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洪
《規(guī)定》強調了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對班主任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為學校管理者,努力提升班主任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就成為了擺在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開展課題研究,能有效地轉變班主任的教育觀念,促進班主任的專業(yè)發(fā)展。
《規(guī)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需要加強研究和探索。班主任要對幾十個學生的身心健康負責,要深入細致地做好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工作。而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受到不同的教育影響,性格特點各異,心理品質千差萬別。如果班主任不研究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就不可能勝任工作。當前,班主任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zhàn),獨生子女、外來工子女、單親家庭子女、貧困家庭子女、留守兒童、外籍兒童教育等問題,都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時期的班主任必須是一個研究者,是一個具有強烈問題意識和獨立開展教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師。
近年來,學校把課題研究作為抓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有效地促進了班主任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校長擔任課題組負責人,領導班主任開展課題研究。在政策上也給予了班主任優(yōu)惠,參與課題研究的班主任老師每月增加崗位津貼;年度考核中,只有參與研究課題或專題研究的老師才能被評為“優(yōu)秀”;有研究專題和課題研究的班主任才有資格參評“優(yōu)秀班主任”;學校每學期評選“教科研積極分子”和“教科研積極分子標兵”,并在學年總結大會上頒獎;每年對獲得區(qū)級以上課題立項的負責人給予兩天省內(nèi)考察的獎勵。學校的重視和政策上的激勵,大大激發(fā)了班主任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促使了學校良好科研氛圍的形成。如我校開展的生本實驗課題研究、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課題研究、學困生診斷與提高策略課題研究、感恩德育模式的研究、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開發(fā)獵德社區(qū)文化資源的研究、語文前置性課題研究等,全體班主任都參與其中,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將科研與日常工作相結合,緊緊圍繞當前班主任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展開研究,促使班主任老師通過案例分析、收集與經(jīng)驗總結等途徑,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時,學校要求班主任在天河部落中開設個人博客,把課題研究的資料上傳到博客里,把工作中的所做、所思、所感記錄下來,及時審視和改進自己的研究工作,尋找到教育的幸福與快樂。
開展課題研究更是優(yōu)秀班主任成長的必由之路。優(yōu)秀班主任不但應積極投身教育實踐,而且應不斷增強科研意識,堅持開展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教育效果為根據(jù),認真分析、檢驗自己的教育實踐,把感性體驗上升為新鮮的理性認知,這是優(yōu)秀班主任成長的必由之路。
我校通過課題研究,有效促進了班主任的專業(yè)發(fā)展,使優(yōu)秀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在班主任群體甚至是其他學科教師中得到共享,從而將其育人作用發(fā)揮到最到最大限度,促使了了全員育人氛圍的形成。實踐證明,通過提升班主任的科研能力來提升其全面素質是班主任專業(yè)化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