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菊紅
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要求研究者走出書齋,深入到研究對象中間進行實證研究。因此在進行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的時候,就需要研究者在進入田野的時候有一定方法和技巧。不同學科背景和不同研究意圖的研究者在進行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的時候,會以各種不同的身份進行研究,也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獲取相關信息,其所得到的信息的廣泛程度和真實程度也會不同。筆者曾經(jīng)在北方某大城市進行過一項農(nóng)民工基督徒在城市中的信仰和生活的研究,因為筆者的學科背景限制,主要采用的是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下面就根據(jù)筆者的田野工作經(jīng)驗和從人類學的田野調(diào)查角度談談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中研究者的身份認同和田野調(diào)查方法。
一、身份認同:觀察者?參與者?
作為人類學田野作業(yè)者,進入田野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自己的身份問題。也就是“我”是誰?“我”和這些被研究者是什么關系?人類學的田野研究首先要求的就是研究者的形象設計問題(ImpreSsion Management),以什么樣的身份進入到研究對象當中。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的田野工作者往往有三種類型:觀察者、參與者、參與觀察者。所謂的觀察者也就是國內(nèi)一直盛行的所謂的“價值中立”,認為研究者必須不帶任何宗教背景進行研究,不介入研究對象,完全把自己作為一個外來的旁觀者,如此的研究才有可能是“客觀”和“真實”的。而參與者則是與觀察者相反處于另一極端的位置,即強調(diào)只有宗教信徒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宗教,才能對宗教進行研究。這兩種方法是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中處于兩種極端狀態(tài)的立場。至于參與觀察,自從馬林諾夫斯基開創(chuàng)以來,就被人類學界奉為圭皋,所強調(diào)的是研究者既作為一個“局內(nèi)人”,同時也作為一個“局外人”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是研究者試圖進入到研究對象的生活中,盡量以研究對象的視角來看待研究對象。研究者的身份認同問題所牽涉到的實際上就是社會科學研究者的價值立場,關乎研究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以及研究者的最終意圖,是任何研究者都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當筆者來到田野調(diào)查點從事農(nóng)民工基督徒在城市中的信仰和生活的研究時,也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
首先是自我的身份認同,也就是說,研究者自己以一個什么樣的身份來從事研究。把自己界定為一個純粹的觀察者,還是完全融入該群體的參與者,或者是參與觀察者?筆者從事這項研究之初,并沒有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完全“中立”的研究者身份。根據(jù)以往的研究經(jīng)驗,被研究對象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背后都有著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特別是關于宗教信仰的歷程,每個人身上都有著非常精彩的故事。他們的故事不可能對于作為研究者的筆者沒有任何影響,事實上這樣的影響確實也在隨時發(fā)生。筆者也在自己的調(diào)查報告中這樣描述在從事研究時的情感變化:“和她(一位受訪者)談話的時候,筆者沒有辦法作為一個冷靜的訪問者,而是隨著她的講述,情感也起起落落?!碑斎还P者也沒有把自己完全作為一名“參與者”。當研究者完全沉浸在被研究對象中間,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隨著他們的感情變化而變化。往往就會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所以當筆者在進行調(diào)查的開始,所設計的身份就是一個參與觀察者的身份,既作為一名參與者,同時也是觀察者,“在了解被研究的群體的同時也被自己所觀察”。因為在田野調(diào)查中,研究對象和研究者是處在一個互動的場域中,特別是在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中,這種互動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所以,在為期一年半的調(diào)查中,基本上教會大大小小的聚會幾乎全部觀察和參與,甚至參與到教牧人員和信徒的各種活動中,充分進入到這樣一個研究場域(field)中。
