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林
一、先從“十大教授”說起
我每次回母校復旦大學中文系參加博士論文答辯會,在文科大樓中文系辦公室的走廊上,看見高高掛著以陳望道、郭紹虞、劉大杰等為代表的“十大教授”的大幅照片,內(nèi)心總是感慨萬千,難以平靜。時間是人類的第一殺手,太無情了,這“十大教授”均已作古多年,然而他們的豐功偉績,對學術(shù)、文化、教育事業(yè)作出的卓越貢獻,給后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和巨大的社會影響,是永無止境的,不可磨滅的。
回憶建國初期我在復旦中文系求學的情景,那時,這“十大教授”都還健在,我聆聽過他們的教誨,接受過他們的熏陶,他們當年在課堂上及課外的神情姿態(tài),音容笑貌,至今還歷歷在目。此外,我還聽過其他許多名教授的課,同樣獲益匪淺。
今天的年輕學子,聽我說起曾經(jīng)接受過那么多全國第一流名教授的言傳身教,感到驚訝,并深深地為我慶幸。其實,生活和學習在那個時代,倒覺得是非常自然的事。
二、復旦——“民主堡壘”
復旦向來有“民主堡壘”的稱謂。在學術(shù)上,發(fā)揚“五四”精神,民主辦學,利用上海這一大都市學者云集的有利形勢,把許許多多德高望重的學者“請進來”任教。我想,這與當年陳望道校長和郭紹虞系主任的威望、廣闊學術(shù)視野、兼容并包的治學精神有密切的關(guān)系。他們自己是公認的第一流大學者,因而容納得下各路英雄好漢來共同參與教育事業(yè)。北方有“五四”運動的發(fā)祥地——北京大學,蔡元培校長提倡科學、民主、自由的學術(shù)傳統(tǒng)一直得到繼承和張揚;南方則有復旦大學,可與之媲美,形成兩座最著名的高等學府南北對峙的格局。
三、教授們的教學剪影
我是1950年秋考入復旦中文系的。1953年秋,因國家貫徹“總路線”恢復國民經(jīng)濟的需要,提前一年畢業(yè),分配到成立才一年光景的華東師大中文系任教迄今。那時,復旦中文系招生人數(shù)不多,每個年級不超過四十名。經(jīng)歷1950年秋冬的一次抗美援朝大學生“參干運動”,走掉一批優(yōu)秀學生,剩下來每個年級只有二十來名,四個年級總計學生人數(shù)只有七八十名。那時在校的名教授和校外的兼職教授總數(shù)加起來也有好幾十名。學生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活動頻繁,相互串門,唱歌唱戲、聽音樂、看電影、跳蘇聯(lián)式集體舞,彼此都很熟悉。師生之間,關(guān)系密切,課堂授課只是方式之一,學生經(jīng)常去老師家求教,老師歡迎學生登門,聊天、談心,親如一家人。我常去的有方令孺、鮑正鵠、蔣孔陽、賈植芳諸位先生的家。這種優(yōu)良風氣到了1957年便蕩然無存了。
當時的復旦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凡是教授都得上教學第一線,講師和助教倒很少上課。助教在升講師之前,非得“試講”一定數(shù)量的課不可,教授親自來聽,并且還要征求學生的意見,要求相當嚴格?,F(xiàn)在著名的古典文論專家王運熙教授、博士導師,漢語語法專家胡裕樹教授,在1952年初都還只是助教,他們的“試講”就在我們班上進行,系主任郭紹虞先生坐在下面聽課。蔣孔陽先生原系海光圖書館館長,1951年調(diào)入復旦新聞系,次年轉(zhuǎn)入中文系,任講師。“文學概論”分三個單元講授。我是當時該課程學生課代表,負責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工作。第一單元“文學的工農(nóng)兵方向”,由校外的劉雪葦先生(大胡子,綽號老馬克思,當時的文藝處處長)講授,在登輝堂以作大報告的方式上課,文科各系(中文、新聞、教育)學生都得來聽。第二單元,文學批評,由校外王元化先生(當時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講授,他當時很年輕,只有三十一歲。他講課廣征博引,說理精辟,擅長從對各種不同意見的分析中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觀點。講到激動處,每每用手指節(jié)敲講臺桌子。第三個單元,文學的潮流,則由青年講師蔣孔陽主講。他四川萬縣口音較濃,普通話說得不錯,略帶口吃。他準備非常充分,說理重實證,邏輯層次清晰,口語化,深入淺出,少用名詞術(shù)語,同學們對他的講授是滿意的。
