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大陸與臺灣的武俠文學交流

2009-12-02 03:44:56曹正文
探索與爭鳴 2009年10期
關(guān)鍵詞:古龍武俠金庸

曹正文

內(nèi)容摘要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成型于清代。這個階段的長篇武俠小說流行較廣,影響也比較大,奠定中國古代武俠小說的基礎(chǔ),形成了中國武俠小說的第一次高潮。民國武俠小說成為民國文學園地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國武俠小說的第二個高潮。上世紀80年代中期,港臺武俠小說進入大陸,形成中國第三次武俠小說的高潮。在溫世仁等一批武俠小說家的推動下,大陸與臺灣武俠文學交流逐漸融為一體。大陸與臺灣的武俠小說新一代作者已經(jīng)崛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武俠小說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關(guān)鍵詞

大陸臺灣地區(qū)武俠小說古龍文體交流

上世紀80年代,大陸與臺灣恢復了中斷的文化交流。臺灣地區(qū)的小說、散文與影視作品率先進入大陸,最具影響力的便是瓊瑤的言情小說與古龍的武俠小說。筆者當時在《新民晚報》副刊部當編輯,在獲悉江蘇文藝出版社即將推出瓊瑤的《雁兒在林梢》后,立即與對方達成協(xié)議,在《新民晚報》以連載形式刊登瓊瑤言情小說《雁兒在林村黔。一炮打響后,引起大陸“瓊瑤熱”?!碍偓師帷敝?,便是港臺武俠小說進入大陸。本文就大陸與臺灣的武俠文學交流作一簡略的探討。

關(guān)于中國武俠小說的形成與發(fā)展,筆者在《中國俠文化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中已作了詳述。盡管在先秦至西漢的文字中,已有俠的記載,但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成型于清代。這個階段的長篇武俠小說流傳較廣,影響也比較大,比較有名的有《綠牡丹全傳》(無名氏著)、《兒女英雄傳》(文康著)、《三俠五義》(石玉昆著)、《施公案》(無名氏著)、《彭公案》(貪夢道人鞠、《小五義》(無名氏著)、《續(xù)小五義》(無名氏著)?!度齻b五義》是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施公案》是武俠公案小說,《兒女英雄傳》是武俠言情小說,而《七劍十三俠》則開創(chuàng)了武俠劍仙小說。這四部武俠小說為首的中國武俠小說以歌頌俠客義士懲奸鋤惡、扶弱揚善、打富濟貧、施仁行義等行為為主要描寫對象,奠定了中國古代武俠小說的基礎(chǔ),形成了中國武俠小說的第一次高潮。

民國時期,中國武俠小說名家輩出,作品呈百花齊放之態(tài)。這一時期的武俠小說被稱為“舊派武俠小說”。所謂“舊派武俠小說”,是相對于它以后出現(xiàn)的風靡全球的中國香港、臺灣地區(qū)的新派武俠小說而言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事舊派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者約有180人,所著武俠小說多達650余種。平江不肖生開創(chuàng)了“江湖傳奇派”,他致力于打破古代武俠小說中的俠義、公案小說的老一套故事情節(jié)而探討一種新路,開創(chuàng)了武俠小說新紀元。趙煥亭開創(chuàng)了“風俗人情派”,他于1920年代初從事武俠小說的寫作,作品主要有《奇?zhèn)b精忠傳》、《英雄走國記》、《不堪回首》等。顧明道開創(chuàng)了“男女俠義派”,他于1928年應(yīng)上?!缎侣剤蟆犯笨蛾兓盍帧分?,開始撰寫武俠小說,一共寫了24部,代表作品是《荒江女俠》。李壽民開創(chuàng)了“奇幻劍仙派”,他從1930年代初撰寫武俠小說,代表作品有《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王度廬開創(chuàng)了“悲劇情俠派”,他從193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武俠小說,先后寫了20余部,代表作品是《鶴驚昆侖》、《臥虎藏龍》、《劍氣珠光》等。宮白羽開創(chuàng)了“社會寫實派”,代表作品是《十二金錢鏢》和《偷拳》。他的作品對新派武俠小說的產(chǎn)生影響很大。金庸盛贊“白羽先生小說寓意深刻,文字超凡,他對中國武俠小說的發(fā)展作出一定貢獻,堪稱三四十年代武俠小說一代宗師”(見1999年10月30日《今晚報》)。朱貞木開創(chuàng)了“奇詭神理派”,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是在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共寫了17部小說。他的代表作是《虎嘯龍吟》、《七殺碑》和《羅剎夫人》。此外,文公直開創(chuàng)了“歷史演義派”,姚民哀開創(chuàng)了“幫會武俠派”,鄭征因開創(chuàng)了“武功技擊派”。

