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摘要:邊緣學生的轉化,有一定的難度,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而且他們的反復性很大。如何與邊緣學生溝通,筆者作了一點探討。
關鍵詞:學生;教育;溝通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163-01
今年有幸去扎龍自然保護區(qū)觀鶴,路上導游講起了關于關于鶴繁殖的趣事,據(jù)說鶴一般每次產蛋兩枚,但并不是所有蛋都能順利孵出小天鵝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孵化過程中有些蛋會空掉,有經驗的養(yǎng)鶴人會把壞掉的蛋取走,但是一個窩里一次只能拿走一枚,全拿走了,鶴會不再產蛋,如果只拿走一枚,第二天鶴會補產一枚,雖說這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卻也發(fā)人深省:人與動物相處尚且要注意方式方法,何況人與人呢?
我們都是做教育,很容易就聯(lián)想到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事,尤其是做班主任的,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班里曾今發(fā)生過的一些事情,印象最深的就是與邊緣學生的相處了。
雖然教育在不斷地改革,但是高考卻是沒有變,最終還是要用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作為“自然人”時潛藏的多元可能性被這種尺度約束,慢慢的形成一個主體,但總有一些學生的思維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我們怎樣才能與這些孩子相處融洽呢?
一、從情感上關心理解學生
夏丐尊先生說過:“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最有效地教育手段;愛,應該成為教育學生的主旋律。任何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邊緣學生他們游離在主體之外,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愛。
我班有個學生蔣某,時常與同學發(fā)生矛盾,高一時,一拳頭把窗戶打破了,手指縫了好幾針;高二時,與外校學生往來較多,無心學習,鬧著要上技校;高三時沉迷于玄幻小說一發(fā)不可收拾。在與他相處的三年中,我逐漸摸索出了一條規(guī)律,當他犯錯誤時,首先平靜自己的心情,盡可能不出現(xiàn)失控的狀態(tài),嘗試先站在他的角度幫他分析情況,拉近彼此間的情感,降低他的抵觸情緒,當他的心理防御開始松懈時,再一點點切入到他的錯誤面上來,通過試驗,這樣做有80%的可能會讓他承認錯誤。當然談話盡可能選在人少的地方,談妥了再在班里進行批評教育,同時也可以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
邊緣學生的轉化,有一定的難度,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而且他們的反復性很大,但是我們做教育的不能因為學生的反復,而認為他們沒有改變,事實上他們一直在變,比如蔣某同學,高一時會沖動的一拳頭打破玻璃,傷人傷己,可是經歷了這件事情后,他學會了克制,就算有時被氣的全身發(fā)抖,拳頭握了又握,最終還是忍住了,他不再以他的拳頭去宣泄內心的不滿,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進步。
二、傾注期待以誘發(fā)學生的內驅動力
老師對學生傾注的殷切期待,會作用于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產生一種美好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力量,形成一種學習上的內驅動力。
錢某是轉校生,因為早戀問題,被迫轉到我校,她父母為這事操碎了心。高三一次考完試前,我找她談話,她很漠然的回了我一句,我們班語數(shù)外總分不可能有超過三百分的!可那次考下來,我們班長就考了三百多分,我在班里不點名的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事后我冷了她一段日子。大概快二模的時候我又找她談了談,明確告訴她,其實班里最有希望考三百分以上的人是她!二??荚囍八Z數(shù)外總分只能勉強超過二百五十分,雖然她看我的眼神還是桀驁不馴,但不可否認那眼神還透露著一股不服氣,學習也上心了,最后她順利的進了南京一所高校,公辦本科錄取。記得剛得知分數(shù)的時候她一個勁的跟我打招呼,老師考的不好!
三、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中學時期是人生友誼感發(fā)展很快的時期,他們感受到友誼是人們相互關系中最重要的東西。中學生不僅重視友誼,而且還形成一定的情感色彩的認識,不僅在情感上有依戀的特點,而且把友誼作為行為的內驅力。幫助邊緣學生處理好他們的人際關系往往可以誘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
那么如何才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呢?由于邊緣學生思維比較獨特,我們首先,要讓他們學會欣賞別人,有的孩子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們孤芳自賞,認為沒有人能成為自己的知己。他們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從而陷入到孤獨的境地;其次,要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圣經中說“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只有學會尊重別人,別人才有可能尊重自己,這是與人共處最重要的前提;第三,要學會接納自己。相信自己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相信自己主動和別人溝通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第四,要善于觀察。要融入在集體中,就應該尋找到大家共同的話題,并積極參與進去,共同討論;最后還要注意一點,交往要適度,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交往只有頻率適當才會讓雙方感到最滿意。太少顯得冷淡,太多,留給對方的空間就會變小,會讓人不舒服。
人心如面,一個班級的學生由于各人成長經歷、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認知能力等不同,其個性也可謂千姿百態(tài),與邊緣學生的相處,需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性情,在相處的過程中,摸索出處理每個學生的方法,雖然人們常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比欢逃膶嵺`證明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學生的性格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站在教育第一線,我們有必要認真研究如何與邊緣學生相處,主動幫助他們。我相信經過努力我們與這些孩子的相處早晚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tài)。