其次是研究對象對研究者的身份認同。研究者的身份認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研究者自己所能決定的,而是由被研究者來決定的。特別是當筆者在教堂里對信徒進行訪問的時候,經(jīng)常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你也信嗎?”也就是說在和研究對象進行交往的過程中,自己的身份問題不僅是研究者自己的問題。對研究對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名宗教信徒,當他得知研究者是非信徒的時候,通常會造成兩種狀況,最常見的是你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是“上面”派來的嗎?很多信徒會擔心你究竟是“干什么的”,會不會對“我”造成傷害?這樣容易造成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緊張關系,事實上筆者在研究中,多次被信徒拒絕,甚至有些已經(jīng)答應做訪談的,事后也會以種種理由婉拒。這是信徒把筆者作為“局外人”看待的—個結果,也就是人類學上常說的“融不進去”,這時候的研究實際上是很難展開的,即使有些信徒回答筆者的提問,也很容易看出他們的保留。高師寧的《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一書也談到了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中研究者身份的問題,她還提到“有一些基督徒只接納有基督教信仰的采訪者”。其實這是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遇到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作為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者,如果只將自己的身份界定為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使研究對象本來就有的疑慮更加加深,最終的結果將是研究無法進行下去。即使勉強進行下去。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可能與實際的情況相去甚遠,根本談不上觀察者所標榜的“客觀”和“真實”。
由于筆者在為期一年半的調(diào)查中,經(jīng)常出入教堂,參與教會的各種大小聚會,這樣一來,和很多信徒交上了朋友。加上常常出入教堂,和很多信徒即使不相識也見過,所以當筆者把研究意圖告訴受訪對象,再進行采訪的時候,很多人不再詢問上述問題,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比較爽快。特別是筆者在和一些信徒結成朋友以后,他們主動向筆者介紹其他的信徒接受采訪。很多受訪對象出于對信徒的信任,對于筆者也沒有太大的疑惑。當被研究者認為筆者是信徒的時候,他也就很自然的將筆者認同為“自己人”,也就是“局內(nèi)人”,很容易與筆者進行溝通,甚至把自己的隱私也會毫無保留地講出來。從另外一個方面講,當信徒不把筆者當成信徒,而是作為一名已經(jīng)成為朋友的非信徒時,受訪者往往會向筆者熱心傳道,也造成一些誤會和麻煩。
從筆者自己的這項研究實例來說,雖然在進入田野之初,研究者對于自己有一個身份上的認同,但是研究者自己的身份認同,并不代表在田野中的實際身份。研究者在田野中的實際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仰賴于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從他們對筆者是否是信徒的身份認同,到朋友的身份認同,研究者的身份認同,其實都是筆者和研究對象在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和構建起來的。調(diào)查過程中,有些研究對象往往會和筆者探討一些關于信仰上的問題,以及如何將信仰貫穿到生活中等等問題。每當這個時候,筆者總是將自己的觀點談出來,甚至也會和一些信徒就某些問題的看法不一致而發(fā)生爭執(zhí)。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筆者和研究對象實際上結成了一種共同的主體,共同面對的是信仰和生活的問題,而非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二元對立關系。在這樣的探討中,筆者也
更容易理解作為一名宗教信徒的生活和信仰,不至于將自己作為一名局外人,從而得出看似“客觀”、“真實”,實際上是由于對宗教和信徒無知而造成的偏見,甚至是錯誤的看法。也就是說“我自己作為互動場域中的一個主體,如何看所研究的群體或文化。”這樣研究者的身份實際上是處于“觀察參與者”的角色。
