantieization”,譯名有:非語義化;去語義化。

(2)語法化原則的術(shù)語

除了上述“de-”詞綴開頭的語法化術(shù)語譯名多樣以外,對Hoppe的五個語法化原則的譯名也眾說紛紜。由于前面所講的“decategorialization”也屬于其中之一,所以下文列出了其余四個原則的譯名及定義,以體現(xiàn)當前譯名的多元化和無序性:

①persiBtence:保持;持續(xù);滯留。

②specialization:擇一;限定;專門化;專指化。

③layering:并存;層次;層次性;分層;變異現(xiàn)象;層次重疊。

④divergence:歧變;分離。

(3)其他類語法化術(shù)語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列出下列常見術(shù)語的多個譯名:

①clifics:附著形式;縮略語素;附著成分;附著詞;

②routinizafion:成語化;程式化;慣常化;常規(guī)化。

③expafion:功能更新;功能變異。

2)數(shù)名共詞

術(shù)語具有一定的嚴謹性,有別于一般詞語那樣靈活多義,因而其譯名往往要求單義性,源語和譯名之間要能一一對應。如果對相似含義的術(shù)語之間的細微區(qū)別缺乏認識,就往往導致兩個或多個術(shù)語共用一個譯名,不僅有失嚴謹,而且易造成混淆。

例如,erosion和bleaching經(jīng)常譯作“弱化”,極易與weakening混淆(下文2,2將專門闡述bleaching的譯名),可是erosion多指語法化過程中語音實體的喪失,語音好比在腐蝕或侵蝕的作用下逐漸消蝕掉,形式縮短,因此與“侵蝕”和“銷蝕”相比,筆者更傾向于“(語音)磨蝕”,以呼應另外一種語音變化“磨損”(attrition)。

另外,coalescence和fusion往往都被譯為“融合”。事實上,coalescence在語音方面可以按程度依次分為附著化(cliticization)、黏著化(agglu—fination)、融合(fusion)或歸并(merger)。Heine和Reh[33]則將coalescence劃分為四個階段:復合(compounding)、附著化(clitieization)、加詞綴(af-frxafion)和融合(fusion),前三個階段涉及的詞間界限縮減為詞內(nèi)語素間的界限,最后一個階段涉及詞內(nèi)語素分界的消失,兩個語素變?yōu)橐粋€??梢?,在西方學者眼里,coalescence和fusion這兩個術(shù)語之間不是等同關(guān)系,而是包容和從屬關(guān)系。因此筆者建議,coalescence譯為“聚合”,而fusion譯為“融合”。

3)譯名不當

譯名不當是指翻譯違背源語的本義,導致譯名失“真”,翻譯失“信”。它的產(chǎn)生可能是由于譯者譯筆輕率、未充分理解術(shù)語的含義,或與其它術(shù)語相混淆。譯名不恰當?shù)脑?,容易誤導讀者。

例如cline,在《語法化學說》(2001)一書的導讀中被譯為“斜坡”,就屬于譯名不當。除此之外,它還被翻譯為“共時的層面”、“漸變現(xiàn)象”、“語法化徑”等。筆者通過查閱多本專業(yè)詞典發(fā)現(xiàn),eline一詞原為生態(tài)學術(shù)語,指物種通過連續(xù)性變異形成變異梯度,稱為“漸變?nèi)骸?。當初Hopper和Traugott引入這個術(shù)語就是要從歷時的角度、以變化的眼光,更形象生動地闡釋語法演變中的連續(xù)漸變現(xiàn)象,將語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視為一個漸變的“連續(xù)統(tǒng)”。而譯名“斜坡”一詞卻不能表達出他們的這個初衷。事實上,“斜坡”對應的英語應為in—cline而不是eline。其它譯名也值得商榷,如“共時的層面”與cline的意義聯(lián)系不大;而“語法化徑”模糊了cline與grammaticalization path這兩個概念,屬于“數(shù)名共詞”的情況,也未能突顯其漸變特性;“漸變現(xiàn)象”雖然準確地把握了cline的漸變特征,但是未能準確地理解其本質(zhì),誤把cline作為一個現(xiàn)象而不是一個實體或群體。因而,這幾個譯法都不夠準確。