民國時期,武俠佳作紛呈,讓讀者目不暇接。與古代武俠小說相比,這些武俠小說基本上打破了中國古代長篇通俗武俠小說中的俠客義士忠君報國,斬鋤奸惡的程式,主要描寫個人恩怨行為及奇特的遭遇。在情節(jié)上也多以追求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制造懸念為主要特點。一些武俠小說還改編成電影和戲劇,如《火燒紅蓮寺》就轟動一時。民國武俠小說成為民國文學園地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國武俠小說的第二次高潮。

縱觀中國武俠小說兩次高潮,可見中國舊武俠小說的一些特點。如寫法上大多是平鋪直敘為主,采用“花開兩枝,各表一頭”的寫法,很少用新文藝倒敘、插敘、旁敘的敘事方式,寫人狀物與舊公案小說相仿,因此很難滿足新讀者的閱讀口味,但在當時卻為傳統(tǒng)讀者所青睞。

新中國成立以后,大陸武俠小說因各種原因被禁止而遭厄運。與此同時,香港文壇先后出現(xiàn)了梁羽生與金庸,以及后來的溫瑞安與黃易等四位武俠小說家。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梁、金、溫、黃的小說才進入大陸,形成中國第三次武俠小說的高潮。以至于人們談到當代香港武俠小說,必稱“金、梁、溫、黃”。

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臺灣文壇的武俠小說已得到發(fā)展。臺灣第一個武俠小說作家是陸魚,他于1961年出版了《少年行》(真善美出版社),并標明“新型武俠”。到了上世紀80年代,臺灣文壇武俠小說已形成四大流派,作者多達300余人,作品則有3000余部,在作者數(shù)量與質(zhì)量上都可與香港媲美。

從武俠文學風格而言,臺灣武俠小說已形成各種流派。如以臥龍生、諸葛青云、上官鼎、慕容美、孫玉鑫、云中岳、蕭逸為代表的“超技擊俠情派”;以司馬翎、東方玉、墨雨生為首的“奇幻仙俠派”;以陳青云、田歌為首的“武俠鬼派”;以古龍、秦紅為首的“武俠新派”四種流派,他們各具風格。其中臺灣武俠名家古龍與金庸、梁羽生、溫瑞安被筆者稱為“新武俠四大天王”。

臺灣武俠小說之所以興旺,一方面由于社會的巨大需求:“武俠迷”遍布社會各階層,他們以閱讀武俠小說作為最大的業(yè)余消遣,沉浸在武俠世界里流連忘返;俠客的“快意恩仇”滿足了他們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與臺灣地區(qū)的傳媒業(yè)的崛起有關(guān)。臺灣報刊講究趣味性與故事性,武俠小說是報紙最好的連載形式,各類報紙副刊均辟有武俠小說專欄,每天發(fā)表數(shù)量可觀的武俠小說作品。一些出版商為了報社贏利,不惜以重金購買武俠小說稿子。諸葛青云、臥龍生、古龍的武俠小說都因連載而走俏,并被臺灣報社與雜志社所看重。筆者上世紀90年代在上海接待的臥龍生、蕭逸、于東樓等人,他們都談及報紙連載對其創(chuàng)作之影響。臥龍生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在臺灣報紙十分叫座,當時蔣經(jīng)國先生也每天渴望讀其連載。筆者在《新民晚報》副刊部當編輯,曾先后約臥龍生、蕭逸、于東樓寫武俠小說連載,在《新民晚報》刊出后頗受讀者歡迎。

筆者于1990年出版了《古龍小說藝術(shù)談》以及《金庸小說人物譜》、《中國俠文化史》、《武林108將》等著作,并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接受金庸先生、溫瑞安先生邀請,到香港作家協(xié)會和馬來亞大學講授武俠小說研究。這3部書籍先后在香港與臺灣出版,引起了一定反

響。我在上世紀90年代兩次赴臺講授大陸的武俠小說研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武俠小說交流。

1998年,上?!缎旅裢韴蟆放c臺北《中國日報》首次舉辦“金庸小說讀者問卷”大賽活動,我以《新民晚報》??骶幍纳矸輷芜@次大賽的主持人與評委。擔任臺北《中國日報》的資助人是臺灣十大財團之一的英業(yè)達集團副董事長(原總裁)溫世仁先生。溫世仁先生是一位儒雅的商人,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寫的十幾部作品發(fā)行印數(shù)都在10萬冊以上。溫世仁年輕時特別喜愛讀古龍小說,并與古龍有所交往。古龍英年早逝后,溫先生就想繼承發(fā)揚臺灣的武俠小說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在一次又一次促膝談心后,溫世仁先生決定投資大陸武俠文化事業(yè),由我創(chuàng)辦了《大俠與名探》,溫世仁先生、蔡志忠先生與我的老師章培恒先生共同擔任顧問。章培恒先生是中國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他是中國最早對當代武俠小說作出高度評價的學者。章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末撰文,將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姚雪垠的《李自成》與金庸武俠作品作比較,認為金庸小說的藝術(shù)水準在《李自成》之上。我們決定采取以書代刊的形式,我與珠海出版社總編輯羅立群任雙主編,由上海武俠研究家周清霖擔任終審。這份《大俠與名探》叢刊由中國著名金學家馮其庸先生題字,金庸與梁羽生也對該刊作了高度評價,先后為刊物題字鼓勵。該刊是大陸與臺灣地區(qū)合作的產(chǎn)物,一共出版了21期,歷時5年之久,并培養(yǎng)和扶植了一大批武俠文學新作者,如司馬嘶風、李超、趙安東、徐雯怡、牛大、馬曉倩、戴偉敏等20余人。今天走紅的武俠女作者滄月也在《大俠與名探》上發(fā)表過作品,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后在刊物上發(fā)表了《大醉俠》等連載武俠漫畫。