事實上,在研究的后期,很多信徒雖然認可筆者的研究身份,但更多的是把我作為他們中的一員,唯一不同的是我要把他們的信仰和生活寫出來。當然,在筆者個人的思想中,我所寫的不單是他們的信仰和生活,還有我的這段生活經(jīng)歷,以及我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我對他們的信仰和生活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講,筆者所要撰寫的調(diào)查報告就有點類似于反思人類學所主張的民族志寫法。
二、調(diào)查方法: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
以人類學的傳統(tǒng)方法進行經(jīng)驗性宗教研究時,獲取信息的手段依然是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筆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依然采用的是這樣的方法。
所謂的參與觀察當然指的是參與信徒的活動,觀察他們。然而問題在于,參與信徒的什么活動,如何觀察。如果要了解民工信徒在城市中的信仰和生活,教會當然是一個最重要的場所。在這么一個場合,觀察信徒參與教會活動的次數(shù),參與教會的熱心程度,在教會活動中的行為等等,這些都反映出信徒對于宗教的態(tài)度和關注程度。所以筆者往往和信徒一起參與教會的各項活動,除了每個周日的禮拜,其他時間的聚會活動筆者也常常參加,并在交流互動中參與進來。同時還參與信徒所組織的各種活動,比如參與一位信徒的婚禮策劃,并幫助拍攝婚禮儀式;和一些信徒一起探訪生病的信徒等等活動。在這樣的參與過程中觀察他們,同時也被他們觀察和接受。
然而教會雖然重要,卻僅僅只是一個場所,信徒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其他的場所,家里或者工作單位。所以,參與觀察也就不只局限在教會,而是擴展到信徒的家里和工作場所。體會信仰如何貫穿到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體會他們在教會之外的“世俗”社會中,信仰對他們究竟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有著什么樣的意義?比如,當筆者和一位做按摩的信徒結識以后,通過她了解到她當時工作的美容院的員工全部為基督徒,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況,筆者多次到美容院進行訪問。觀察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的信仰所在。筆者看到,他們在鬧市區(qū)發(fā)放美容卡的時候,有些員工并不在卡上寫上美容店給予他們的代號,而是用圣經(jīng)中常見的名詞作為自己的代號。有些員工在為顧客服務的時候,會向顧客傳福音,甚至也會帶顧客到教堂。筆者對這家美容院的訪問,一直持續(xù)到這項研究的終結,時間也是將近一年半。這家美容店原來的基督徒員工到那時只有一名。在基督徒員工不斷流失的過程中,筆者觀察到,信徒信仰的鞏固仰賴于一個信仰的環(huán)境,這為我們分析信徒信仰的建立和鞏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例子。如果沒有后續(xù)的觀察,當基督徒員工開始流失的時候就不再進行訪問,可能也就會缺失信仰群體對信徒的影響這么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
到信徒的工作單位走訪的時候,通過和信徒的同事進行訪問,從周圍人的反映得到信仰在他們生活中的意義。再如,筆者還多次到一些信徒的家中走訪,通過他們的居住環(huán)境和家居陳設,觀察到信仰究竟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什么樣的地位,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在這樣的參與觀察中,筆者經(jīng)驗到在遠離宗教場所的最普通情境中,信徒的行為狀態(tài)。
如果說參與觀察是通過筆者和信徒周圍的人來看信徒,那么深度訪談則是讓被研究對象自己來看自己,讓他們自己描述自己的歸信經(jīng)歷和他們的信仰生活,也就是讓被研究者自己說話。這樣的訪談完全不是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當然在事先筆者準備了訪談的提綱,列出需要詢問的主要問題,然而,筆者所面對的信徒是各種各樣的,完全不可能事先預料到每一位訪談對象的情況。所以在進行訪談的時候,經(jīng)常不得不面對很多突發(fā)的問題,隨時調(diào)整原來的訪談思路,這其實也為原來的訪談提綱提供很多可以補充和修改的依據(jù)。在這項研究中,一般所使用都是這種訪談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結構性訪談”。
