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延燈
語文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語文的重要憑借,是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托。教師應摒棄“教教材”的思想,樹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例子?!闭Z文教學應憑借這一例子,拓展學生閱讀領域,不斷充實學生的認知,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進而獲取思想的啟迪,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享受審美的情趣。例如我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圍繞“鄉(xiāng)愁”這一情感點,選編了《靜夜思》《回鄉(xiāng)偶書》這兩首詩,整合成以“鄉(xiāng)愁”為主題的教學版塊,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會古人借助不同的物象,表達了同樣的鄉(xiāng)愁。教材中像這樣的可供開發(fā)的課程資源無處不在,如同一詩人不同篇目組合學習,同題名篇對比學習,同題材經典篇目綜合學習等。關鍵看教師是否能善于發(fā)現,勤于捕捉,精于利用。再如教學《生命 生命》一文時,在探究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理解了生命的價值后,我和學生一起走進書籍報刊,尋找?guī)灼c本文體裁和題材相似的文章——《生命的奇跡》《感謝生命》《人生如月》等,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品味鑒賞。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性高漲,氣氛異?;钴S,有些學生還把自己對生命的感想寫成文字,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這樣拓展延伸既開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又豐富了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