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明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PPT(多媒體課件)成了一種時尚。評優(yōu)課如此,公開課如此,甚至很多常態(tài)課也是如此。PPT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和新的氣象,比如課堂容量的增大、教學氣氛的活躍、教學內容的直觀、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等等。但是,某些課堂對PPT的過度使用,也帶來了新的教學問題,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作為一名語文特級教師,筆者經常參與各級各類的聽評課活動,對此問題感受頗深,現僅以語文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形象的直觀搶占了思維的空間
PPT的一個鮮明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直觀性。這些直觀的形象,固然有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把握相關內容,但事實上,很多內容是無法被直觀展示的。語文教學需要我們的思維,需要我們的想象,需要我們的理解和咀嚼。PPT的大量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直觀的形象占據了想象的空間。
例如:有教師在講授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將詩歌的內容轉換成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被畫成了“藍天上白云片片,一個旅人左肩搭著西裝,右手揮動”的畫面;“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則被畫成了“河面波光粼粼,河岸上一棵垂柳,沐浴在金色的夕陽里”的畫面……說實在話,畫面確實很美;但美則美矣,卻沒有了詩歌的韻味和意境。所以,當我一見到眼前出現的這些優(yōu)美的畫面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對語文教學尤其是詩歌教學的扼殺!
我始終不相信,就憑那“夕陽下的一棵柳樹”的畫面展示,學生就能理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的意境和作者蘊含于其中的情感;而我又始終堅信,像“夕陽中的新娘”的“康河邊的那棵柳樹”,應該而且只能存在于教師和學生的心中,需要動用我們的想象和思維,需要我們反復涵詠,才可以映現于腦海中。
以上一例,絕非個案。像這樣的語文課,與其說是詩歌教學,還不如說是“看圖說話”。
二、內容的增加削減了思維的容量
課堂教學要有適度的容量。我們通常所說的容量,一方面是指課堂教學中所傳授的學科知識的容量,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應該是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科思維的容量,兩者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有一個動態(tài)的、適度平衡的分布。
但是,不當使用PPT教學手段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學科知識容量和學科思維容量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我們看到,許多語文課堂上的PPT除了呈現一些直觀的形象之外,更主要的可能還是呈現了太多的文字材料,從作者的介紹、背景的透視、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的鏈接,到教師設置的問題及答案、主旨的概括、寫作手法的分析等等,事無巨細,一篇文章、一節(jié)課中教師所要告知學生的以及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幾乎無一例外地通過PPT來完成,甚至有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呈現翻譯文章也是用PPT。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粉筆”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似乎真的就成了語文課上的“剩余物資”,教師根本就沒有用粉筆去板書的機會和必要了。
這種內容的豐富和容量的增大,是以犧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代價的。單位時間(一節(jié)課)內學生接受知識和思考問題的時間是有限的,當學生面對容量如此之大的文字材料時,其用于閱讀與接受的時間就會增多,用于思考的時間就會相應減少。而且,一張張幻燈片輕輕而快速地翻落,其本身留給學生的思考機會就不多,有些內容設計者甚至根本就沒有打算讓學生去思考,學生只要看和記就可以了。
所以,通過PPT手段不當地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實際上是擠占了學生思維的時空,在無形中削減了課堂上學生思維的容量,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學的悲哀。
三、結果的呈現替代了思維的過程
教學的過程比教學的結果更重要。這個過程,既是一個學習接受的過程,更是一個思維變化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邊講解邊分析邊板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幫助并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功效要遠大于直接呈現結果的現代化媒體PPT。
但語文教學的現狀卻是:許多教師通過PPT向學生提出問題,又通過PPT來展示問題的答案,中間幾乎不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甚至有教師用PPT直接呈現講起來比較麻煩又浪費時間的問題,如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寫作的特色等。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不用說去思考了,就連記筆記都來小及。
在這樣一種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只要帶眼睛來看、帶耳朵來聽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用帶手,更不用帶腦子,因為思維已經被PPT替代了。學科教學重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適度運用PPT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它影響甚至妨礙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淪為一名被動的“看客”,那么我們還不如返璞歸真——回歸到“粉筆加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