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鋪
張齊賢很小時父親就過世了。雖然家中清貧,但他從小就好學不倦,古代偉人們那些困境中求學的感人事跡,他基本都干過:放羊趕牛的時候抽空讀書,曬麥種田的時候抽空讀書,砍柴賣菜時抽空讀書……但是,除了讀書,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那就是:吃。
張齊賢干完家計,讀完書后。若還有空便會經(jīng)常站到洛陽的大街上去。他站在那里,可他并不作揖乞討,也不唱蓮花落乞討。如果有好心人給他食物,他也不謝人家,默默地接過來就吃。如在今天,這實在可算為是一種后現(xiàn)代兼非主流的行為藝術(shù)。
有一天,張齊賢站在了一家酒館外,酒館里只有十來個短打扮、虎背熊腰的壯漢在里面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十來人。是當時洛陽有名的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江湖好漢,老百姓見了他們,唯恐避之不及。張齊賢卻不避,因為他餓。張齊賢進了酒館后,給好漢們拱手行禮,然后說:“我實在是貧困不堪,是以進來向諸位好漢求一醉飽,不知可否?”
其中一個好漢笑說:“看你的裝扮,卻是個秀才,也來和我們這種人打交道嗎?”
張齊賢說:“你們也并非碌碌無能之輩,只是時局如此,讓諸位英雄走向歧路罷了?!?/p>
眾好漢一聽,歡喜非常,連忙請張齊賢上座,張齊賢也不客氣,落座后連篩了三杯。都是一口而盡。眾好漢看了更是歡喜,只說這個秀才實在是我輩人物。張齊賢又取來豬腿,掰為數(shù)截,狼吞虎咽,按照司馬光的史筆記載,是“(張齊賢把豬腳)分為數(shù)段啖之,勢若狼虎?!北姾脻h此時已經(jīng)歡喜到了一個頂點,覺得有點眩暈了。他們再次感嘆說:“真是宰相之才啊,怎么能這樣的不拘小節(jié)呢!?您將來當了宰相,一定會記住我們也是身在江湖,不得已為之的?!迸R別,群盜以金帛相贈,張齊賢也不推辭,兩幫人各得其所,滿足地分開了。
憑著自己的苦學張齊賢在洛陽與洛陽的周邊也開始漸漸地有了點名氣,為了趕考謀條出路,他更加苦讀詩書,所以農(nóng)活干得少了,家里自然是供不起他。因為他的名氣,所以他很快就找了份工作,在河南的知府張全義幕府里做個小文官。張全義是個吃過苦的人,他深知吃不飽飯的滋味,所以他對張齊賢既欣賞又同情。有一次周邊的鄉(xiāng)鎮(zhèn)有一個大戶請吃齋飯,張全義誰都不派。就派張齊賢單刀前去打秋風。張齊賢幸不辱命,他在大戶家吃空了一整桌的酒菜。
張齊賢終于等到了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機會——宋太祖趙匡胤巡幸西京洛陽。當時車駕儀仗。十分威嚴。但張齊賢一個人攔住了宋太祖的整個車隊。隨從官員問他干什么,他說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議。為國家建言獻策。宋太祖一聽,便把張齊賢帶回了宮。
到了宮里,張齊賢卻不抓緊時間匯報方案,而是直接問宋太祖要飯吃。宋太祖也不怪他:就讓他和侍衛(wèi)們一起用餐,但張齊賢很快就把那些侍衛(wèi)們的飯都吃了,宋太祖很是吃驚,便說:“再給他端些肉,看他能吃多少?!庇谑且贿B五大盤牛肉端了上來。
張齊賢毫不客氣,一邊吃牛肉,一邊向宋太祖講述自己對國家的十條建議,宋太祖聽了,覺得有幾條建議很好,有幾條卻不符合實際,不予采納。張齊賢卻堅持自己提出的十條都是有用的,兩人一時爭吵了起來,不歡而散。
宋太祖回到京城汴梁,對他的弟弟趙匡義說:
“朕這次巡視西京,最大的收獲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人,名叫張齊賢,他將來可以做你的宰相。但這個人我現(xiàn)在還不能用,讓他再讀些書,再歷練歷練?!睅啄旰?。宋太宗即位,張齊賢趕考,果然高中進士,宋太宗看了張齊賢的考卷,忽然醒悟過來,這個人就是哥哥留給自己的人才啊!而張齊賢也從此走入政壇,一路從地方官員升任到宰相。他剛正不阿,敢于擔當。頗有政績。還曾在代州領(lǐng)兵大敗遼軍,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宰相。他退休后回到洛陽,每天與一幫文人飲酒作詩,優(yōu)哉游哉,無拘無束自得其樂。到了72歲,他因病在洛陽去世,這位歷史上最能吃的宰相,臨終前還滿滿喝了幾碗人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