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鵬
[摘要]《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徐靜蕾拍攝的這兩部電影都是女性題材的影片,并且都是以影像的主角存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性壟斷鏡像的傳統(tǒng),但是,盡管徐靜蕾是一位女性導演,并且這兩部電影也都是以女性為主角,以女性的獨白來推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但其塑造的并不是真實的、完整的女性形象,她們的形象仍然是缺損的。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女性形象,缺損;他者;非獨立
在主流影視中,女性不具備獨立的人格。影視作品中的女性無一例外地被攝像機背后的男性導演凝視,被劇中的男性角色凝視,被男性觀眾凝視,在三重凝視之下,女性被改寫成男性世界中的欲望符號,依據(jù)男性世界的法則來生存。在男權(quán)制度下,女性甚至稱不上“第二性”,只能以“非男性”的形式存在。在男性主導的影視文化機制內(nèi),理想的男人是期待視野的核心,而女人則無關(guān)緊要。但女人或多或少必須出現(xiàn),因為她們的存在印證著男人的強勢。
一、陌生女人——鏡像主角中的“他者”
在男性中心的社會中“他者”一定是來定義女性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一書中,從女性主義的立場這樣理解“他者”:他是主體,是絕對。而她則是“他者”。長期以來,男性把自己界定為主體,女性便成為他者。女性形象雖然在影片中作為主角出現(xiàn)在銀幕上,卻還是接受男性中心文化的解析與解讀。在“他者”言下,女性形象體現(xiàn)在電影中,常常處于沉默無語狀態(tài)或者根本沒有話語的權(quán)利。她們躲在男性的背后,閹割了自己的話語。在“他者”的觀照下,電影中的一些女主人公總是些聰慧、早熟、敏感的女孩,因為家庭的破碎或者家庭的不和諧,過早體會到了安全感與被愛感的缺失,她們在對父權(quán)的顛覆中交織了對父親的依戀,而在尋找中又摻雜著失落感。女性導演試圖以女性的語言建構(gòu)女性形象,建立起“女性話語”。女性話語通過“自我”與“他者”的關(guān)系來體現(xiàn)“顛覆”與“尋找”的主題。因此,在女性導演的影片中,試圖以“自我”的話語去建構(gòu)女性形象,很多時候卻在顛覆中又不自覺地陷入到“他者”的語言——“尋找父親(傳統(tǒng))”的過程。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以女性主人公的講述帶著作家進入到她的故事之中。幼時缺少父愛的女孩愛上了一位風流倜儻的男作家,女孩甚至是癡迷于作家。在這場瘋狂的只有她一個人的愛情中,作家更像是“父親”的角色,填補了父親的缺席。而她依然沒有逃出對于男性的依賴,始終作為“他者”在尋找著“父親”。表面上,她是不依賴于任何人的,但是她的生活卻從來沒有離開過男性:男作家是她考上北師大的動力,是促成她抗衡世俗輿論,獨自撫養(yǎng)私生子的勇氣。她的一切行為都指向那個男人。由此不難看出,她在拼命顛覆父權(quán)的同時,又不得不依賴于它生存下去,她依然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當兒子病逝之后,這種依賴再沒有一種紐帶來維持,于是她也隨兒子而去了。從這種意識上來說,在陌生女人身上所反映出的女性形象是缺損的,她被巨大的男性陰影所籠罩。她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獲得與作家的聯(lián)系,哪怕作家并不知情,一旦這個聯(lián)系失去了,她生命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在影片中,陌生女人雖然占有“話語言說”的權(quán)利,可是,極端的“話語”的展現(xiàn)反而凸顯了對于“自我話語”的自卑,看似屬于“女性自我話語”的背后還隱藏著對于“他者”語言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徐靜蕾塑造的女性形象,在要求“自我”話語同時,她又是以“他者”話語來建構(gòu)自己的話語。她在逃離一種男性話語的時候,又不自覺地陷入另一種男性話語之中,從而始終走不出這樣一個怪圈。