訪談并不希奇,然而要做到深度并非易事。有些信徒很容易溝通,還不等問,就竹筒倒豆子,把所有想問的問題都會說出來。例如,有位信徒,在第一次訪談的時候,就和筆者談了8個小時,從小時候的經(jīng)歷一直談到和筆者訪談的時候。然而大部分信徒并不是這樣,很多人要訪問多次才能真正地做到深度訪談。當然這不是說,訪談的時間長就等于深度訪談,而是是否訪談對象將自己的生活史毫無保留地展示在研究者的面前,從而使研究者能夠進入被研究對象“個人意義上的深層次”。至于一次就想到達目的的訪談,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良好的愿望。然而深度訪談也不單純是語言上的功夫,而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訪談者的語調(diào)、表情、手勢以及對訪談地點的選擇等等,其實對于研究者來說,都有著一定的意義,需要深入體會和揣摩。比如,當筆者和一位信徒訪談時,從他的說話神態(tài)和表情看出,盡管來自農(nóng)村,在城市中所從事的工作也屬于社會最底層,但他非常自信。筆者和他的訪談進行了很多次,也和他一起參與了很多教會的活動,以后的接觸印證了筆者對他自信的看法。和這位信徒的訪談也反映了深度訪談另一個層面,也就是說,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實際上是無法分離,而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個復雜的過程。
在這項研究中,筆者更為關注的是信徒個人在城市生活中如何行為,信仰對于農(nóng)民工個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影響。所以收集的資料基本上是關于農(nóng)民工個人的生活資料,個人的生活事例。在訪談的過程中,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信徒在講述個人見證的時候,往往選取他們認為“屬靈”的例子,從他們所選擇的例子,也能看出他們對于信仰的理解和看法,信仰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jù)著何等重要地位的例子。比如,有些信徒會講述自己如何得了病,而后得到醫(yī)治的例子,作為上帝在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例子;而有些信徒則講述自己如何遵照圣經(jīng)中的教訓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有些信徒則講述精神的痛苦如何得到解決。對于不同信徒選取的不同例子,再結合信徒的生活經(jīng)歷,受教育程度,其中所透露的信息就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個人見證,個人故事,而能反映出相當有意義的問題,得出一個類屬的普遍意義。
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雖然是兩種研究手段,但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兩種方法,有一些深度訪談是在參與觀察的同時完成的。很多信息并不是在一個所謂的正式訪談中獲得的,而是在參與教會活動時和信徒的接觸中,在很隨意的狀況下得到的,甚至有相當多的信息是在閑聊當中得到的。也就是說,深度訪談并非一定要有_個正式的訪談時間,正式的訪談場合等等,所謂的深度,往往更能體現(xiàn)在那種很隨意的狀況下,被研究者所講述的那些更為重要的信息。實際上這也是深度訪談所要注意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深度訪談的方式也常常根據(j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具體場景而定,并沒有固定的模式。
三、結語
從實際的研究中,筆者深刻感受到,無論是參與觀察也好,還是深度訪談也好,實際上都是建立在研究者的身份界定的基礎上。當研究者深入?yún)⑴c到信徒的宗教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以后,自然也就做到了在參與中觀察,同時也可以進行深度訪談。當研究者可以自由地往來于“局外人”和“局內(nèi)人”之間的時候,研究的空間和路子也就有了較大的可能性。研究者身份的自我界定,也關系到研究者如何看待研究對象,如何與研究對象相處。其中所牽涉到的不僅是研究者如何看待研究對象,同時也是研究者被研究對象如何看待的問題。那么相應地,研究者所得到的關于研究對象的信息也就建立在這樣的相互關系中。這樣的研究實際上是研究者和研究對象在研究場域的一個互動,也就是說研究者不僅在參與觀察研究對象,同時也被研究對象觀察和參與,實際上是研究者作為“觀察參與者”進行參與觀察的一個過程。這樣的一個過程就不僅僅是一個學術研究的過程,所得到的也不僅僅是進行學術研究要得到的信息,而是研究者認識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一個過程。在與信徒交往的過程中,筆者從他們身上看到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自己的地方,真的是在研究“他者”(others)的同時來反觀自己,從他者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自己。其實人類學的魅力就在于在我們試圖以“他者”的眼光來認識他者的同時,也在以他者的眼光也在認識自己(self),也是自己不斷得到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