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09-09-29 08:16:48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09年9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對策

劉 梅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應用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忽視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為應用而應用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采取如下對策,如重視信息技術,完善教學設計;利用教學資源,補充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理解等。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09)18-0024-03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正日益滲透到我國基礎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因此,在大力提高學校信息技術裝備水平的同時,如何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應用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收到最佳教學效果,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信息技術在大部分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已經(jīng)開始使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應用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1.忽視教學情境設計

教學情境設計是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設計教學情境有利于揭示學生的模糊概念,矯正學生的認知缺陷,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學情境的設計。例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時,如果教師在上課前,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影片《鴉片戰(zhàn)爭》的片段,把學生引入到1840年的虎門,學生可以親身感受當時的壯觀場面,使學生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在1840年的虎門。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形象、新穎,在充分感知生動的歷史形象的同時,掌握了有關知識和概念,從而產生學習和探究的熱情。

2.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的教育宗旨是來源于課本,但不拘泥于課本。教師備課時,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教師必須根據(jù)課本知識體系,借助于網(wǎng)絡搜集教學資源,并通過網(wǎng)絡隨時上傳或下載教學所需內容。利用網(wǎng)絡資源拓展知識面、增強知識難度,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備課方式靈活——可以采用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備課;多媒體教材的設計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便捷。

但是現(xiàn)在的中小學教師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因循守舊,不懂變通。雖然課堂中擁有多媒體計算機,但是他們依舊沒有利用網(wǎng)絡檢索課題資料的意識。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在教師的“諄諄教導”下,故步自封,認為課本就是知識的源泉,課本上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3.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自從信息技術被引入課堂教學以來,教師開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輔助固然很好,但是隨著多媒體的使用,師生之間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注意力轉移到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上,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里,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讓教師與學生以互動交流的方式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駕馭課堂,保證教師與學生足夠的互動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4.教學模式局限于傳統(tǒng)

盡管大多數(shù)教師能夠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但是并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教學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把學生封閉在教材和課件內,使他們和豐富的學習資源、現(xiàn)實情境完全隔離。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知識灌輸?shù)膶ο?信息技術的引入,只是幫助教師緩解教學工作量,而對學生的心智、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主要表現(xiàn)為把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Power-Point來說明演示教學內容,教師使用的PowerPoint相當于現(xiàn)實中的黑板,學生的學習仍是被動的接受。整個教學流程“換湯不換藥”,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1.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成功教學的重要標志,就是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實現(xiàn)了對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呈現(xiàn),這樣不僅能給學生真實自然、生動感人的美感,還由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會使學生學習上產生“斷層”,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學科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對初學地理的學生來說,北極是個陌生的地方,在地理課堂教學伊始,教師播放北極的風光片段,讓學生的目光緊隨著鏡頭移動,驚奇地觀賞這人跡罕至的北極,學生們對極光的絢麗贊嘆不已,甚至對北極產生憧憬的情緒。這時,教師再講地理教材的內容,學生帶著對北極的向往,注意力完全被北極所吸引。[1] 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是以教材為本,而是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當代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將課外資料與教材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便會對教學起著非常貼切的作用。

2.利用網(wǎng)絡資源,補充新的教學內容

豐富的學習資源是教學內容更新的前提;信息技術的網(wǎng)絡交互性是利用信息技術補充學習內容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教師可以方便地利用搜索引擎檢索、查找,搜索課堂教學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學生也可以自主地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豐富的、全新的、課程教材以外的信息資源。例如,在講述“中小學信息技術的理論與實踐”時,教師在上課時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做筆記,將教師上課時指出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新名詞都做上標記,教師給學生安排適時上機,學生上機時,根據(jù)標記的內容上網(wǎng)搜集資料,檢索新名詞的意思及所有的相關延伸意,查找重點難點的知識外延,進一步對重點難點加深理解,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而且及時補充了教學內容。再有,教師備課變得方便快捷,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質量和備課效率,豐富了備課內容,教學內容得到補充;學生的學習資料也同樣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利用信息技術演示教學重點難點,促進學生的理解

傳統(tǒng)教學多是通過語言、文字呈現(xiàn)教學的內容和信息,這種教學方式有它的優(yōu)點,但也有弊端,呈現(xiàn)信息的方式是線性的、抽象的、枯燥的,有時不符合中小學生的思維習慣,使中小學生不容易理解。中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直覺思維開始,由感知產生表象,經(jīng)信息的加工處理,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形象演示,就能把問題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加深學生的理解,把學生緊緊吸引到教學中來,不會因為不懂而讓思維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

比如在給學生講授計算機的組成這個知識點時,僅靠語言告訴學生什么是CPU、內存器、顯示卡、音頻卡等等,學生可能還是不明白,因為不明白可能就干脆不聽了。這時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可以給學生形象地演示出計算機的內部構成,學生一看就懂,一看就能理解,因為理解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4.實施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信息技術在學科課程中的使用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任務驅動”教學、“WebQuest”教學、協(xié)作教學、基于問題的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WebQuest教學,它是一種以探究為取向的學習活動,在這類活動中,學生活動的內容往往都是圍繞某個主題進行的,部分或所有與學生互相作用的信息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源。[2]

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習資源的利用,有利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中的靈活運用,促進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這些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利用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機會。

5.利用網(wǎng)絡通訊手段,加強師生交流

師生交流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師生交流,不僅能夠增進教師對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學習習慣、性格特點等方面的了解,加深他們之間的情感,而且教師通過與學生間的對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給予學生應有的支持和鼓勵。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網(wǎng)絡課堂教學使師生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對提高中小學生學習效率、學習成績,增進師生感情有其他課堂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E-mail、BBS、聊天室、Blog等網(wǎng)絡交流工具,教師可以充分和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知識結構中的遺漏、缺憾,當然這種交流可以是用虛擬名字進行,彌補有些學生因膽怯而不敢向教師提問,同時,這樣也能彌補因使用計算機而造成阻礙師生情感交流。因此,為了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師生的交流。

總之,信息技術在當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能以學習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xiàn)信息,以最符合學生思維規(guī)律和特點的方式處理信息,建構起有效的呈現(xiàn)、傳遞、處理信息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燕.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11).

[2]李藝.信息技術教學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36.(編輯:王天鵬)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克山县| 都昌县| 高清| 泽州县| 东源县| 奈曼旗| 册亨县| 宜兰县| 中超| 抚顺县| 东至县| 南漳县| 隆安县| 措美县| 呈贡县| 慈利县| 奉贤区| 额济纳旗| 阳城县| 麻阳| 广安市| 西林县| 沿河| 隆安县| 溧阳市| 黄龙县| 延津县| 乌兰察布市| 军事| 古田县| 萨迦县| 福鼎市| 安龙县| 沙湾县| 盘山县| 江阴市| 玉林市| 荆门市| 建德市| 玛纳斯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