徐靜蕾以一種女性獨特的視角來審視和評價自身與外在世界的成長經(jīng)驗,這種努力在其作品里,基本上采取了一種從強調(diào)女性自身經(jīng)驗、想象和欲望出發(fā),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極端強調(diào)個人化的生存感覺和女性的獨特品質(zhì)的語言方式,并以此種姿勢重新對自己的女性身份進行確認和定義,以顛覆男性中心主義。徐靜蕾將陌生女人的愛發(fā)揮到了極致。表面上看,電影似乎通篇滲透了女性意識:愛是我自己的,我自己享受我自己的過程。至于得到得不到,至于男性的反應(yīng)怎么樣,跟我個人愛的過程沒有太大關(guān)系。如果是這樣,既然就是一個女人自我完成的過程,那么這個男人哪怕就是一個石柱好像也可以完成了。由此看出,她雖然有了女性意識表白的欲望,但仍停留在自我展示的階段,她還沒有重塑自我的自覺和勇氣。因此,在徐靜蕾影片中的陌生女人不過是男性視角下的女性形象被女性接受后,又通過女性反映出來,兼帶上了中國傳統(tǒng)的含蓄色彩與倫理思想烙印而已。顯然,以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這種非理性的自虐式愛情無疑是威脅到當代女性獨立的自我價值與自尊的,是不能真實反映現(xiàn)實中的女性形象的,她依然是缺損的“他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實際上講的就是一個女人像教徒一樣對她愛的偶像的崇拜,是靠精神力量給自己樹立一個“虛構(gòu)神”,并通過單方面的犧牲和奉獻——事實上的自虐——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自我解脫與升華。然而圣徒即使通過自我犧牲,也永遠不會和神平起平坐,女人也同樣永遠不能通過犧牲和自虐而成為和男性地位相同的物種。相反,這種犧牲恰巧證明了她的從屬性——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悖論。在男權(quán)話語的氛圍內(nèi)女性始終是被窺視的,女性始終都沒擺脫“被觀看者”的地位。男權(quán)話語下的女性形象常常被異化成為兩個對立的極端——不是“天使”,就是“女巫”。尼采說:“男性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則模仿這個形象創(chuàng)造了自己?!边@是女性在不知不覺中對自己身份的深刻體認和自覺承擔。顯然,陌生女人是屬于“天使”的。尤其電影結(jié)尾中玻璃窗上幻化出的女主人公少女時代的面龐,純凈、不染纖塵——那分明是落入凡間的天使。影片實際上是按照這種社會已經(jīng)形成刻板印象在雕刻著男性所希望的女性形象,因此即使是女性導演的鏡頭依然避免不了陷入男性話語之中,使女性形象始終處于一個“被觀看的他者”地位。
二、小魚——戀父情結(jié)下的非獨立個性
《我和爸爸》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父女深情,它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記錄了點點滴滴的感動。由于母親的意外離去,小魚回到她的親生父親老魚身邊,從陌生到熟悉,在非一般的另類父女情中,從不解到了解,從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諒解。在共同生活的幾年中,兩人都感受到一種愛和一種人生的無奈。那種愛是無條件的,那種責任也是無法解除的。兩代人情感的回歸,跨越代溝的人生之旅,蘊藏著人生多少酸甜苦辣。正是這種愛與責任構(gòu)成了小魚和老魚生活的全部痛苦和幸福。
影片在父女關(guān)系的闡釋中,單身的父親與獨生的女兒,仿佛是另一種意義的夫妻或情人,形成一個完整家庭必不可缺的“男女關(guān)系”。情節(jié)的設(shè)置將女兒與父親從一開始就置于既對立又依賴的微妙關(guān)系中。少女小魚在故事的開始就遭遇了喪母的痛苦,此后,早年拋妻棄女、吊兒郎當、到處鬼混的父親來和她一起生活。然而奇怪的是父親似乎從
一開始就贏得了女兒的愛?!案赣H”這一符號在小魚的生活中一出場,母親就死了。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父親”的迷戀其實是她獲得自我主體身份確認的過程,為此她強烈要取代母親的地位。從這種意識上說,她是渴望獨立的。
故事從一開始小魚與父親的關(guān)系就似乎拋棄了母親的存在,兩人的對白與其說是父女,不如說更像情侶在調(diào)情。進而我們還發(fā)現(xiàn),“父親”甚至影響了小魚的“性”的世界。在她的青春期,她沒有男友,甚至看不上任何同齡的男生,惟一的男友是在父親入獄后出現(xiàn)的那個詩人。從小魚和父親就男友問題的爭吵對白中不難看出小魚與詩人相戀的原因:“我需要他在的時候他都在”,而“這個時候你在哪里”?這句質(zhì)問父親的臺詞則充分暴露出她對父親的依戀,而詩人只是父親暫時不在身邊的一個替代品。接著,她結(jié)婚,出走,懷孕離異后回家,得到父親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帶著孩子重新開始和父親生活,并撫養(yǎng)孩子,“父女”二人的曖昧關(guān)系在這個段落里凸顯出來。此后,父親去世了,小魚的生活中再次消失了男性,于是。她又一次選擇了結(jié)婚。