2000年,溫世仁先生和我作了一次長談,他談到中國武俠小說是中國特有的品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的“國粹”。他回憶起自己與古龍的交往,談到他少年時就想創(chuàng)作武俠小說的沖動,并決定抽出時間來創(chuàng)作一部《秦時明月》的長篇武俠小說。三年中,我協(xié)助溫世仁先生完成了120萬字的《秦時明月》初稿。不料《秦時明月》故事結(jié)構(gòu)剛殺青,2003年年底,溫世仁先生卻不幸逝世。我在悲傷中寫下一副對聯(lián):“世道不公,臺島突降無情雨,天下俠義人共悲溫大俠;仁者千古,大陸齊涌思念潮,西北眾書生同哭新儒商?!睖厥廊氏壬鵀橘Y助西北學子投資5000萬美元,成立了“千鄉(xiāng)萬才”科技公司,以實際行動支援祖國大西北建設(shè),中央電視臺曾三次報道他的慈善愛國情懷。可惜“天妒英才”,溫世仁先生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溫世仁先生英年早逝,源于他工作太辛苦,他先后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訪問講課,一年中有300天奔波于世界各地。

2005年,在我與明日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秦時明月》在臺灣出版;并出版了武俠動漫片,現(xiàn)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連播。

根據(jù)溫世仁的遺愿,臺灣連續(xù)舉辦“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活動,嚴家其、章培恒和我先后擔任評委,由于獎金額度高,參加者十分踴躍。每一屆征文大賽來稿都在百余篇,可見寫武俠小說的作者層出不窮。我于2008年秋赴臺參加“2008年第四屆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活動,與臺灣的5名評委一起,擔任復審工作。當時收到稿件100部,合格稿件83部,其中60%是大陸作者,40%是臺灣、香港、澳門作者,寫作風格也表明臺灣武俠作品與大陸武俠作品已融為一體。這些作品既受到王度廬、朱貞木、宮白羽舊武俠寫實派的影響,也有金庸、梁羽生等新派武俠大家寫作風格的影子。此外,古龍小說文體在臺灣與大陸很流行,使許多年輕武俠好手的作品都模仿“古大俠”的文體與寫法。經(jīng)過四次投票評選,最后獲一等獎為《王煙雨》,作者黃健來自大陸湖北。

所謂“古龍文體”,是對舊武俠小說的一次創(chuàng)新。如果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已成功運用新文藝手法,比如他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十分細膩,在情節(jié)安排上跳出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那么“古龍文體”則在語言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古龍用短句、哲理、倒敘以及蒙太奇手法來構(gòu)思情節(jié),都給人一種面目一新的特點,贏得了廣大青年讀者的廣泛喜愛。有人曾把古龍小說看成是“海明威敘事方式”,這與傳統(tǒng)的舊武俠小說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武俠文學學會也曾舉辦“武俠大賽”,新作者的作品也是大量模仿“古龍文體”,這進一步說明大陸與臺灣武俠文學交流已融為一體。

大陸與臺灣的武俠小說作者新一代已經(jīng)崛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武俠小說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這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溫世仁先生。

溫世仁先生為大陸與臺灣的武俠交流與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謹以此文紀念溫世仁先生。

猜你喜歡
古龍武俠金庸
武俠風
嘿!這才是武俠
武俠影后鄭佩佩
海峽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00
為金庸因一錯字查證道歉叫好
華人時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活到四十多歲,才知道古龍有多天才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誰是金庸小說第一情圣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2
武俠教室
金庸的財富江湖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14
漫畫無極
朋友間的分寸
宁阳县| 永济市| 莆田市| 宁都县| 武义县| 威宁| 竹溪县| 固安县| 长垣县| 阳高县| 海南省| 白朗县| 虎林市| 广南县| 呼图壁县| 富裕县| 上饶市| 独山县| 清苑县| 大港区| 高邑县| 洛浦县| 会宁县| 延安市| 泾川县| 仁寿县| 昌邑市| 肃南| 兴业县| 漳平市| 房山区| 平阴县| 香格里拉县| 鹤庆县| 肇源县| 景泰县| 林口县| 四川省| 广南县| 青川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