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弗
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書名,作者為美國的約瑟夫·海勒。軍規(guī)規(guī)定:面臨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險時。對自身安全表示關注,乃是頭腦理性活動的結果。如果你認為你瘋了,可以允許你停止飛行,只要你提出請求就行;可是如果你提出請求,就證明你不是瘋子。就得繼續(xù)飛行。此語常用來比喻圈套、枷鎖等。一套自相矛盾的詭辯邏輯,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諾亞方舟:出自《圣經》。上帝對人類所犯下的罪孽非常憤怒。決定用洪水消滅人類。而諾亞是個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災。經過四十個晝夜的洪水,除諾亞一家和部分動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沒了。后來人們常常用此語來比喻災難中的避難所或救星。
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統(tǒng)稱。她們以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愛情詩、頌歌和天文。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禱告,祈求靈感。后來,人們就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斯芬克司之謎:斯芬克司是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她給俄狄浦斯出的問題是:什么東西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司羞愧墜崖而死?!八狗铱怂局i”常被用來比喻復雜、神秘、難以理解的問題。
鱷魚的眼淚:西方傳說,鱷魚捕到獵物時,會一邊吞噬一邊流淚。因此,“鱷魚的眼淚”常喻指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
山姆大叔:1812年美英戰(zhàn)爭時期,紐約州一位誠實能干的肉類包裝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山姆大叔。他擔任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軍需檢驗員,負責在供應軍隊的牛肉桶和酒桶上蓋戳。人們發(fā)現該廠的牛肉桶上都蓋有E.A-U.S標記。本來,E.A是一個軍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國的縮寫。碰巧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與美國的縮寫相同,人們就管美國叫“山姆大叔”。
多米諾效應:多米諾骨牌是一種西洋游戲,將許多長方形的骨牌豎立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一張牌后,其余的骨牌將依次紛紛倒下?!岸嗝字Z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象牙塔: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作品中的悲觀消極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階級現實中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象牙之塔。于是“象牙塔”就被用來比喻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F在也有人把大學說成是“象牙塔”。
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后來,愛神阿佛洛狄忒見他感情真摯,就給雕像以生命,使兩人結為夫妻。于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成為一個人只要對藝術對象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便會發(fā)生藝術感應的代名詞。
猶大的親吻:猶大是《圣經》中耶穌基督的親信子弟——十二門徒之一。耶穌傳布新道雖然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卻引起猶太教長老司祭們的仇恨。他們用三十個銀幣收買了猶大,要他幫助辨認出耶穌。他們到客馬尼園抓耶穌時,猶大假裝請安,擁抱和親吻耶穌。耶穌隨即被捕,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們用“猶大的親吻”比喻可恥的出賣行為。
(偶然摘自《青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