寫作和現(xiàn)代文選是中文系的基礎(chǔ)課,教師的實力特別強。教我們年級寫作的,先后有三位教授,都是二三十年代的著名作家,許杰先生20年代鄉(xiāng)土文學杰出代表,備受魯迅、茅盾贊揚)、方令孺先生(方苞的后裔,舒蕪的姑媽,新月派抒情散文家,巴金尊稱她“大姐”、“九姑”,她比巴金大八歲,巴金說她是一個善良的人,除了“善良”外,還加上一個“坦白”)、汪靜之先生(新文學史上著名的湖畔詩人),他們的講課各有特色。尤其是許杰先生,浙江天臺人,鄉(xiāng)土口音濃。講課從來不帶講稿,瀟灑飄逸,和藹可親。他重視“評卷報告”,批改作業(yè)認真。一般人覺得已很順暢的文稿,經(jīng)他三言兩語一指點,毛病立刻被挖掘出來了。五十歲前后的許杰先生,對文字、語言、技巧有職業(yè)性的“敏感”,到了晚年,這種“敏感”性逐漸衰退,撰文和說話便嚕嗦起來了。當年經(jīng)他批改過的作業(yè),還留著眉批、夾批及各種符號批改的痕跡。如║,表示前后文氣不連貫,═表示段與段之間文氣不連貫;××,表示錯別字或文理欠通、邏輯紊亂;△△,表示佳句,或說理透徹。雖然漫長的四十七年過去了,有個典型例子,今天仍然記憶猶新。我有一篇習作,寫公共汽車上的見聞。文章是第一人稱,其中出現(xiàn)這樣的句子:“有位解放軍在背后拍了我一下……”這句子看來沒有什么語病,然而許先生在評卷報告中卻指出,應該作這樣的修改:“我覺得有人在我肩上輕輕地拍了一下,回頭一看,喔,原來是位解放軍!”第一人稱的小說或散文,都得從“我”的視角和感受出發(fā),上面的修改,文氣就順了。他很重視寫作的角度和文氣的關(guān)系,文以氣為主,文氣不連貫,文章是無法流暢的。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卻具有寫作方法論上的普遍意義,我感到一輩子受用不盡。他非常強調(diào)結(jié)構(gòu)方法和藝術(shù)技巧,鼓勵學生多寫多練,打好扎實的寫作基礎(chǔ),爭取發(fā)表。他認為即使一二十篇中能發(fā)表三四篇,也是個不小的成績。當時有種普遍觀點,作家只能從生活中來,也即是從工農(nóng)兵中來,大學是不可能培養(yǎng)作家的。對此類說法,許杰先生是頗不以為然的。在他的鼓勵下,我們班上寫小說、散文、劇本、兒童文學、雜文、通訊報導、文學評論的興趣日益增漲,蔚然成風,盡管那時可發(fā)表作品的報紙副刊、刊物和其他文學園地數(shù)量甚少,同學們投稿的發(fā)表率還是有所提高的。
給高年級學生上寫作課的還有位唐弢先生。我去聽過他多次的課。他是著名的雜文家、散文家,當時是復旦的兼職教授,風度翩翩,談笑風生,出口成章,講的是略帶寧波口音的上海普通話。他非常愛才。三年級楊錫聯(lián)同學,寫了篇抒情散文《窗》,唐弢先生讀了贊不絕口,他在課堂上說,此文在藝術(shù)上是無可挑剔的,可打滿分,能與何其芳的《畫夢錄》媲美,可是感情太纖細柔弱了,估計現(xiàn)在沒有一個刊物敢發(fā)表這樣的散文,實在可惜。
靳以先生教我們“文藝學”,他當時四十一歲。他是巴金最親密的戰(zhàn)友,一起編過雜志,后來他又是《收獲》的執(zhí)行主編之一。他是名教授、名作家、名編輯,又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精力極其充沛。抗美援朝期間,他是赴朝慰問團的作家代表,在朝鮮戰(zhàn)場上呆過一段時間。高高的個子,頭發(fā)濃密,身材魁梧,戴一副墨邊眼鏡,劍眉,隆準、明眸,略胖,稱得上是位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美男子。他是天津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聲音清脆、宏亮,性格坦誠、爽朗。他滿臉紅光,講課時有個習慣動作,經(jīng)常拿出毛巾手絹揩臉上和頸上的汗水,即使已在深秋天氣涼爽的日子,也是如此。