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逸
2009年6月18日在上海戲劇學院端鈞劇場首演的音樂戲劇《海上夫人》,是易卜生的這部名作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此次改編,將原作的時空、地點轉換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海上夫人”也變身成“五四”運動追求自由的新女性。
大幕拉開,枝繁葉茂的樹形布景上覆蓋著《申報》與《良友畫報》,封面上那個年代的女子淺笑嫣然。布景同時亦是現實與夢幻的分隔線,一邊,演員在陽臺上歌唱、回憶過去,陌生的水手從布景后悄然而出;一邊,透明布景后三角鋼琴若隱若現,另一側的歐式半圓形陽臺,海景天幕遙遙懸掛。如此設計,瞬間便將你帶入了浮華若夢的老上海。
十年前,艾莉與水手偶然邂逅、私訂婚約,水手不由分說將兩人的戒指穿在一起拋向大海。于是,大海便成了他們的證婚人。但艾莉卻守著這個秘密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她日夜思念著大海,似乎有某種魔力誘使她每日每日地奔向大海,于是人們稱她為“海上夫人”
然而為了生存,艾莉做了中醫(yī)房子清的續(xù)弦夫人。但當年的約定卻時刻縈繞心頭,使她終日郁郁寡歡在布景前的現實中,艾莉向丈夫房子清訴說著這些的來龍去脈,雖說她叫不出這位陌生水手的名字,但卻在她和子清所生的兒子的眼里看到了那個陌生人的影子,以至于害怕履行妻子的義務。突然,郡位陌生的水手穿過布景從夢幻中來到了現實,撕下布景的一角向艾莉宣告:我回來了,來接你走。布景撕去的剎那,抖落下一些灰塵,就像歷史的塵埃被抖了出來。艾莉愕然,她害怕了,畢竟等待太過漫長,來得又太過突然,她需要時間來再次選擇。
其實艾莉真正渴望的是自由,因為大海是自由的,水手也是自由的。因為愛,房子清亦痛苦掙扎,也是因為愛,他又決定放手,他要用“自由”去治好妻子的心傷。當子清說出:“我給你自由,讓你自由選擇”時,艾莉終于釋然并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猶如被她重重扯去的布景,終于毫無牽絆??墒前蛲炊ㄋ纪?,還是決意留在丈夫身邊做一個好妻子,由此放棄了陌生水手,放棄了跟隨十年的約定,也放棄了跟隨她心中十年的那個魔。
水手無奈地離去,他帶不走艾莉。因為這個艾莉已經不是十年前那個毫無主見的女孩她有了愛她的丈夫,有了獨立的意識,有了要珍惜的現在我們不能判斷艾莉的決定是否正確,只能相信那一刻她是跟著自己心走的:撕下布景的瞬間,她決絕地與關于大海的幻想告別,與屬于陌生水手的記憶告別。此時,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相對清亮寬敞的舞臺,一如豁然明朗的心境。該劇的舞美設計很好地詮釋了夢幻與現實的掙扎這一主題,巧妙地注解了艾莉內心世界的紛繁復雜,含蓄而生動。
作為一出音樂戲劇,這部戲的曲調和唱詞還原了老上海的韻味,將傳統(tǒng)舞臺劇與音樂結合,在對音樂與詩歌的尊重下盡量保持了詞曲與作品精神的一致、十余首當年的流行歌曲被演繹得優(yōu)美感人,徐志摩的詩司穿過歲月的塵埃,傳遞著老上海詩意的浪漫情懷。然而這樣的改編是需要勇氣的,《海上夫人》的主創(chuàng)無疑是給了這部100多年前的作品第二次生命,同時也對中國音樂劇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嘗試。
《海上夫人》這部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反映女性自王選擇和獨立人格的戲劇作品,跨越時間的久遠、空間的距離以及文化的差異,以其內在的精神力罱、深刻內涵、浪漫而又朦朧的美,今當代中國觀眾廣生了強烈的共鳴,當中外觀眾坐有劇場、欣賞著旗袍所勾勒出的婀娜身姿、一同走入劇中男女主角的澎湃內心,并感悟易卜生所提倡的培神力量和自由意志時,要知道,那其中的美妙與激勵正是來自于欣賞者內心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