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文
所謂“讀書無用論”,是指讀書沒有實用價值、讀書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其表現是“不讀書一樣賺大錢”、“讀了書照樣找不到工作”等。我國建國至今,一共出現過三次“讀書無用論”的思潮。
第一次“讀書無用論”思潮出現在“文革”時期。1968年秋“停課鬧革命”以后,“智育第一”等教育觀念受到了猛烈批判,讀書不僅沒有用,還會落個“臭老九”的罵名。在“即使大學畢業(yè)也留不了大城市”、“既然要插隊落戶,當農民捏鋤把,能寫寫算算就行了”等思潮的影響下,學校教學秩序極度混亂,在校生不愿認真讀書,大中學生畢業(yè)后則紛紛上山下鄉(xiāng),“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語,不學ABC,照樣干革命”成為廣大青年的口頭禪,學校停課,學生停學,知識分子成為批斗的對象。而“廠校掛鉤”、削減專業(yè)課,由教師、學生、工軍宣隊和領導組成的“三結合”班子編寫教材,實行工農兵上講臺等舉措更導致了教育內容的稀薄、殘缺,進一步助長了“讀書無用論”的盛行。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鄧小平提出“知識分子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后,“讀書無用論”的思潮才得到遏制。事實上,第一次“讀書無用論”是一種至上而下引發(fā)的思潮,在廣大的老百姓心中,知識依然是神圣的,不然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就不會有1160萬人涌進考場。
第二次“讀書無用論”思潮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經濟體制的改革促進了私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由于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許多沒有讀過多少書、又沒有進入國營事業(yè)集體等所謂“單位”的人,首先進入了個體戶的行列,進而也成為大眾羨慕的先富起來的人。一些人的暴富支撐了“讀書無用論”,在南方甚至出現了將“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偷換為“能力創(chuàng)造財富”的論調。而當時,由于體制等原因,教授、醫(yī)生、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體制內”的人,依然在單位拿著難得一漲的固定工資,收入無法得到顯著提高,造成了“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奇怪現象,連小學都沒讀完的大老板雇傭的是學歷比他們高得多的大學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在經濟大潮沖擊下,金錢成為衡量人的價值的標準。于是,曾經銷聲匿跡的“讀書無用論”卷土重來并盛行一時。
第三次“讀書無用論”即新“讀書無用論”思潮首先從農村出現,并且蔓延至全社會。在大學擴招之后,大學畢業(yè)生數量暴增。相反的,社會上提供的工作職位的增長卻跟不上畢業(yè)生數字的增長,導致“畢業(yè)即失業(yè)”的現象日益普遍,時有出現數百人搶一份工作的景況。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一些地方大學生的起薪甚至不如農民工。許多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yè)壓力,選擇繼續(xù)讀研究生課程。導致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日益惡化的原因除了大學生本身數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素質與能力日益低落,課程與實際工作脫節(jié),很多時候大學生已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垂青。而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也面臨無能為力的三大難題: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經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學費讓貧困的家庭不堪重負;三是花費了巨額費用大學畢業(yè)后卻不能找到工作。這一次的“讀書無用論”不再是知識無用,誰都明白知識有用,但在三大難題面前,雖然也明白考大學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最佳途徑,但即使自己不愿放棄,整年勞作于田間,收入微薄,沒有任何社會福利和保障的父母也要逼其放棄,在這種無奈之下,這些貧困的農村家庭就只有在改變命運的機會面前選擇投降。
“讀書無用論”的產生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原因,但其后果是既有損于國家也會影響個人的發(fā)展,在仍需大力提升民族整體文化水平的今天,“讀書無用論”的蔓延,不能不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