他給我們的印象,身體似乎很“棒”,其實他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或許,他自己并不重視。靳以1959年去世,是復旦名教授中最早逝世的一位),因為實在太忙了,估計他很少有時間備課。他幾乎完全拋開課文,講的全是他自己的閱歷、見識、創(chuàng)作心得,以及在朝鮮戰(zhàn)場上與許多戰(zhàn)斗英雄交往的場景,其中最精采的是講楊根思的戰(zhàn)斗業(yè)績(當時楊根思尚未犧性),這種率性而談的講課方式,富有激情和悟性,更能體現(xiàn)這位作家兼教授的個性風格。同學們很愛聽靳以先生在課堂上講的天南地北、各種各樣的“故事”和社會新聞,它們大大地拓展了年輕人的生活視野。50年代初期,是靳以一生中最輝煌的階段。他被視為“進步教授”中的一個典型。他的心與年輕人的心連在一起,他是點燃年輕人心靈的一團火,也是指引年輕人以堅定的革命態(tài)度投向生活浪潮的一盞明燈。他在參干運動中以教授的身份向大學生所作的一番即興發(fā)言,簡直就是詩篇,其鼓動和煽情作用是無可比擬的。靳以有自己的業(yè)余愛好,他堪稱是一位真正的京劇行家,這點卻鮮為人知。他不輕易公開演唱。有一次開師生聯(lián)歡會,在學生們一再點名要求和熱烈掌聲中,他唱了兩句《文昭關(guān)》中的散板:“伍員馬上怒氣沖,逃出龍?zhí)痘Y中!”宏亮、蒼勁、奔放,韻味濃郁,全場為之震驚。一聽便知,他學唱須生,“幼功”厚實,底子深沉。趙景深先生是戲曲專家,又是戲迷,每逢師生聯(lián)歡會,總喜歡主動“露一手”。恕我直言,趙先生昆曲唱得確實好,可是京劇唱得不怎么樣。我聽過趙先生唱《打漁殺家》中肖恩那幾段散板和原板,圓滑而粗糙,缺少風骨和品位,遠遠達不到靳以的水平。
復旦的古典文學教授陣容之強,可謂全國之冠。郭紹虞的文學批評史、劉大杰的文學發(fā)展史、陳子展和朱東潤的古代文學史、蔣天樞的“古典詩詞論”,都是很有名望的。以上五位教授,除了朱東潤先生(我未聽他講課,但聽過他在系內(nèi)所作的精神抖擻的學術(shù)報告),其他四位教授我都連續(xù)聽過他們一學期以上的課。郭紹虞先生當時并沒有講文學批評史,卻講語法修辭學。他的語法修辭學與呂叔湘等諸家完全不同,打破主、謂、動、賓、補等常用范疇,建立自己的獨特范疇和體系。他一口蘇州話,說話節(jié)奏緩慢,表達時常有“這個”、“那個”的口頭禪。興致濃時,一個人在講臺周圍踏方步,自言自語,伴之以會心的微笑。他的口頭表達雖然有缺點,可是板書極快極佳,一堂課下來,講的不多,板書則很詳細,只要用心筆記,主要內(nèi)容和精神都可以掌握的。他是位書法家,文字的俊秀挺拔,在復旦教授中堪當首位。他與書法名家沈嚴默是知交,在書法界的名望僅次于沈嚴默。
古典文學講得最吸引人的是劉大杰先生。我們聽他授課,足足有三個學期之多。他湖南口音濃,普通話說得很好??邶X特別清楚,擅長情景描繪,能把每個學生引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共受歡樂與痛苦,喜悅與哀傷。講到屈原的《離騷》與《天問》時,劉大杰先生真是做到了全身心投入的地步,臉上憂國憂民的表情,輔之以上天、入地的手勢,把屈原的精神具象化了,藝術(shù)化了。聽他的課,大家感到是一種美的享受。劉大杰先生在課堂上時而用一些無傷大雅的插科打諢來增添講課的風趣。記得有一次講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時代背景,說到戰(zhàn)爭頻繁,五胡亂華,他突然借題發(fā)揮:“你們知道不知道:胡通狐,狐臭就是那時傳進來的?!币痪湓捯煤逄么笮?剛巧有位聽課的女同學,狐臭頂厲害,面孔一下子通紅了。同學們都心照不宣。劉先生在講臺上似乎一點不知道。劉先生的板書也是全系聞名的。他講得快,黑板端端正正的字跡,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原來這是授課的詳細提綱。這種不露痕跡的精心配置體現(xiàn)了這位名教授的睿智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堪稱講課藝術(shù)的一絕。