作為女兒來講,小魚在她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毫無疑問深深愛著自己的父親。父親中風,只有女兒靜靜地陪在他的身邊照顧他,女兒對父親的情誼在這樣平靜而溫馨的生活中,宛如一絲清泉緩緩流淌。在這樣一個只有父親和女兒的家庭里,小魚的生活不需要別的男人,只要她的父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部電影并非描寫一般的父女親情,因為影片中根本沒有描寫徐父,因此我們不能把真實的徐父拿來比較。而徐靜蕾在談到這部影片時說:“這部電影能不能賺錢不是最重要的,關(guān)鍵是讓我自己滿意,因為它是拍給我自己的。”影片似乎想要跳出固有的親情和情感思維模式,但是始終還是沒有擺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命運。小魚在父親離開自己以后,再一次選擇了結(jié)婚,從父女情結(jié)中再次回到了現(xiàn)實、回到了生活本身。但是小魚的依賴性卻是一成不變的,一成不變的依賴于一個男權(quán)社會構(gòu)建起的保護傘。
事實上,小魚自始至終都沒能真正的實現(xiàn)個性獨立。母親在世的時候她與母親相互依賴;母親去世了,父親走進她的生活,于是她開始依賴父親,在父親入獄的日子她依賴于男友,離異之后她又重新依賴父親而生活;當父親去世之后她又選擇了再婚。而在影片結(jié)尾她選擇再婚則預(yù)示著,在她以后的生活中,這個再婚的男人將代替父親的位置,讓她重新獲得生活與精神上的依賴。在這種情境下,她永遠也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個性獨立。
三、形象缺損的背后
在徐靜蕾的電影中不論是陌生女人還是小魚,她們的形象無一例外地被邊緣化了,是缺損的、不完整的。小魚和陌生女人這兩個女性導演精心塑造出來的女性形象,依舊逃脫不了男性的視角與體驗,最終不可避免地使得她們成為被男性觀看的角色、圍繞著男性意識而被塑造。她們試圖逃脫現(xiàn)實給予自己的命運,可是總是不自覺地陷入了反被現(xiàn)實愚弄。女性在男性社會中“注定是要遭到象征符號上的消解,即被責難、被瑣碎化或根本不被呈現(xiàn)”。
徐靜蕾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一直在試圖解構(gòu)男權(quán)話語所建構(gòu)起來的女性形象,卻在不自覺中解構(gòu)了自己對男權(quán)話語所建構(gòu)起來的女性形象的解構(gòu)。在這兩部電影中,徐靜蕾試圖塑造出兩個獨立堅強的女性形象,但是,最終她并沒有成功。
陌生女人對作家熾烈而無望的單戀得到了極大地強調(diào),導演的意圖是為了表明“我愛你,與你無關(guān)”這樣一個女性在愛情上占據(jù)主動地位的觀念。但影片里的女主角的地位卻始終是被動的,因為害怕遭到他的拒絕,她不說出自己是誰。她在信中說:“我不愿變成你的一個累贅……我希望你想起我來,總是懷著愛情懷著感念。在這點上,我愿意在你結(jié)交的所有女人當中成為獨一無二的?!彼腥∩徇€是由男人的喜好來決定。作家想起她的時候心中只有愛情,沒有懷疑和陰影,這就是她的追求。她默默地犧牲和奉獻一切,她的自我是如此虛弱,實現(xiàn)自我的途徑又是如此狹窄,她到死都只是在乞求她精神寄托的對象相信和承認自己的存在。這是自我對主體的徹底放棄,在順從和崇拜中,心甘情愿地變成客體。
《我和爸爸》中,在小魚和父親為男友的問題爭吵時,小魚曾說;“是,他沒錢,挺窮的,人也長得一般,可是他對我好,我需要他在的時候他都在?!倍斑@個時候你在哪里?”她質(zhì)問父親。因為父親不在場,所以小魚把她對父親的依戀和需要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男人身上,男友只是作為一個替代品而存在。從一開始,她就不具備了獨立的人格,她的每一步成長其實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離開過父親。
徐靜蕾要塑造獨立的、堅強的、占主導地位的女性形象,至此已經(jīng)完全的處在了被動、被觀看的他者地位。她本意原非如此,但是卻在無意中形成,集體無意識的思維定式使她陷入了這種失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