還有就是generalization,經(jīng)常被譯為“抽象

化”,而實際上按照詞典,“抽象化”應為“abstrac—tion”,“generalization”更準確的理解應為“泛化”。再如innovation,常譯為“創(chuàng)造”,這實際上就混淆了innovation和creation這兩個術(shù)語,前者最好的譯名為“創(chuàng)新”,以與“更新”(renewal)相呼應。

2直譯

針對隱喻類術(shù)語,有些直譯出的譯名不透明、未能體現(xiàn)出專業(yè)特色。由于語法化術(shù)語需要專業(yè)知識去理解,如果僅僅譯出其喻體或喻底,而未譯出其本體,就會使人一知半解甚至迷惑不解。

例如bleaching,學者們往往直譯為“褪色”或“淡化”或“漂白”。這三個譯名都譯出了喻體特征,但未體現(xiàn)出bleaching的本質(zhì)特征語義——符號減弱,丟失其獨立性的過程。筆者認為,這一術(shù)語最好譯為“(語義)虛化”,它著眼于語義由實到虛的演變過程,如抽象化、泛化、弱化以致完全消失。

又如extension,往往直譯為“擴展”。由于其指的是語法化過程中一個語言成分用于新的語境中,所以不妨借鑒采用“語境擴展”的譯法。

3繁譯

例如emergent grammar,譯為“不斷演化中的語法”,盡管意義表達的準確無誤,但是太冗長,不便推廣流行。如果用“漸現(xiàn)語法”則顯得簡潔精煉。同理,renewal的譯名“重新開始”讀起來沒有“更新”簡練通達、朗朗上口,因此可接受性就稍微弱些。

三譯名標準化的解決方案

自20世紀末語法化理論被沈家煊、孫朝奮、文旭等學者引入中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猶如開采金礦般投入到其中,無論是西方理論引介,中西語法化對比,還是漢語語法化探索,都挖掘到了豐富的“寶藏”。語法化研究在中國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其專業(yè)術(shù)語也趨于成熟,很多致力于該學科的學者們逐漸拋棄了最初一些不成熟的譯名,而傾向于采納更加嚴謹、理性、恰當?shù)淖g名,但這種無序的約定俗成的做法一般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如analogy和reanalysis開始被譯成“類比”和“再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語法化主要機制的代表,這兩個術(shù)語引起了學者們的密切關(guān)注,出現(xiàn)頻率驟增。學者們重新審視譯名,逐漸用“類推”取代了先前作為修辭格的“類比”,用“重新分析”取代了“再分析”。此外,即使是同一位學者,隨著自己研究的深入也會逐漸更正或修改先前使用的譯名。

然而,這個領域的漢語譯名的使用仍然比較混亂,譯名規(guī)范化勢在必行,有必要對當前的譯名“先辨正誤再擇優(yōu)劣,逐步進行”,使所有的譯名達到“一致”,這有助于對術(shù)語譯名的理解和對語法化理論的認識。

由于術(shù)語重意,不重音、形,大多數(shù)翻譯家認為術(shù)語應以意譯為主,務必使源語言的術(shù)語的全部意義都融入到目標語言的譯名中,令讀者理解和接受。如前文提到的deeategorialization、degram—maticalization、desemanticization,筆者建議分別統(tǒng)一為“去范疇化、去語法化、去語義化”,不僅實現(xiàn)了“de-”詞綴“逐漸失去”意義的一致性,而且也取得了動態(tài)性的效果。就本文提到的其它術(shù)語,筆者依照本學科的專業(yè)特點,分別將它們譯為:“persist—ence滯留”,“specialization擇一”,“l(fā)ayering分層”,“divergence歧變”,“clities附著詞”,“routinization常規(guī)化”,“expation功能更新”。