陳子展先生也是湖南人,他講古典文學遠不如劉大杰先生講得生動。一是他家鄉(xiāng)口音特別重,不時發(fā)出“嗡嗡”的含混鼻聲,十句話中大概有三四句聽不懂。他的講課習慣,一半念講稿,一半作解釋。念講稿時學生似懂非懂,作解釋時學生仍然似懂非懂。多余的時間,他愛作自我介紹:“我是個老批評家,嗡嗡……早在30年代,我就寫過……,嗡嗡……”不高興時,他便指責“公館派”教授如何“不學無術(shù)”。這類話是暗指章靳以和方令孺。不過,多數(shù)同學對陳子展先生的淵博的學問,剛正不阿的品格是敬佩的,對他脾氣暴躁、愛罵人的缺點,視為通常的文人相輕,一笑了之。
瘦瘦的蔣天樞先生,聽口音好像也是河南、山東一帶人。他是王國維的嫡傳弟子。他為我們講授“歷代韻文選”。他講古代詩詞賦,從來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釋,講究通篇“感悟”。他認為古文不必作字義解釋,熟讀后自然會明白。他經(jīng)常對學生們說:“你看:王維這幾首詩寫得多么好,玲瓏剔透,像一顆顆水晶球!”“你看:李白這幾首詩寫得何等妙,水晶球一般,通體透明、發(fā)光,剔透玲瓏!”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抓來抓去,好像這些詩真是水晶球那樣,看得見,摸得到,抓得牢!我們這批調(diào)皮學生,課后常常模仿蔣先生的口吻和手勢,嘴和手并用,一邊“水晶球”、“玲瓏剔透”滿嘴飛,一邊用手抓來抓去??荚嚂r,此類詞語多用些,往往會得高分。蔣先生講“漢賦”時,發(fā)給我們幾篇講稿《漢賦的雙軌》,全用韻文寫。這是他歷年來精心撰寫的學術(shù)論文?!稘h賦》本來就難讀,他的學術(shù)論文更難讀。蔣先生讀漢賦和古典詩詞,有一套特殊本領(lǐng)和方法,與其說是讀,不如說是“唱”。字音拖得很長,抑揚頓挫,瑯瑯上口,聲音宏亮甜美,有點像少數(shù)民族唱山歌,相當悅耳,距離課堂外一二十公尺的地方,也能清晰可辨。阿寶是我們中的“模仿大師”,學誰像誰,碰到如此艱深的唱詩、唱詞、唱賦,只得甘拜下風,自動認輸。還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同班同學章培恒,落難時,曾經(jīng)得到蔣天樞先生的保護和指導。他教章培恒兩耳莫聞窗外事,潛心精讀《資治通鑒》。章培恒現(xiàn)在是全國聞名的古典文學專家,博士導師,復旦的“終生教授”,享有多種特殊榮譽,這應該歸功于當年蔣天樞先生的教導。
本來跟我關(guān)系更為密切的是賈植芳先生,他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之一,教我們“外國文學”。因為有長達二十年的坎坷經(jīng)歷,要說的東西實在太多,這里反而只得從略了。以后有機會寫專文吧。
四、聆聽時政報告和學術(shù)報告
當年的復旦,每一兩周都有一次時政報告或?qū)W術(shù)報告。大型報告,登輝堂可容納一千幾百人,時常坐得滿滿的,大多數(shù)人帶著筆記本來悉心聽講,很少有打瞌睡或竊竊私語、思想開小差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中型報告,子彬院可容納二三百人,每個座位的右手有塊特制的長闊尺把的方板,用來作筆記。
來復旦作過時政報告的有陳毅、舒同、陳其五、周而復、王力、周原冰等。
記得那是1952年的初冬的一天,氣候較冷,清晨草坪上鋪著薄霜和露珠。早在前兩天,便已通知好聽講的隊伍,估計有大人物要來作報告了。早晨八點半以前,師生們便已排隊進入登輝堂,我作為學生代表,有幸與中文系教授們坐在正中前面四、五排。登輝堂內(nèi)座無虛席。上海市內(nèi)其他高校的教師代表也來參加了。九點正,陳毅市長穿著一件皮茄克(當時很少見,現(xiàn)在已不稀奇)戴著一副墨鏡出現(xiàn)在講臺上。他的渾厚、粗獷、低沉、極有風趣的講話開始了。開場白第一句就出人意料:“兄弟我今天來復旦,與諸位教授和同學見見面,感到非常榮幸!”他不用發(fā)言稿,隨心所欲,與大家“談家?!薄?偟囊馑?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前段時間的三反、五反,這段時間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都出于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片苦心?!