四結(jié)語

鑒于目前譯名中的創(chuàng)譯、直譯和繁譯等問題,筆者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學者們在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理論的同時,也要做好譯名統(tǒng)一的工作,力求譯名標準規(guī)范,有利于學術(shù)的健康和長遠發(fā)展。在筆者看來,譯名標準化將基于“準確、一致、透明、通達、簡潔”的原則,主要采取意譯(充分結(jié)合術(shù)語本身的本義和比喻義等)的方法,最好通過專家來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縱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17 24

[2]孫朝奮,《虛化論》評介[J],國外語言學,1994(4):19—25

[3]胡壯麟,語法化研究的若干問題[J],現(xiàn)代外語,2003(1):85—92

[4]劉正光,語言非范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Heine B,KutevaT,語法化的世界詞庫[J],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Dll-19

[6]鄒樹明等,《現(xiàn)代術(shù)語學與辭書編纂》[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72—196

[7]王寅,嚴辰松,語法化的特征、動因和機制——認知語言學視野中的語法化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4):1-5

[8]吳福祥,關(guān)于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J],當代語言學,2003(4):307-322

[9]羅思明,《詞匯化與語言演變》簡介[J],當代語言學,2008(3):280-282

[10]劉正光、劉潤清,vj+NP的非范疇化解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243—250

[11]趙娜,楊成虎,《語法化界限》述評,[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2):18-21

[12]李叢禾,國外語法化研究的新進展:《語法化》評介[J],外語與翻譯,2006(4):75-78

[13]王銀霞,楊成虎,《語法化新探》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7(1):82-86

[14]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26-139

[15]Elizabeth T,Heine B,Approaches t0 Grammatica]ization[C],Amsterdam:Benjamins,v01,1,1991:17-35

[16]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當代語言學(試刊),1998(3):41-46

[17]吳福祥,漢語語法化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44—72

[18]高航,嚴辰松,“頭”的語法化考察[J],外語研究,2007(2):7—11

[19]高航,現(xiàn)代漢語中“子”的語法化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2):11—16

[20]宋宣,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思想與語法化理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107—111

[21]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40—154

[22]文旭,《語法化》簡介[J],當代語言學(試刊),1998(3):47-48

[23]王馥芳,‘語法化理論和韓禮德的語法隱喻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1(2):35-38

[24]嚴辰松,看不見的手:語法化的一種解釋[J],外語教學,2007(3):7—10

[25]吳福祥,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307-322

[26]Hopper P,Traugo~E,語法化學說[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7]陳宏薇,方法·技巧·批評——翻譯教學與實踐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337-340

[28]龍海平,否定系動詞語法化分析[J],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2):66—69

[29]戚國輝,揚成虎,《英語語法化的演變途徑》評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6):85-87

[30]吳福祥,漢語語法化研究[J],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90 218

[31]李金滿,王同順,詞匯化和語法化的接口——“X們兒”的演變[J],當代語言學,2008(1):52-61

[33]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06—125

[32]Lehmann,christian,Thoughts 0n Grammafiealizafion[M],Newcastle:Lincom Europa,1995

[34]蔣平,英漢名詞性成分的語法化——兼論英語句法語序[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147—150

猜你喜歡
語法化術(shù)語標準化
標準化簡述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shù)谋U稀庾x《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介詞“依據(jù)”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貴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0:47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交通運輸標準化
有感于幾個術(shù)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shù)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shù)語學的發(fā)展趨勢
奧運術(shù)語
江口县| 山东| 绥芬河市| 长宁县| 金乡县| 塔河县| 南充市| 卢龙县| 勃利县| 灵台县| 金山区| 三台县| 义乌市| 沂源县| 柳江县| 鹤庆县| 西宁市| 方山县| 武强县| 大厂| 白水县| 威远县| 龙门县| 兰考县| 平阳县| 穆棱市| 通化市| 广灵县| 会理县| 双桥区| 桂阳县| 通道| 剑阁县| 禄劝| 南溪县| 张家川| 遂昌县| 奉新县| 长沙市| 章丘市|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