薄八枷敫脑焓且惠呑拥氖?要慢慢來,性急不得?!比秉c錯誤人人都有,包括我在內(nèi),我也在寫檢討,寫交待,如果黨紀允許的話,我愿意向諸位坦白?!薄昂眯④姟⒏呒壐刹?過去戰(zhàn)功赫赫,現(xiàn)在也犯了錯誤,群眾有氣,不讓他們下樓哩!”“一切都要向前看,不要怕嘛!”“不要給知識分子簡單地分類,什么白色、紅色,這不利于團結(jié)?!薄坝旨t又專的口號不要隨便提。”他的講話簡明、扼要、干脆,不拖泥帶水,顯示了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嚴峻放達的氣派和風范。陳毅市長的講話僅一個小時。他講話的意思,當年我就覺得與報上宣傳的思想似乎有些不同,要寬容、坦誠得多。聽起來十分親切。有些話,仔細體會,帶有糾偏的意思。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當時正在復旦進行,確實出現(xiàn)了較大的偏差。因為前幾周,由于上面拋材料,劉大杰先生一時想不通,在輪船碼頭上跳黃浦,被當?shù)鼐绕饋?。此事引起各系教授們紛紛議論,人人感到自危。當時的高教局長陳其五,在事件發(fā)生的第二天清晨便趕到復旦,召開了各級干部會議,一再重申對教授們的思想改造要強調(diào)自覺性,千萬不能搞“相互揭發(fā)”,特別是要重視社會影響。外語系教授孫大雨,根據(jù)這些觀察到的事實,早有“李政文文戲武唱,陳其五武戲文唱”之說。陳毅市長的講話更是起到穩(wěn)定人心的作用。陳毅市長講話結(jié)束后,還有舒同(當時的華東局宣傳部長)的長篇報告。直至下午一點多鐘整個大會才宣告結(jié)束。其時登輝堂下面的草坪上仍然聚著數(shù)以百計的學生(登輝堂容納不下的學生,只能靠拉線廣播坐在草地上聽),肚子盡管在唱空城計,卻一再高呼要與陳毅市長見見面。陳毅市長答應他們的要求,隨即又在登輝堂的陽臺上向同學們作了十多分鐘的即興發(fā)言。可見建國初期陳毅市長在大學生中的威望是多么崇高!
復旦的學術(shù)報告,可謂涉及的學科廣,質(zhì)量高,豐富多采。我聽過馬寅初的經(jīng)濟學報告,華羅庚的數(shù)理哲學報告,金仲華、王蕓生的新聞學報告,朱光潛的美學報告。郭化若的軍事辯證法報告,聶紺弩的《水滸》文本藝術(shù)演變報告。每個報告都是主題鮮明,觀點獨特,雜沓紛呈,新意迭出。限于篇幅,只能點到為止,不作闡發(fā)了。每次報告,都由陳望道校長以主人的身份親自把主講的客人引入會場,他先作簡要的介紹,一口義烏話,不超過五分鐘。他始終坐在講臺一旁,仔細聽講,從不中途退席。中文系邀請的中型報告,大都在子彬院內(nèi),全部由郭紹虞先生主持會議。
復旦建國初期學風如此嚴謹、豐富、活躍,我相信與兩位一級教授的治學精神得到認真貫徹分不開的。陳郭兩教授對復旦大學和復旦中文系的貢獻是巨大的,至今人們還在緬懷他倆,還在追憶那個輝煌的年代(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建國以來的錯誤,主要是“左”的錯誤,這點鄧小平同志多次下了明確的結(jié)論。極“左”思潮的干擾,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早已出現(xiàn),但那時還不是主流。如1952年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1955年的批判兩胡(胡適、胡風),乃至發(fā)展到反對所謂“胡風反革命集團”,但那時“左”的錯誤畢竟還限制在局部范圍之內(nèi),知識分子挨批挨整的現(xiàn)象尚屬少數(shù)。到了1957年的反右運動,情況就全面惡化了。復旦的學風和政治氛圍與全國的高校一樣,出現(xiàn)全面逆轉(zhuǎn)的態(tài)勢。這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挽救的。中國人民還要經(jīng)受將近二十年的巨大精神災難,正像做了一場很長很長的噩夢,吃盡了相互摧殘、自我折磨的苦頭,到了1976年秋冬之際,才算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